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8篇 |
免费 | 147篇 |
国内免费 | 13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8篇 |
大气科学 | 53篇 |
地球物理 | 170篇 |
地质学 | 212篇 |
海洋学 | 352篇 |
天文学 | 13篇 |
综合类 | 36篇 |
自然地理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1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深入研究了两种增强型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高温退火前后的直流特性变化.槽栅增强型AlGaN/GaN HEMT在500 ℃ N2中退火5 min后,阈值电压由0.12 V正向移动到0.57 V,器件Schottky反向栅漏电流减小一个数量级.F注入增强型AlGaN/GaN HEMT在 400 ℃ N2中退火2 min后,器件阈值电压由0.23 V负向移动到-0.69 V,栅泄漏电流明显增大.槽栅增强型器件退火过程中Schottky有效势垒 相似文献
54.
55.
56.
海洋油气资源的运输主要通过海底管道进行,管道在工作时受到较大的温度荷载,会产生整体屈曲变形。深海管道设计中常采用人为装置触发一定程度的水平向整体屈曲变形,来释放轴向的温度应力,浮力装置是常用的触发方式之一。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浮力大小和不同浮力施加范围下,管道水平向整体屈曲的临界屈曲力,得出临界屈曲力随浮力大小和施加范围变化的情况;并研究了不同土体阻力下,浮力装置触发整体屈曲的效果。研究表明,水平向土体阻力较大时,浮力装置触发水平向整体屈曲的效果较好。浮力装置的触发效果对轴向土体阻力不敏感。 相似文献
57.
介绍了刃具斜切入破岩的试验装置及试验结果,推导出了跃进载荷的计算公式,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影响刃具侵入岩石难易的因素和影响破岩比功大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58.
在高电阻率地区,建造符合要求且经济实用的地网一直是防雷工程施工的难点。因为组成地网的接地极的形状关系到材料利用效率和施工难易程度。提出了"多角辐散地极"的概念,设计制作了多角辐散地极,并选择了3个不同的地域环境,对这一设计技术进行了试验。通过与普通地网的比较,证明了在高阻率地区多角辐散地极组成的地网优于普通地网。通过对不同安装距离,不同降阻剂投放量的比较,确定了多角辐散地极的最佳安装方法,并根据试验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并联系数,得出工程量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适用于大跨铁路钢桁连续梁桥的减隔震方案及合理优化参数,以一座全长504 m的三跨铁路钢桁连续梁特大桥为工程背景,使用非线性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快速非线性分析方法分析对比摩擦摆、阻尼器、速度锁定器等减隔震方案在各种装置参数下的减震效率。研究表明:由于大跨铁路钢桁连续梁桥墩身自振导致的地震力较大,摩擦摆方案内力减震效率一般,同时墩底内力对滑动面半径变化并不敏感,在选取滑动半径时应更多地考虑行车平顺性和梁端位移值的限制。速度锁定器会极大地增加此类桥梁地震输入能量,不适用于此类桥型。阻尼器方案对活动墩内力减震效果明显,但不能有效降低固定墩内力。摩擦摆支座附加阻尼器组合减震方案能有效控制此类桥梁的内力和位移响应。研究结论可为大跨度钢桁连续梁桥减隔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Keh‐Chyuan Tsai Chung‐Che Chou Chi‐Lon Lin Pei‐Ching Chen Sheng‐Jhih Jhang 《地震工程与结构动力学》2008,37(4):627-645
This paper first presents the force–deformation relationship of a post‐tensioned (PT) steel beam‐to‐column connection constructed with bolted web friction devices (FDs). This paper then describes the test program conducted in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Taiwan, on four bolted FDs and four full‐scale PT beam‐to‐column moment connection subassemblies using the FDs. Tests confirm that (1)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four bolted FDs is very stable, (2)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steel plate and the brass shim is about 0.34, (3) the proposed force–deformation relationships reasonably predict the experimental responses of the PT connections under cyclically increasing deformations up to a beam peak rotation of 0.05 rad, and (4) the decompression moments do not degrade as beam cyclic deformations increase.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