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109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分析了东寨港海水、表层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重金属Cu、Zn、Pb、Cd、Hg、类金属As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该调查区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东寨港海水中除Pb的含量符合二类海水标准外,其余含量均符合一类海水标准,且远低于渔业水质标准限值;表层沉积物中典型重金属元素含量都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基本属于无污染区;本区湿地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比岛内及周边区典型红树林湿地略偏高;红树林及暗滩沉积物中重金属比东寨港水底沉积物重金属含量高,表明河口湾潮滩上的红树林区可能是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区,东寨港目前可能受到了陆源污染的影响;生物体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一类标准,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2.
The effect of test panel submersion season on the colonization of biofouling communities in a tropical coast revealed that the effects of panel submersion time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or modelling fouling community recruitment dynamics in coastal systems or during the field trials of antifouling coatings. Wooden test panels fitted onto a raft were submerged during pre-monsoon, monsoon and post-monsoon s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ofouling community. Results showed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the colonization of fouling communities on test panels submerged during different seasons. Barnacles, tubeworms, ascidians and seaweeds were the major fouling communities that colonized the test panels. The total biomass of the fouling communities that settled on the post-monsoon season panels varied from the initial value of 2.72 g dm−2 to a maximum of 44.5 g dm−2. On the panels submerged during monsoon season, the total biomass of fouling communities varied between 0.78 g dm−2 and 69.9 g dm−2. The total fouling biomass on the pre-monsoon season panels varied between 2.95 and 33.5 g dm−2. Barnacles were the initial colonizers on the panels submerged during pre-monsoon and post-monsoon seasons. Soft-bodied organisms such as ascidians dominated the monsoon season-initiated panel series during the initial period.  相似文献   
33.
34.
在对养殖中国对虾和海捕中国对虾的类淋巴 器官进行组织培养时,发现迁出的细胞空泡化、细胞内颗粒较多。培养一周后由养殖中国对 虾类淋巴组织迁出的细胞开始大量脱落,而由海捕中国对虾类淋巴组织培养出的细胞可生长 30d左右。对未经培养的类淋巴组织及培养的类淋巴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养殖中 国对虾类淋巴组织的细胞中除了有球形病毒及球状和多面体状病毒包涵体外,在细胞质中还 含有大量类立克次氏体样原核生物,而且每个细胞中的类立克次氏体均由一单层膜包在一起 ;在海捕中国对虾类淋巴组织的细胞中也发现有球形病毒及球状病毒包涵体,另外还在少量 细胞中发现有类立克次氏体样原核生物存在。感染病毒的组织细胞呈现空泡化、核膜肿胀破 裂、核质固缩、高尔基体肿胀、线粒体嵴消失等病理变化。感染有类立克次氏体样原核生物 的细胞不同程度地呈现出细胞器消失、核染色质固缩等病理结构。  相似文献   
35.
华南伊迪卡拉纪"庙河生物群"的属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南方伊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页岩中,保存了以"庙河生物群"为代表的宏体碳质压膜化石群,以大量底栖固着的多细胞藻类为主,还包含推测的后生动物和海绵动物、可疑的遗迹化石等多门类生物化石,化石类型多样、分异显著,代表着新元古代"雪球"冰期之后和寒武纪早期后生动物大爆发前夕地球早期多细胞生物的一次大规模的进化辐射事件。本文通过比较湖北秭归庙河和贵州江口翁会两个典型产地的宏体化石优势属种的形态特征,以及两地所处的沉积古环境,分析探讨了这些优势类别与现生多细胞生物(包括红藻、褐藻和绿藻三大高级藻类)的亲缘关系。研究表明,寒武纪之前大约35~10Ma间,各门类多细胞藻类广泛发育,与后生动物的先驱分子构成独特的古生态群落。  相似文献   
36.
An abundant and diversified assemblage of benthic fossils from the Ediacaran Doushantuo black shales in the Wenghui section of Guizhou Province contains two discoidal carbonaceous forms, Kullingia rotadiscopsis sp. nov. and Eoaequorea xingi gen. & sp. nov. The fossils have well-preserved concentric rings and radiating lines, and resemble many circular casts and moulds in Ediacaran clastic and carbonate rocks in the world, such as Aspidella, Ediacaria, Cyclomedusa, Eoporpita, Ovatoscutum, Spriggia and Kullingia. The Doushantuo carbonaceous macrofossils help us to inquire into the current functional identifications of circular disks as the holdfasts of unknown organism or scratch circles. Although there is not sufficient correspondence in morphology to warrant reinterpreting all previously described Kullingia and Aspidella form-genus-type structures, these carbonaceous compressions are prone to be the ancestor of pelagic jellyfish-like organisms with medusoid hydrozoan affinity.  相似文献   
37.
对1990年3月30日-5月5日广东大鹏湾盐田水域反曲原甲藻Prorocentruinsig-moidesBohm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反曲原甲藻数量的时空变化及分布特点。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反曲原甲藻数量变化的环境因子,表层主要是亚硝酸氮,而底层仅与盐度相关。4月20日盐田水域发生赤潮,经水样分析,发现表层水体中反由原甲藻数量很高(大于300个·ml(-1)),占浮游植物数量的86%以上。由此说明,反曲原甲藻是此次赤潮的原因种之一。本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所确认,并作了形态特征描述。  相似文献   
38.
从薛家岛湾采集了扇贝、紫贻贝、牡蛎、竹蛏、杂色蛤和对虾6种生物样品。分析和测定了这些生物体中各种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结果表明没有一个污染物含量超标。除了紫贻贝和杂色蛤中As的含量约为标准的80×10~(-2)以外,其它污染物在各种生物体中的含量均远低于标准。在6种生物中,杂色蛤对各种污染物的浓缩能力最大,其次是紫贻贝。因此可以把它们当作指示生物,监测该海区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39.
海洋生物中硒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测定与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卉  贺萍 《海洋科学》2004,28(2):36-39
建立了一种测定海洋生物中不同形态硒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在pH=3的Clark—Lubs缓冲介质中,硒(Ⅳ)能催化溴酸钾氧化甲基紫的褪色反应,硒(Ⅳ)含量在0.14~8μg/L范围内与褪色反应速率成正比,生物样品经HNO3-HClO4消化后直接测定硒(Ⅳ)和有机硒含量,再经盐酸还原后测定总硒含量,两者差减得硒(Ⅵ)含量。结合MIBK(甲基异丁基酮)萃取分离干扰组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准确度,用于海洋生物材料中不同形态硒的测定,操作简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对几种海藻和双壳贝类样品中硒的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洋生物中,硒主要以有机硒和硒(Ⅳ)的形式存在于难溶性的大分子蛋白质中,硒(Ⅵ)的含量普遍较低,且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40.
分析了冷却系统内热冲击、卷载冲击、化学冲击对生物的致死影响,以及小生物在海水中的运动机制,从而导出小生物迁移运动微分方程和生物损失率控制微分方程,给出了数值求解生物损失率数学模型的方法,并应用该模型预测了海南某电厂冷却系统冲击效应对海洋水环境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