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8篇
  免费   858篇
  国内免费   1009篇
测绘学   222篇
大气科学   215篇
地球物理   890篇
地质学   3588篇
海洋学   933篇
天文学   90篇
综合类   291篇
自然地理   28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超新星完整样品的分类概况,依次转述了各类超新星光谱观测的新进展。两颗特殊Ia型超新星-SN1991T和SN1991bg一的发现对原先认为Ia型超新星是均质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对Ib/Ic型超新星应加以特别关注,II型超新星SN1993J和SN1987K由光极大时的II型演化星云类似于Ib/Ic的光谱,对传统的超新星I型和II型的区分提出了质疑,对某些特殊II型超新星也许列为“IIn”型,其Hα  相似文献   
12.
13.
葛云锦  陈勇  周瑶琪 《岩矿测试》2008,27(3):207-210
论述了包裹体低温分析技术的原理以及进展。传统的流体包裹体低温分析技术是以显微冷冻测温测定无机盐体系为主,目前已发展到应用低温原位拉曼光谱技术对包裹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进行定量-半定量分析。油气包裹体原位低温分析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对不同成分油气包裹体低温下的相变过程取得了一定的认识,据此对油气包裹体进行分类,推测其主要成分,为油气包裹体计算提供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14.
Quick-look assessments to identify optimal CO2 EOR storage sit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newly developed, multistage quick-look methodology allows for the efficient screening of an unmanageably large number of reservoirs to generate a workable set of sites that closely match the requirements for optimal CO2 enhanced oil recovery (EOR) storage.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is to quickly identify miscible CO2 EOR candidates in areas that contain thousands of reservoirs and to estimate additional oil recovery and sequestration capacities of selected top options through dimensionless modeling and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Quick-look assessments indicate that the CO2 EOR resource potential along the US Gulf Coast is 4.7 billion barrels, and CO2 sequestration capacity is 2.6 billion metric tons. In the first stage, oil reservoirs are screened and ranked in terms of technical and practical feasibility for miscible CO2 EOR. The second stage provides quick estimates of CO2 EOR potential and sequestration capacities. In the third stage, a dimensionless group model is applied to a selected set of sites to improve the estimates of oil recovery and storage potential using appropriate inputs for rock and fluid properties, disregarding reservoir architecture and sweep design. The fourth stage validates and refines the results by simulating flow in a model that describes the internal architecture and fluid distribution in the reservoir. The stated approach both saves time and allows more resources to be applied to the best candidate sites.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成藏模式初探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源控含油气系统理论与综合分析技术,按成藏“层次分析”方法,通过对生、储、盖、圈(闭)静态要素及其内生、排、运、聚、散(失)动态过程的综合研究,对松辽盆地中央坳陷的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成藏条件进行探讨,提出了以次级凹陷为中心、不同类型的油气聚集带紧邻并围绕次级凹陷最低部位呈环带状分布的大型凹陷内成藏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永乐次级凹陷中心及其三级聚油环带及徐家围子次级凹陷以西为"网式"运聚特征;在凹陷级成藏模式的指导下,通过对大面积密井网开发区综合解剖,提出三级构造带中单个的局部构造圈闭(群)、单个的(局部构造——)岩性圈闭(群)控油和成藏规律,为认识本区基本控油单元、油水分布规律、油气勘探及扩大新探区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2005-2007年期间,先后3次对中国-俄罗斯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沿线的冻土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科学考察,开展了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评价和预测研究.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管道沿线多年冻土在各类融区、季节冻土和水系等分隔作用下呈片状或岛状分布,沿线岛状、稀疏岛状及零星岛状占多年冻土区段的40%左右;管道沿线多年冻土随着气候的转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断退化.地形地貌单元、植被分布、地表水分条件的变化等局部因素对多年冻土的分布和地下冰的赋存产生重要的影响,管道沿线大约分布有50 km左右的沼泽湿地,其表层为腐殖质土及泥炭层,泥炭层下面分布着含土冰层或地下冰,是管道沿线最差的冻土工程地质地段;由于中俄原油管道沿线水系发育多,冻胀丘、冰椎和冰幔等不良冻土现象广泛分布.科学考察的成果为管道沿线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预测、管道的稳定性影响分析以及后期的长期检测系统设置等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为即将开工的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油页岩地层钻进中压差卡钻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压差卡钻的途径及处理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来强调预防为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GF-1卫星数据对2013年11月22日青岛黄潍输油管道爆炸造成的海面溢油进行定量监测。研究首先采用2013年11月26日GF-1卫星数据对海面溢油进行提取,其统计面积为0.67 km2;其次,结合肖剑伟提出的油膜厚度单波段反演模型估算油膜厚度,最终计算得到溢油量为0.28 t;最后,对Band 1反射率与油膜厚度结果进行灰度分割,将溢油污染程度分为6级,对比发现两者分级结果较为一致。由此得出,通过反射率直接进行灰度分割可以对溢油污染进行有效的等级评定。  相似文献   
19.
The trend of previous estimates of the world's ultimate recovery of oil suggests a figure of 1650 BBO, of which 1438 BBO have been discovered and 978 BBO remain to be produced. Some large reported reserve figures are questioned. Importance is attached to the mid-point of depletion when rising production tends to give way to decline. The share of the world's supply coming from six Middle East countries is set to continue to rise from its 1986 low of 16% to as much as 50% by 2010, with the likely consequence of higher oil prices and serious political implications. The world is rapidly approaching a turning point when it has to face the consequences of an irreversible decline in oi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20.
高志刚  李程  李欢  王国松 《海洋通报》2020,39(2):272-280
近些年,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油需求逐年增长,同时海上溢油事故发生的风险也在加剧。海上溢油会严重破坏海洋环境,危害我国经济发展,加强溢油漂移扩散预报研究能够为海上溢油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撑。因此,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发了海上突发事件应急一体化预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基于GIS平台研发,能够在二维电子海图基础上叠加相关的海洋环境动力要素信息,模拟溢油扩散和漂移态势,同时计算剩余油量,估算溢油面积以及岸线吸附程度等。2013年11月22日,山东黄岛发生输油管道爆炸事故,造成大量原油溢入胶州湾。本文利用该系统结合高分辨率大气模型WRF的三重嵌套技术和海流模型SELFE的非结构化网格加密技术,对事故溢油漂移扩散开展了预测工作。预测结果显示,油污受胶州湾内往复流的影响极大,72 h后,胶州湾内外大部分海域都将存在油污,主要集中在黄岛沿岸海域、团岛及浮山湾附近,预测扫海面积为70.32 km2。经海事部门高分辨率卫星观测结果印证,系统模拟的溢油分布较为合理。该系统的业务化应用为相关海上溢油污染应急工作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