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篇 |
大气科学 | 34篇 |
地球物理 | 22篇 |
地质学 | 20篇 |
海洋学 | 41篇 |
天文学 | 14篇 |
综合类 | 3篇 |
自然地理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基于农业气象业务需求,研发安徽省土壤水分监测预测服务系统,可为防汛抗旱决策服务提供技术支持。该文首先建立人工取土、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等不同渠道土壤水分监测资料的实时传输与处理系统,再利用不同季节资料建立土壤墒情统计预测模型,然后对Surfer 8.0和线柱图控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不同季节和不同土层的土壤墒情监测预测结果表格化、图形化动态显示与输出。该研究建立的土壤旱涝监测预测系统实现了从土壤水分原始监测数据到标准化土壤水分综合数据库、再从监测预测初级产品到动态及图形化显示的服务产品的四级数据文件转化及业务逻辑流程,系统业务实用性和转化力强,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安徽省农业旱涝预报预警业务服务。 相似文献
142.
建立一体化观测系统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确定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站在西北区域气象事业发展的高度上,在充分分析西北地区天气气候和环境特征以及气候观测系统现状的前提下,对干旱气候观测系统(ACOS)进行了初步设计。系统由地基观测、空基探测、天基监测和信息传输与共享系统4部分构成,其中地基观测站网分为气象站(代表站)、生态气候试验站(重点站)和陆面过程综合试验基地(关键站)3个层次。干旱气候观测系统(ACOS)的建成将实现对西北地区内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5大圈层以及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三维综合的观测。 相似文献
143.
文章归纳总结了我国海岸线确定和公布的模式.提出了海岸线确定后的海岸线修订、海岸线区划、海岸线使用和海岸线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探讨,为我国海岸线的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4.
简述滑坡的观测方法和滑坡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滑坡观测和滑坡预报的意义和方法,详细地描述了滑坡观测的步骤和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三种量化的公式预报方法,同时也给出了经验的宏观预报方法。文章表明滑坡的微观观测与经验上的宏观观察相结合是预报滑坡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5.
146.
147.
2005年夏,一个先进的海洋观测网络——包括实时的光纤海洋观测系统和内部存储的自动化观测系统——被投放在了阿曼海和北阿拉伯海并运行至今.在2010年初,其中的自动化观测系统被升级到了新的深水光纤观测系统.这个海洋观测网络是在阿曼农业和渔业部的资助下,由美国的Lighthouse R&D公司设计、开发、安装和维护的.这2个观测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连续工作了7年多的时间.所采集数据包括海流、温度、盐度、压力、溶解氧和浊度等.该海区是一个多水团的汇合区,波斯湾的高盐水和阿拉伯海的低盐水在这里汇合并蔓延南下到印度洋.对采集的数据研究表明,这一观测网络对研究该区域的物理和生物过程具有重要价值.在此,将系统介绍整个观测网络,并简要阐述已经完成和接近完成的4个研究主题:①对阿拉伯海有记载以来最强热带气旋“古怒”的海洋响应的研究;②阿曼海北部的季节性缺氧现象的季节及年际变化和成因分析;③深海声散射层的时空演变;④阿曼海和北阿拉伯海的高温高盐现象的成因.该观测网络采集的长期、连续的时间序列对这一地区的海洋动力研究、水文的季节性变化,以及气候的长期变化等研究都有很大帮助.此外,如果观测网络可以完成25年的设定观测目标,这将对验证和改进海洋环流模式和海气耦合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8.
井中地震CT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接近探测目标等优点,在各类工程中得到较多应用。在震源确定情况下,地震数据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观测系统的合理设计。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正演得到相应的观测数据并进行CT成像反演,阐述了观测系统中射线角度、射线密度等因素对CT成像结果的影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9.
L. Oreopoulos M. -D. Chou M. Khairoutdinov H. W. Barker R. F. Cahalan 《Atmospheric Research》2004,72(1-4):365
We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hortwave (SW) and longwave (LW) Column Radiation Models (CORAMs) of Chou and collaborators with heterogeneous cloud fields from a single-day global dataset produced by NCAR's Community Atmospheric Model (CAM) with a 2-D Cloud Resolving Model (CRM) installed in each column. The original SW version of the CORAM performs quite well compared to reference Independent Column Approximation (ICA) calculations for boundary fluxes (global error 4 W m−2 for reflected flux), largely due to the success of a combined overlap and cloud scaling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The absolute magnitude of errors relative to ICA are even smaller (global error 2 W m−2 for outgoing flux) for the LW CORAM which applies similar overlap.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heating and cooling within the atmosphere is also simulated quite well with daily averaged zonal errors always less than 0.3 K/day for SW and 0.6 K/day for LW heating (cooling) rates. The SW CORAM's performance improves by introducing a scheme that accounts for cloud inhomogeneity based on the Gamma Weighted Two Stream Approximation (GWTSA).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revious studies demonstrating the inaccuracy of plane-parallel models may have unfairly focused on worst case scenarios, and that current radiative transfer algorithms i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GCMs) may be more capable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in estimating realistic spatial and temporal averages of radiative fluxes, as long as they are provided with correct mean cloud profiles. However, even if the errors of our particular CORAMs are small, they seem to be systematic, and their impact can be fully assessed only with GCM climate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150.
东亚地区云垂直结构的CloudSat卫星观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本文利用卫星CloudSat同时结合了与其同轨道的卫星CALIPSO(Cloud-Aerosol Li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s)2007至2009年3年的观测资料,将东亚地区划分为六个研究区域,着重研究了东亚地区云垂直分布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东亚地区不同高度的云量之和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夏季最大,春秋次之,冬季最小.海洋上空的单层云量最大值出现在冬季,而在陆地上空则出现在夏季.从云出现概率来看,东亚地区单层云出现的概率在春、夏、秋、冬季节依次为52.2%,48.1%,49.2%和51.9%,而多层(2层和2层以上)云出现的概率在春、夏、秋、冬季节分别为24.2%,31.0%,19.7%,15.8%.云出现的总概率和多层云出现的概率,在六个区域都呈现出夏季最大,冬季最小;对4个季节都呈现出东亚南部比东亚北部大,海洋上空比陆地上空大的特点,表明云出现的总概率的季节变化主要由多层云出现的概率的变化决定.东亚地区云系统中最高层云云顶的高度,在夏季最高,为15.9 km,在冬季最低,为8.2 km;在东亚南部和海洋上空较高,平均为15.1 km;在东亚北部较低,平均为12.1 km,且呈现东亚南北部之间差异较大的特点.东亚地区云系统的云层厚度基本位于1 km到3 km之间,且夏季大,冬季小;对同一季节,不同区域的云层厚度差别较小;当多层云系统中的云层数目增加时,云层的平均厚度减少,且较高层的云层平均厚度大于较低层的.云层间距的概率分布基本呈单峰分布,出现峰值范围的云层间距在1到3 km之间,各区域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季节变化也不大.本文的研究为在气候模式中精确描述云的垂直结构提供了有用的参数化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