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4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15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3篇 |
大气科学 | 137篇 |
地球物理 | 71篇 |
地质学 | 150篇 |
海洋学 | 67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40篇 |
自然地理 | 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39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1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目的】为了解黔南州的冰雹特征。【方法】利用2006—2022年多普勒天气雷达、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冰雹观测等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影响黔南州冰雹个例的冰雹直径、降雹持续时间、冰雹日变化、冰雹云移动速度等特征。【结果】黔南州的降雹主要出现在3、4月份,降雹以中冰雹为主,冰雹日变化明显,一天中冰雹主要发生在15时—次日00时,白天17—20时冰雹频发。降雹持续时间短,65%的降雹持续时间在5 min以内。冰雹云单体的移动速度范围为16~102 km·h-1,平均速度50 km·h-1。冰雹云单体的维持时间最短仅为17 min,最长可达290 min,平均122 min。冰雹云移动路径主要以西南路径为主,其次是西北路径和偏西路径。西南路径降雹点主要分布在黔南州中部一线,西北路径降雹点主要分布在黔南州中西部的惠水、长顺,偏西路径的降雹点主要在黔南州中北部。影响黔南的冰雹云源地有境外移入和黔南州境内生成的两类,主要源地在安顺市、黔南州、黔西南州东部和北部、毕节市东部和南部以及贵阳市南部,不同路径的冰雹云源地具有明显的分布差异。【结论】本文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提高对黔南冰雹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84.
���������ݶ����ݵ��������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淨????????????????Ч??????????????????????????????????????????????????????????????????????????????????????????????????????????????????????????????????????????????????????????????????????????????????????????Ч???????????????????????????????????????????????????????? 相似文献
85.
Large tectonic movement of the Japan Arc in late Cenozoic times inferred from paleomagnetism: Review and synthesi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bstract Paleomagnetic studies facilitat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Japan Arc in Cenozoic ti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tonic movement. The Japan Arc rifted from the Asian continent in the middle Miocene, while East Asia, including the Japan Arc, moved northward at the same time. The rifting phenomenon of the Japan Arc is described by differential rotation of Southwest and Northeast Japan. Southwest Japan was rotated clockwise through about 45° and Northeast Japan was rotated counter-clockwise through about 40°. This differential rotation occurred concurrently at about 15 Ma. Eighty percent of the rotation was completed during a period of 1.8 million years. These factors lead us to propose a'double door'opening mode with a fast spreading rate of 21 cm/yr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Japan Sea, suggesting that the asthenosphere with a low viscosity was injected beneath the Japan Sea area. The large northward motion of East Asia in relation to Europe is expected from the apparent polar wander path constructed from the paleomagnetic data of the Japan Arc. East Asia may have moved northward by more than 1700 km between 20 Ma and 10 Ma accompanied by a slightly clockwise rotation of 10°.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Eurasian plate was subjected to extreme geodynamic conditions in late Cenozoic times. 相似文献
86.
利用2009年全国2200个观测站降水量资料,使用滑动窗口的普通克立格方法对降水量资料进行格点化估计。针对滑动窗口的普通克立格方法在降水量格点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3种技术处理的试验方案。比较了全局搜索与方位邻近方法的误差,讨论了最大影响半径及屏蔽效应对插值效果的作用。提出了方位邻近法的样本点选择策略,结果表明,相对传统滑动窗口的普通克立格方法较常使用的全局搜索法而言,方位邻近法显著降低了计算资源的耗用,同时又具有较高的插值精度,特别是在站点密集地区有突出的优势;试验结果也表明:变程为4°~5°的经(纬)线弧长时,在方位邻近法下,我国大部分区域有较好的插值效果;屏蔽效应弱,ε取值为0.1时,降水量插值准确率较高,随着ε增大,插值误差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从日本沿岸选取了28个验潮站及联测的GPS站,利用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和SSA+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 Regression Moving Average,ARMA)方法预测了2014—2018年的近海海平面变化和地壳垂直变化.并用同时段的验潮及GPS的实际测量值进行验证,结果显示,SSA+ARMA预测的相对海平面精度为0.0357~0.0607 m,地壳垂直运动的精度为0.0049~0.0077 m,绝对海平面的精度为0.0433~0.0683 m,且三者SSA+ARMA的预测结果均优于只用SSA预测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SSA+ARMA预测了日本沿岸2019—2023年的近海绝对海平面变化,结果显示,2019—2023年的平均海面高较往年(2014—2018)升高0.0353 m,2003—2023年绝对海平面的变化率为0.0039 m·a-1,预测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88.
用二维非静力完全弹性的中-γ尺度数值模式模拟了移动性热岛的大气边界层特征。试验中,热岛移速取为4m·s^-1,热岛强度取△θg=60K和30K两种。△θg=60K时,在热岛后方出现了强烈的垂直运动并形成了水平尺度为3-5km的局地环流,最大上升速度100cm·s^-1,出现在低层300-400m高度;△θg=30K时,移动热岛的边界效应比前大为减弱,且不再出现闭合的局地环流。 相似文献
89.
2010年福建一次早春强降雹超级单体风暴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探空、地面资料以及建阳、龙岩、长乐三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10年3月5日福建中北部地区5cm强降雹的两个超级单体风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干暖盖、强垂直风切变、中高层正涡度区及地面中尺度低压为超级单体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场。两个超级单体都是由多单体合并后发展起来的,在成熟阶段以右移为主,属长寿命右移风暴:第一个超级单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形作用和新单体的并入经历了3次加强过程,低层出现明显的钩状回波、中高层三体散射特征;第二个超级单体经历了多单体风暴—超级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3个阶段,成熟阶段低层呈现出明显的倒"V"形回波特征,中高层有明显向右伸展的云帖。两个超级单体风暴的中气旋都是由中层发展起来,随着中气旋强度不断加强和厚度加大,最强切变中心突降时出现冰雹、大风强对流天气。通过对第一个超级单体中气旋流场分析,发现风暴前、后侧的下沉气流与低层入流形成了明显的辐合旋转作用,下沉的干冷气流进一步推动低层的暖湿入流,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并在风暴顶形成强辐散,使得风暴长时间维持。第二个超级单体在风暴减弱阶段,风暴右侧出现中气旋分裂,之后减弱、消失。产生强对流天气时,中高层维持高反射率因子,出现三体散射现象、风暴顶强烈辐散以及较大的VIL密度等特征。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