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265篇
地质学   197篇
海洋学   119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上气道为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多种影像学手段的应用,对其认识逐步深入。以往研究有其局限性或不可靠性,目前锥形束CT(CBCT)已成为研究气道形态大小的主要手段。总结应用CBCT研究气道的多种气道划分标准、多种分析测量软件及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气道容积、长度、不同截面矢状径、横径和面积等项目,研究不同骨面型患者的气道特点,得出差异所在,用以指导气道疾病的治疗及错颌畸形的正畸正颌手术等。   相似文献   
102.
地基土承受超载作用时就会产生沉降,在土体沉降作用下埋置于其中的管道,管壁就会产生变形甚至破裂。为分析地面超载对临近地下管线的影响,基于温克勒(Winkler)弹性地基短梁理论,应用Boussinesq解,考虑地面超载引起下卧层的沉降及地基土体的侧向移动对管道的影响,建立地面超载对埋地管道影响的分析计算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了超载大小、位置,管道刚度、埋深、管径以及土体性质对埋地管道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载大小、管道的刚度、埋深、管径对地下管道位移的影响较大,而当地基基床系数和超载离管道的距离增大到一定值时,地面超载对其影响将减弱。因此,需要考虑邻近超载对管道的影响,合理制定埋地管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现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计算模型及其相应计算理论存在的问题,基于有限差分法的原理,提出了改进的锚索桩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根据实际的施工和受力过程,该模型包括预应力施加和滑坡推力作用两个阶段,通过滑坡推力分布形式的改进和桩锚协调变形方程的修正来真实反映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主动式受力特点。同时利用Matlab编制成相应的计算程序进行算例验证,并同目前普遍采用的计算理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改进计算方法及其相应的计算程序充分考虑了预应力施加这一锚索桩特有的过程所带来的影响,且在计算中不必将锚索拉力等效为在桩顶处施加的剪力和弯矩。另外还可对桩前滑面以上存在任意厚度滑体和任意复杂地基条件的情况进行合理地设计计算,相对于目前已有的计算理论,该改进方法更加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04.
复杂地表条件下高斯波束叠前深度偏移(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复杂地表条件的区域,地震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一项极大的挑战。虽然可以通过静校正来消除起伏地表的影响,然而当地表高程以及近地表速度剧烈变化时,简单的垂直时移对地震波场造成的畸变会严重降低偏移成像的质量。基于射线的偏移方法可以直接在起伏地表面进行波场的延拓成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复杂地表条件下的高斯波束叠前深度偏移进行研究,对倾斜叠加公式进行修改,使之包含地表高程以及速度的信息,通过直接在复杂地表面进行平面波的合成,得到了一种具有更高成像精度的改进方法。首先简单介绍常规高斯波束偏移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流程,并以此为基础,给出复杂地表条件下高斯波束偏移原有的实现方法以及本文的改进方法,最后通过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试算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详细介绍了锦屏一级水电站工程地下厂房岩锚梁试验过程、安全监测方法及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岩锚梁锚杆应力、接缝开度、围岩变形及锚索荷载变化主要由围岩二次应力调整引起的,试验荷载引起的增量远远小于各监测物理量,岩锚梁大多数锚杆承受拉应力,C锚杆的应力增量比A、B锚杆的应力增量反应更敏感;锚杆应力增量随着埋深增加迅速减小,岩锚梁荷载试验全过程中各监测物理量变化均小于设计控制标准值。建议在围岩变形较大的条件下,岩锚梁的设计、施工应考虑围岩和岩锚梁共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One branch of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HM) utilizes dynamic response measurements to assess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civil infrastructures. In particular,modal frequency is a widely adopted indicator for structural damage since its square is proportional to structural stiffness. However,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various SHM projects that this indicator is substantially affected by fluctuat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liable and consistent information on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monitored structures,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method to filter this interferenc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model and quantify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the modal frequenci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Daily structural response measurements of a twenty-two story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over a one-year period. The Bayesian spectral density approach was utilized to identify the modal frequencies of this building and it was clearly seen that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fluctuation induced notable variations. 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to quantify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and model complexity wa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Based on a Timoshenko beam model,the full model class was constructed and other reduced-order model class candidates were obtained. Then,the Bayesian modal class selection approach was employed to select the one with the most suitable complexity. The proposed model successfully characterizes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the modal frequencies. Furthermore,the estimated uncertainty of the model parameters allows for assessment of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ediction. This study not only improves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monitored structure,but also establishes a systematic approach for reliable health assessment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  相似文献   
107.
杨登峰  张凌凡  柴茂  李博  白翼飞 《岩土力学》2016,37(7):2033-2039
针对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过程中矿压显现剧烈支架工作阻力难以确定的问题,结合特厚煤层工作面顶板岩层破断形成的悬臂梁-砌体梁力学结构模型。工作面来压阶段支架工作阻力不足时,引起砌体梁结构下沉使悬臂梁结构回转变形破断,造成上覆砌体梁结构滑落失稳压架使工作面矿压显现剧烈的特点,建立了含中心斜裂纹的悬臂梁结构破断的力学模型,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悬臂梁破断失稳的影响因素,推导了支架荷载的表达式。结果表明:裂纹倾角和长度是悬臂梁破断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支架荷载除与悬臂梁自身因素有关外,还与砌体梁垮落步距等因素相关。结合塔山煤矿8102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计算了支架荷载的理论值,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理论研究成果对于分析特厚煤层开采时的支架荷载的大小,合理选择支架减少顶板事故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8.
锚索格构梁在岩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某市友谊大道滑坡工程实例,介绍锚索格构梁在岩质滑坡治理中的设计、施工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109.
500 kV输电线路黄河大跨越塔基工程分地下和地上两大部分,集多种施工工艺方法于一体。重点阐述了钻孔桩施工,支撑系统的选择,高桩承台模板的支护,地脚螺栓的安放和大体积承台砼的浇注等施工关键工序、技术难点和重点的具体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CBCT在牙中牙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经x线根尖片或曲面体层摄片发现的牙中牙病例进行CBCT扫描。利用CBCT三维重建影像,观察牙中牙的根管腔形态、内陷牙的数目和内陷牙髓腔的形状以及治疗后牙中牙内腔隙的封闭情况,并且与x线根尖片、曲面体层摄片比较。结果:CBCT能清晰显示牙中牙的根管腔形态、内陷牙的数目和内陷牙髓腔的形状以及治疗后牙中牙内腔隙的封闭情况等。结论:CBCT扫描能够全面地提供牙中牙治疗前后的影像信息,有利于牙中牙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