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8篇
  免费   2598篇
  国内免费   2604篇
测绘学   601篇
大气科学   956篇
地球物理   3840篇
地质学   6456篇
海洋学   1888篇
天文学   2018篇
综合类   699篇
自然地理   2212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397篇
  2021年   429篇
  2020年   484篇
  2019年   584篇
  2018年   478篇
  2017年   486篇
  2016年   513篇
  2015年   566篇
  2014年   667篇
  2013年   626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791篇
  2010年   641篇
  2009年   948篇
  2008年   877篇
  2007年   940篇
  2006年   936篇
  2005年   810篇
  2004年   809篇
  2003年   810篇
  2002年   634篇
  2001年   599篇
  2000年   571篇
  1999年   500篇
  1998年   552篇
  1997年   321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289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218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61.
重大地震灾害链的时空有序性及其预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大地震与地震灾害链预测是当今世界地学前缘课题.本文通过国内外具体实例,重点介绍了重大地震灾害链的时空有序性、地震灾害链网络结构及其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62.
1837年甘肃岷县北6级地震考证与发震构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1837年甘肃岷县北6级地震的历史资料考证、 发震构造的综合研究表明:在1837年地震中遭破坏最为严重的地区位于今岷县堡子乡武旗及临潭县陈旗一带(当时的洮州厅以东约15 km)。 由此确定1837年甘肃岷县地震极震区位于甘肃岷县-临潭-卓尼三县交界, 极震区烈度为Ⅷ度, 震中位于北纬34.7°, 东经103.9°, 误差在10 km以内。 该地区构造位于东昆仑断裂带和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应变传递和构造转换的中间过渡区, 其中临潭-宕昌断裂带活动特性差异明显, 只有部分地段表现出全新世活动特征, 地震极震区一带分布有不同程度的滑坡和基岩崩塌等。 综合分析认为, 临潭-宕昌断裂带的岷县-宕昌段的前缘分支断裂是甘肃岷县1837年6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763.
若尔盖与西秦岭地震反射岩石圈结构和盆山耦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潘地块北缘的若尔盖盆地与西秦岭造山带相接触,构成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新生代盆山构造.其岩石圈结构与深部构造关系,记录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板块碰撞的深部过程,同时又关联着若尔盖盆地油气远景的评价.2004年秋冬季,我们完成了第一条跨越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整个剖面全长254 km,分5段完成,其中第2段剖面(简称SP04_2)横过盆山结合部位.SP04_2剖面首次揭示若尔盖盆地-西秦岭造山带盆山结合部位的岩石圈结构,发现了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下地壳均以北倾为主的强反射特征,提供出若尔盖盆地下地壳整体向西秦岭造山带俯冲的地震学证据,揭示了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在挤压构造体系下形成的深部构造关系.而近于平的Moho反射特征又反映出两者在造山后期经历了强烈的伸展作用.  相似文献   
764.
使用纵波震相及同台同源纵波和横波震相的走时资料及层析成像反演方法,分别给出了菲律宾海板块(PHP)和南海地区的纵波速度Vpf及同台同源的纵波和横波速度Vp和Vs结构. 结果表明,(1) PHP与欧亚板块(EUAP)的俯冲接触关系随地段而异,在琉球海沟,PHP向EUAP之下俯冲深达400 km;在台湾岛,EUAP先近陡直地俯冲到深度400 km,然后折向PHP之下达到660 km左右;在马尼拉海沟北段,俯冲板片几乎垂直达到660 km附近;在菲律宾海沟,PHP向EUAP之下的俯冲深度超过660 km.(2)南海地区之下是一个深达300~400 km的宽阔低速区,并且大致在莺琼海盆与700 km深处另一低速区曲折相通;在该宽阔低速区内部,有两个小而明显的低速区分别在海口火山和珠江口盆地下方.(3)对Vp和Vs及据其算出的容声速度Vb作分析发现,Vs和Vb的平均扰动量对深度的变化在一些深度范围内是反向的;年龄较大的太平洋板块俯冲体的Vs相对扰动量的平均值大于Vb的,而在较年轻的PHP俯冲体中则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765.
通过边界保护正则化和约束反演,在反演的目标函数中引入各种先验信息约束,以解决波阻抗反演的病态问题和带限问题.为了克服波阻抗模型边界过于平滑,在反演中引入地层和断层等构造信息约束,并且通过调整地层分界面和断层处的正则参数值来实现构造约束.此外,采用各向异性扩散法进行平滑处理,改善反演结果.通过合成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反演,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刻画模型边界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66.
松辽盆地西北边界部分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为探测松辽盆地西北部边界基底分布、深部结构与构造关系,沿扎兰屯经齐齐哈尔至林甸实施了约240 km的综合地球物理的探测研究,利用重力、电法等地球物理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地球物理解释.研究结果揭示了研究区的速度结构分布、重力分布、基底起伏形态及电性结构等地球物理特征:(1)满-绥断面速度资料显示,嫩江岩石圈断裂有明显的速度分界,其东南侧的松辽盆地与大杨树坳陷具有连续统一的速度结构;(2)重力反演基底显示,松辽盆地与大杨树坳陷基底连续,具有统一的基底特征;(3)二维电性反演显示,大杨树坳陷和松辽盆地两构造电性层连在一起,低阻分布形态也是一样的.以上结果结合满-绥断面速度结构分布表明大杨树坳陷是松辽盆地西部的延续,松辽盆地西部边界应扩展到大杨树坳陷西部边界,即嫩江岩石圈断裂.  相似文献   
767.
本文多方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态势,从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工业、矿产、能源,第三产业等)以及生态环境等,论述西部的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768.
以南京市1988年TM影像为信息源,组合影像4、5波段得到建筑用地指数(NDBI),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NDBI进行修正,分类提取建筑用地;对照TM影像修改误分的地块后转化为栅格数据,生成50×50个像元大小的格网,统计每个格网单元内的建筑用地率,将该值赋给各个格网单元的几何中心点;采用距离倒数方法由点数据插值得出整个影像范围内的建筑用地区域分异情况,进而反映出不同建筑用地率的辐射影响范围。该方法可定量提取不同建筑用地率的辐射边界,有助于根据单张影像数据分析城市的扩张趋势,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城市的发展;对于需要跨江发展的城市(如南京),该方法可以辅助桥梁等过江通道的选址。  相似文献   
769.
为了研究开挖工序以及围护结构作为永久结构在明挖车站的抗震设计校核中的作用,基于以灌注桩作为支挡结构的郑州市某明挖结构地铁站,采用Plaxis2D建立二层单柱双跨矩形框架式有限元模型,采取硬化土本构,建立考虑分步开挖、和不考虑开挖的模型,进行有无围护墙及不同墙厚抗震验算.研究结果表明:侧墙作为主要抗侧力构件,在地震荷载作...  相似文献   
770.
The West Coast dusky kob Argyrosomus coronus is a commercially exploited fish with a distribution confined to the Angola–Benguela Frontal Zone (ABFZ) of the southeastern Atlantic Ocean. A previous study revealed that during a recent period of local warming the species extended its distribution into Namibian waters, where it hybridised with the resident and congeneric Argyrosomus inodorus. Environmental changes are a major threat to marine biodiversity and when combined with overfishing have the potential to accelerate the decline of specie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regarding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A. coronus across the ABFZ. We investigated genetic diversity,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historical demographic changes using mtDNA control region sequences and genotypes at six nuclear microsatellite loci, from 180 individuals. A single, genetically homogeneous population was indicated across the distributional range of A. coronusST = 0.041, FST = 0.000, D = 0.000; p > 0.05). These findings imply that the oceanographic features within the ABFZ do not appear to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population connectivity in A. coronus, which simplifies management of the species. However, reconstruction of the demographic history points to a close link between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 coronus and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FZ. This outcome suggests the species’ vulnerability to the rapid environmental changes being observed across this region, and highlights a pressing need for transboundary management to mitigate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in this global hotspot of seawater temperature chan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