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2篇
  免费   569篇
  国内免费   1013篇
测绘学   426篇
大气科学   229篇
地球物理   738篇
地质学   2345篇
海洋学   626篇
天文学   677篇
综合类   229篇
自然地理   34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91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介绍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标准的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MASS系统)通过互联网信息发布实现的方案。该方案采用Windows2000server和ⅡS5.0平台,利用ASP技术和脚本语言JavaScript,VbScript及HTML技术,响应浏览器端的动态请求,实现诸如数据管理、数据服务和在线评比等功能,并根据用户请求完成波形数据和相应处理软件的下载。  相似文献   
122.
涂江汉  王桂花 《地球学报》1997,18(Z1):129-131
本文以连山关花岗岩体为例,指出该区古老花岗岩体2种锆石可以作出3组U-Pb一致线交点年龄,分析了这3组年龄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并提出一种可能求出岩体上限年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3.
N同位素质谱分析及其数据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友科  安娜 《地球学报》1997,18(Z1):290-292
本文论述了N同位素质谱分析原理和钢瓶高纯氮标定方法。同时对影响N同位素分析分馏因素作了相应讨论,指出钢瓶子高纯氮同位素标定,要用纯化后的大气氮定值。  相似文献   
124.
张麻井铀钼矿床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与火山岩有关的热液铀矿床,围岩蚀变广泛发育,其中黄铁矿化在该矿床分布虽 较为局限,但是与铀钼成矿关系密切。为了研究黄铁矿化蚀变与铀、钼成矿的亲缘关系,文章对张麻井的黄铁矿化蚀变岩 进行主、微量元素分析,并选择Yb作为不活动组分,使用质量平衡迁移计算方法, 利用Grant公式对其组分迁移进行定量 计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黄铁矿化蚀变岩的TFeO含量极高,介于11.24%~24.57%之间(平均18.45%),其中Fe2O3含量 10.78%~25.25% (平均18.64%)、FeO含量1.43%~1.90% (平均1.69%),Fe2O3/FeO比值平均为10.99,有可能受到后期氧 化。黄铁矿化蚀变岩在Isocon图解上等浓度线斜率小于1,表明整体发生了组分的带入,带入的主要组分为大量的TFeO (131倍),成矿元素Mo(884倍)、Pb(11倍)、U(4.9倍)、V(2.8倍)、Ta(0.44倍)、Cu(0.64倍),碱金属Na2O(0.45 倍),以及Cd(424倍)、Bi(13倍) 等;带出的主要组分有碱金属Li(-0.73)、K2O(-0.17),成矿元素Zn(-0.38)、Cr (-0.37),以及Eu(-0.58)、Sc(-0.25) 等。其中SiO2略微减少(-0.03),带入的Mo含量远大于U的含量,据此认为黄铁 矿化与钼成矿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5.
从地貌学角度,分析了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岩体的自然及人为卸荷特性,指出了地表侵蚀、河流下切、开挖船闸等自然及人为地貌过程诱发了岩体的基本卸荷过程,构筑了一个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岩体卸荷特性的宏观模式。实地调砥及数值计算成果均表明,地貌分析法在分析实际岩体工程中,岩体卸荷特性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6.
We analysed nest site selection in two shrub-steppe larks, the lesser short-toed larkCalandrella rufescensand the Thekla larkGalerida theklae. Both species nest on the ground next to a bush preferably facing north or north-east. Nestling growth and fledging weight are greater when the nest faces these directions. Both species prefer to nest next to camephytes with little foliage, and the lesser short-toed lark chooses sites with high visibility. We conclude that sunlight and nest predation are fundamental selective pressures determining nest microhabitat selection in larks in semi-arid areas.  相似文献   
127.
本文根据锦屏Ⅰ级水电站坝区体结构面野外调资料,对坝区结构面优势方位、间距、张开度、连通率、隙间充填物及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坝区岩体分类及其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8.
本文从理论上对相关分析法区分重力异常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并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着手,对大地水准面上的重力值与相应的地形高程作了相关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在区域性小比例主均衡补偿基本完善的条件下,重力值与高程有极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当计算窗口较大时,地下的局部不均匀体,不足以破坏重力值与高程的相头发一,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利用相关分析处理重力资料的叠加场,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且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29.
孙周易  唐淑云 《矿物岩石》1996,16(1):101-103
本文以等物质的量的反应规则建立了岩盐、芒硝中各种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这些公式既符合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又方便计算。  相似文献   
130.
A new method for solving the transport equation based on the management of a large numbe of particles in a discretized 2-D domain is presented. The method uses numerical variables to represent the number of particles in a given mesh and is more complex than the 1-D problem.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specific management of particles in a 2-D problem. The method also would be valid for three dimensions as long as the medium can be modeled similar to a layered system. As the particles are no longer tracked individually, the algorithm is fast and does not depend on the number of particles present. The numerical tes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nearly numerical dispersion free and permits accurate calculations even for simulations of low-concentration transport. Because each mesh is considered as a closed system between two successive time steps, it is easy to add adsorption phenomenon without any problem of numerical stability. The model is tested under conditions that are extremely demanding for its operating mode and gives a good fit to analytical solutions.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it can be used to best advantag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