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85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研究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In-pond Raceway, IPR)模式下太湖鲂鲌(翘嘴鲌(♀)×三角鲂(♂))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以传统池塘养殖作为对照组,采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了IPR养殖模式下太湖鲂鲌肠道的菌群结构及环境水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IPR模式下太湖鲂鲌肠道微生物群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门分类水平,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成为绝对优势菌,所占丰度为92.47%;对照组的优势菌由梭杆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组成,三者所占的丰度分别为34.45%、33.30%和21.30%。在养殖水环境中,两种养殖模式的微生物群落数均大于肠道样本,且二者优势菌不同;IPR水环境的优势菌为蓝细菌(Cyanobacteria,36.53%),其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4.67%);对照组水体中的优势菌为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分别占细菌总数的38.99%和28.15%。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水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Chao1指数高于肠道样本,IPR养殖对象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低。本研究结果揭示,池塘内循环流水高密度养殖模式下,太湖鲂鲌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应注意该模式下养殖对象的肠道健康,加强养殖管理。  相似文献   
102.
Whitespotted conger Conger myriaster is 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species in the seas around China, Korea and Japan. The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serve as an important feeding ground for congers, but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fishery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pulation have been rarely evaluated and less well understood in this area. We studied the growth, spawning and feeding characteristics of C. myriaster on the basis of samples collected from October 2016 to April 2017 in 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A total of 529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with ages ranging from 1 to 6 years and total length ranging from 132 mm to 834 mm.The parameters of von Bertalanffy growth equation L_∞ and k were 1 026 mm and 0.226 a~(–1), respectively; the sex ratio was 88:0(female: male)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2.67:1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ovary ranged from peri-nucleolus stage to secondary yolk globule stage, and the testis of two males was at midmeiotic stage; Crustacean was the major prey for conger of small length, and food source shift to fish with somatic growth. The results showed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from previous studies in Japan and Korean waters, as well as from China seas in the 1980 s, suggesting potential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myriaster. This study may improv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fishery biology of C. myriaster in 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相似文献   
103.
不同天然饵料对凡纳滨对虾亲虾性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i)、近江牡蛎(Ostrea riuularis)及三者的混合饵料(1∶1∶1)培育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亲虾至性腺发育成熟,通过分析亲虾性腺发育时间、蜕壳间期、交配率、产卵量、变态率,确定培育亲虾的优质饵料。结果表明:投喂双齿围沙蚕或混合饵料的组与投喂杜氏枪乌贼、近江牡蛎组在产卵量、卵巢发育时间、蜕壳间期、交配率、孵化率、变态率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1)。投喂双齿围沙蚕或混合饵料的亲虾平均产卵量可达21.2×104粒/尾,卵巢平均发育时间为101 h,平均蜕壳间期为218 h,平均交配率可达80%,平均孵化率可达62.99%,平均变态率可达82.44%。表明在凡纳滨对虾亲虾培育的过程中,沙蚕单独或与其他天然饵料混合投喂,较乌贼、牡蛎单独投喂对亲虾性腺发育具有更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104.
扁玉螺的生殖腺组织学和生殖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切片和HE染色法,对烟台沿海扁玉螺的生殖腺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根据性腺发育的组织学特征,将扁玉螺生殖腺发育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扁玉螺在烟台沿海每年一个生殖周期,繁殖季节为5月上旬至8月中旬,繁殖盛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下旬.上述研究结果探明了扁玉螺的生殖腺发育规律,丰富了扁玉螺的繁殖生物学资料,对开发利用扁玉螺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5.
106.
珠母贝、亲贝人工促熟培育与催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3 ~24℃开始,每4~5d升高水温1℃,终至26~27℃,并用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artriconrutum)及辅助饲料投喂培育,促进珠母贝[Pinctadamargaritifera(Linne) ]亲贝性腺发育成熟。用阴干刺激、异性产物刺激及浓扁藻液结合诱导,催产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7.
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发育过程中细胞信号传导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Patched 1 (Ptc1)基因是Hh的受体,通过和Hh配体结合调节Hh信号通路。本研究克隆和鉴定了半滑舌鳎的Ptc1基因(csptc1),该基因cDNA全长为5212 nt,编码蛋白包括1543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该蛋白在进化过程中较为保守。荧光定量显示该基因在脑,肝脏,心脏,鳃,肠,脾脏、肾脏和性腺组织中普遍表达,在精巢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卵巢。精巢中的原位杂交信号主要位于该基因主要在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支持细胞中,而在卵母细胞中的信号较弱。Csptc1基因在卵巢中的甲基化水平高于在雄鱼和伪雄鱼精巢中。这一研究结果可能说明csptc1基因参与了 Desert Hedgehog (DHH)基因维持雄鱼和伪雄鱼的生殖细胞系以及精子发生等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8.
利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分别分离雄性、雌性光棘球海胆性腺可溶性全蛋白,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了雄性、雌性光棘球海胆性腺蛋白质的表达图谱。实验采用细胞超声破碎—丙酮沉淀及除盐—50mmol/LTris-HCl (pH 6.8)复溶的方法分别提取光棘球海胆雄性、雌性性腺的可溶性全蛋白,采用载体两性电解质等电聚焦双向电泳分别在pH5-8和pH4-6范围内对性腺组织可溶性全蛋白进行分离。利用PDQuest8.0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发现pH5-8范围内,雄性光棘球海胆性腺双向电泳图谱检出的蛋白质斑点为321个,雌性光棘球海胆性腺检出蛋白质斑点402个。在pH4-6范围内,雄性光棘球海胆性腺双向电泳图谱检出的蛋白质斑点数为239个,雌性光棘球海胆性腺检出197个蛋白质斑点。图像分析软件比对结果显示,在pH4-6范围内,雄性、雌性光棘球海胆性腺匹配的蛋白质斑点为31个,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斑点数为208个。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光棘球海胆的性腺蛋白质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如果利用质谱鉴定技术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鉴定,可为未来寻找不同性别光棘球海胆间决定性腺品质性状的特异性蛋白;建立不同性别海胆性腺蛋白质组表达谱与性腺品质性状的对应关系;提高和改良海胆性腺品质性状等研究提供线索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水稻两用核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模型与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依据水稻光敏不育系育性的实验结果,提出衡量不育系育性变化规律的特征值及其量化模型。并用7个不育系的多点多年育性资料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介绍了鉴定不育特征值的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110.
罗秉征 《海洋与湖沼》1997,28(6):561-566
于1979年3-6月和1980年4—10月在东海北部获取了带鱼生殖鱼群。采用宏观和组织学方法,对2866个样本的雄鱼成熟状况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肛长在130-140mm,体重在20-40g的个体开始性成熟;肝长180mm以上和体重100g左右个体基本全部性成熟。当年早生群50%以上达到性成熟,翌年春季全部成熟;晚生群到翌年4月出现少量成熟个体,秋季全部成熟。雄带鱼一个世代的成熟过程在半年或一年中即可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