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2篇
  免费   2517篇
  国内免费   1109篇
测绘学   4299篇
大气科学   1660篇
地球物理   1797篇
地质学   2672篇
海洋学   1030篇
天文学   1007篇
综合类   1136篇
自然地理   1087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270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412篇
  2021年   497篇
  2020年   554篇
  2019年   558篇
  2018年   418篇
  2017年   632篇
  2016年   555篇
  2015年   584篇
  2014年   647篇
  2013年   814篇
  2012年   716篇
  2011年   667篇
  2010年   529篇
  2009年   646篇
  2008年   659篇
  2007年   786篇
  2006年   734篇
  2005年   583篇
  2004年   557篇
  2003年   438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214篇
  1998年   187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9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4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土壤含盐量反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彦 《测绘工程》2010,19(6):65-67,72
运用Hyperion数据,以黑龙江省大庆市某一实验区为例,开展对土壤含盐量定量提取的研究,通过对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Back Propagation Network)等研究工作,探讨反演土壤含盐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极强的线性和非线性拟合能力,模拟遥感影像特征与土壤盐分之间比较复杂的关系上有很大优势。研究结果不但为利用Hyperion数据反演土壤含盐量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还为其它地表参数的反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多种再分析地表温度资料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智  师春香  张涛  朱晨  孟现勇 《冰川冻土》2015,37(3):614-624
利用1979-2010年中国805个站点的逐日地表温度观测资料与ERA-Interim、ERA-Interim/Land、JRA-55、NCEP/NCAR和NCEP/DOE五种再分析地表温度资料, 对五种再分析地表温度资料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结果表明: 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 JRA-55资料与观测资料最为接近; 五种再分析地表温度资料在东部地区的适用性好于西部地区, 且均不能很好地模拟出青藏高原地区和西北西部地区的地表温度分布. 从地表温度的长期变化来看, 五种再分析地表温度资料虽然可以描述地表温度变化趋势, 但均存在低估现象, 且低估现象随着地表温度的增加变得更加严重. 在地表温度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交接的时间段, 可以使用再分析资料作为地表温度均一化的参考序列.  相似文献   
123.
矿产资源总量预测是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综合化、定量化的工具和手段。本文在考虑矿产资源总量预测的基础上,对其地质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具体预测处理方法与建议,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4.
MAPGIS的数据转换与使用技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姮 《福建地质》2004,23(3):154-159
数据的共享使用和充分利用软件的优势互补.优化数字化生产的工艺流程.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25.
三露天井田具有断层发育、地层缺失和重复明显、岩性种类较多等特点,岩性识别难度较大。为此,专门利用测井资料对三露天井田地层岩性进行了岩性识别研究。通过对14个天然气水合物钻孔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优选了自然伽马、中子和密度测井作为岩性识别敏感参数,并采用交会图技术制作了岩性识别图版,建立岩性划分标准,对三露天井田地层岩性进行识别与划分。利用测井资料能够识别7种主要岩性,包括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油页岩和煤等。根据岩性测井识别结果,三露天井田岩性分布特征在横向上表现为东部砂岩物性好,西部地区泥岩较为发育;纵向上表现为木里组地层砂泥比为4.48,含有煤层204.5 m;江仓组地层砂泥比为0.84,泥岩和油页岩较为发育,更有利于水合物赋存。测井岩性识别结果为寻找三露天井田天然气水合物有利储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6.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实施,如何识别城镇发展的不均衡,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已成为城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利用Voronoi图的空间剖分特性,将城市中心性强度作为权重引入模型,建立山西省地级市加权Voronoi图,分析其空间影响范围,以判断山西省地级市发展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利用Delaunay图发现城市“空洞”,结合道路河流等矢量信息,通过叠加分析识别出待优先发展城镇;通过常规Voronoi图和变异系数Cv值判断本文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发现,山西省太原市的空间影响范围较大,导致周边地级市东西部发展较为不均衡;繁峙县、灵石县、新绛县条件较好,可以优先发展;通过常规Voronoi图和Cv值验证表明,本文所得结论与实际检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127.
Abstract

New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odels are proposed,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for estimating missing precipitation data. These models use nonlinear and mixed integer nonlinear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INLP) formulations with binary variables. They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associated with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s relevant to the arbitrary selection of weighting parameters, the number of control points within a neighbourhood, and the size of the neighbourhood itself. The formulations are solved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obtained from 15 rain gauging stations in a temperate climatic region are used to test and derive conclusions about the efficacy of these methods. The developed methods are compared with some naïve approache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nonlinear least-square optimization, kriging, and global and local trend surface and thin-plate spline model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roposed new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formulations are superior to those obtained from all the other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s tested in this study.

Editor D. Koutsoyiannis; Associate editor S. Grimaldi

Citation Teegavarapu, R.S.V., 2012. Spatial interpolation using nonlinear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odels for estimation of missing precipitation records.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57 (3), 383–406.  相似文献   
128.
石晓春  吴磊  区钜照  邱宏华 《地理空间信息》2013,11(1):129-130,134,15
随着数据库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新数据库必须接纳旧数据库的数据。在研究数据迁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某市地籍档案数据库迁移的实际过程,提出了地籍档案数据库迁移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流程,并对数据迁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行了总结,为地籍档案数据库迁移探索了一条完整的技术路线,确保迁移后数据的准确可靠,可为其他类似工作提供了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9.
区域资料四维同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有限区分析预报系统的基本方案,设计一个以6小时为周期的间歇区域资料四维同化方案,对我国的两次暴雨过程进行两种不同粗细水平分辨率的资料四维同化和短期模式预报的试验。结果表明,由同化方案初值获得的短期预报明显好于LAFS方案的预报结果,高分辨率同化方案对预报的改进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0.
Introduction Withthedramaticdevelopmentofpositioning andtele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lotsoftraj ectorydataofmovingvehiclescanbecalculated,collected,andtransferred.Inthemeanwhile,thisdevelopmentandtheavailabilityoftrajectory datahavealsomotivatedresearc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