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46篇 |
免费 | 3082篇 |
国内免费 | 14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427篇 |
大气科学 | 2093篇 |
地球物理 | 2275篇 |
地质学 | 3323篇 |
海洋学 | 1278篇 |
天文学 | 1267篇 |
综合类 | 1414篇 |
自然地理 | 137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326篇 |
2023年 | 291篇 |
2022年 | 515篇 |
2021年 | 638篇 |
2020年 | 698篇 |
2019年 | 699篇 |
2018年 | 528篇 |
2017年 | 788篇 |
2016年 | 716篇 |
2015年 | 729篇 |
2014年 | 825篇 |
2013年 | 1011篇 |
2012年 | 901篇 |
2011年 | 811篇 |
2010年 | 655篇 |
2009年 | 829篇 |
2008年 | 847篇 |
2007年 | 986篇 |
2006年 | 912篇 |
2005年 | 735篇 |
2004年 | 697篇 |
2003年 | 540篇 |
2002年 | 462篇 |
2001年 | 389篇 |
2000年 | 316篇 |
1999年 | 278篇 |
1998年 | 226篇 |
1997年 | 159篇 |
1996年 | 158篇 |
1995年 | 141篇 |
1994年 | 130篇 |
1993年 | 116篇 |
1992年 | 77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2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5篇 |
1977年 | 11篇 |
1972年 | 4篇 |
1971年 | 5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探究“一带一路”旅游大数据的产业创新体系架构,明确“旅游文化建设、旅游消费习性培育、跨域资源协作”等产业创新路径,明晰沿线各国的文化融合途径,构建以“文化通”为内涵的旅游大数据体系。通过文献梳理、质化研究和实时数据分析,建构适用性旅游大数据架构,解决“一带一路”旅游文化产业中的信息稀疏、习性碎片化和诚信不足等现实困难,助力沿线各国的旅游发展新局面。借鉴应用系统工程中霍尔三维支撑理论,从知识、时间和逻辑三个维度,搭建新时代条件下旅游业态的以价值集聚、诚信保护和旅游文化传承为核心的创新途径支持体系,为旅游经济管理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2.
113.
利用NCEP/NCAR500hPa高空再分析资料插补得到青藏高原1950—2000年50个海拔在3000m以上台站500hPa完整可靠的月平均温度序列。基于青藏高原地面气温和其上空500hPa温度有着密切关系,设计了这50个台站地面月平均温度序列的回归方案,用回归估计值将近50a各台站的现有月平均气温记录进行补齐、延长,得到重建的高原台站完整连续的地面月平均气温资料,并对回归效果进行独立样本实验。重建的青藏高原地面气温资料能够真实地反应高原实际气温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4.
115.
116.
??VAV??ETERNA??????????????????????????????????????????????????????????????????????人???????????????з????????????, ??????VAV?????????????????ETERNAС,??????????????????????????????????????????????????????????VAV??ETERNA????????????? 相似文献
117.
118.
国内外海洋资料浮标技术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资料浮标是长期连续进行海洋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海洋资料浮标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及浮标在我国海洋监测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我国资料浮标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19.
过去,由于气测录井技术的限制,气测数据被认为是不可靠的,其应用的范围也因此受到了制约。现在,随着气测获取及分析技术所取得的进步,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气测数据。为了能充分利用气测资料,通过分析气测数据不同比值的深度曲线图,利用曲线的形态及趋势可以划分岩性界面、划分油气水界面、判断地层流体的渐变、推测盖层的封堵效率、预测石油是否遭受了生物降解以及对不同层位的油源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0.
依托“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工程,对晋城矿区进行了旨在提高小断层,小陷落柱探测能力的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根据面元选择因素及该区地质任务,采用5m×5m网格进行野外数据采集;考虑炮检距、方位角、覆盖次数、排列片横纵比及煤层埋深(350~500m)等因素,采用中点放炮、60道接收,24次覆盖(横向4次,纵向6次)的8线16炮束状观测系统,基岩中激发。原始资料经同一处理流程后,获得5m×5m×1ms、5m×10m×1ms、10m×10m×1ms及2.5m×2.5m×1ms不同单元的三维数据体多个,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小断层,小陷落柱在其小面元叠加时间剖面、顺层切片及相干切片都有清晰的反映。实例说明,小面元采集技术可以提高对小构造的纵、横向分辨能力,满足山区对三维地震精确勘探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