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355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134篇
地质学   726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选择我国重要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产地———韩坊花岗岩体开展了锆石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定年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岩体中锆石的晶型较完整,环带明显,属于典型的岩浆锆石;韩坊岩体存在两期岩浆活动,粗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加里东期,而细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早期。加里东期的花岗岩是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拼接的结果,燕山期花岗岩是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板块俯冲而导致岩石圈拆沉和减薄的结果。如果说南岭燕山期花岗岩控制了大规模钨锡成矿作用的发生,则加里东期花岗岩对南岭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加里东期的花岗岩含有褐帘石、锆石、萤石等易风化的富稀土副矿物,且因经受多起构造事件,断裂发育,加之多位于炎热多雨的地理位置,易于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因此,易于形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  相似文献   
242.
谭登科 《铀矿地质》1990,6(2):113-115
本文介绍的找金新方法——电提取离子法,通过在已知金矿点上的试验,不仅取得了较好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提取电源的试验对比,证明选用微型电池(1.5V)进行提取也可获得满意结果,从而大大提高了方法的野外适用性。  相似文献   
243.
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氯、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时艳  李东雷  刘玺祥 《吉林地质》2004,23(4):101-105
采用扩散技术处理土壤样品,同时用离子色谱测定样品中氯和溴,该方法检出限分别达到4×10-6和0.3×10-6,精密度分别达到9.38%和7.20%。测定快速、操作简单,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244.
Heavy Metal Biosorption Sites Studies of Laminaria japonic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ole played by the functional groups of Laminaria japonica treated by methanol and formaldehyde in biosorption of the heavy metals was investigated.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alysis and biosorp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both carboxyl and amino groups join in the sorption; chemical treatment decreased the biosorption efficiency of the heavy metals.  相似文献   
245.
地衣芽孢杆菌胞外产物消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的胞外产物置于不同的pH、温度和金属离子条件下,分别测定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当pH为7.5—8.5时胞外产物表现出较高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胞外产物消化脂肪的最适pH为9.0—10.0。胞外产物水解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最适温度分别为60—80、40—60和50—70℃,60℃时蛋白酶活力最大。试验测定了8种金属离子对胞外产物活性的影响,发现Mg2+、Zn2+Cu2+可抑制其水解蛋白质,而Ca2+、Fe3+、Mn2+和Ba2+却无此影响;在胞外产物消化脂肪底物时Co2+、Fe3+、Mn2+和Ba2+均能抑制其活力,而Mg2+、Zn2+能使其消化活力升高,与前者相比,金属离子对淀粉水解的影响相对较小,仅Cu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它离子对其均无明显的影响。还研究了不同胞外产物浓度与生物学活性的相关性,发现当反应体系中胞外产物浓度升高时水解蛋白质的活力会相应降低,但对脂肪的消化活力则与胞外产物的浓度呈正相关。反应体系中胞外产物的浓度在0—132.4μg.ml-1时其水解淀粉的活力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浓度为191.0μg.ml-1时活力最大,浓度大于191.0μg.ml-1时活力不再变化,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246.
三种重金属离子对东方小藤壶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媛  杨震  许宁  英瑜  唐学玺 《海洋科学》2003,27(8):56-58
研究了3种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对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二期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铜、锌、镉离子均有较高的毒性,它们对二期幼虫的12 h半致死剂量分别为1.00mg/L、2.29mg/L和0.56mg/L,24h半致死剂量分别是0.71mg/L、1.71mg/L和0.14mg/L,毒性大小依次排为Cd~(2+)>Cu~(2+)>Zn~(2+)。  相似文献   
247.
SeawaterenvironmentcopperrequirementofegghatchingandnaupliarmetamorphosisofPeaneuschinensis¥YuanYouxian;QuKeming;LiuLibo;GaoC...  相似文献   
248.
以三峡库区小型经济鱼类瓦氏黄颡鱼雄鱼为对象,研究17β-雌二醇对它的雌激素效应.在不同的温度和剂量条件下测定血清卵黄蛋白原、Ca2+、总磷、无机磷的含量,以及肝胰脏RNA/DNA比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水温≥16℃、剂量≥1.0μg/g,以及水温≥19℃、剂量≥0.1μg/g条件下,17 β-雌二醇可诱导雄性瓦氏黄颡鱼产生卵黄蛋白原,而且其水平增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当水温≥16℃、剂量≥1.0μg/g时,血清Ca2+含量极显著增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试验组血清各种 磷组分增加也呈剂量依赖;17 β-雌二醇也引起肝胰脏代谢指标RNA/DNA比率增加.结果表明,雄性瓦氏黄颡对雌激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加上其体型适中,容易获得等特性,可以作为水环境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检测的指示生物.血清卵黄蛋白原与Ca2+可以作为污染水体雌激素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49.
HT-7 Tokamak拥有离子回旋波(ICRF)和低杂波(LHW)两套加热系统.ICRF主要对加热离子有比较好的加热效果,LHW则主要是通过电子Landau阻尼加热电子.除此之外,在ICRF和LHW协同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对等离子体产生更有效的加热效果,增加等离子体的聚变反应截面,增加聚变中子产额.本文报道了LHW对改善ICRF和等离子体耦合的重要作用,ICRF和LHW加热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随时间的演化过程;计算了放电过程中电子逃逸的阈值能量,分析了逃逸电子的产生过程,以及放电过程中的中子产额.研究结果发  相似文献   
250.
This paper mainly reports the permanent impact of displacement damage induced by heavy-ion strikes on the deep-submicron MOSFETs. Upon the heavy ion track through the device, it can lead to displacement damage, including the vacancies and the interstitials. As the featured size of device scales down, the damage can change the dopant distribution in the channel and source/drain regions through the generation of radiation-induced defects and thu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ir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measur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diation-induced damage can cause DC characteristics degradations including the threshold voltage, subthreshold swing, saturation drain current, transconductance, etc. The radiation-induced displacement damage may become the dominant issue while it was the secondary concern for the traditional devices after the heavy ion irradiation. The samples are also irradiated by Co-60 gamma ray for comparison with the heavy ion irradiation results. Corresponding explanations and analysi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