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17篇 |
免费 | 465篇 |
国内免费 | 1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08篇 |
大气科学 | 84篇 |
地球物理 | 421篇 |
地质学 | 913篇 |
海洋学 | 151篇 |
天文学 | 15篇 |
综合类 | 214篇 |
自然地理 | 104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115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131篇 |
2016年 | 121篇 |
2015年 | 108篇 |
2014年 | 128篇 |
2013年 | 197篇 |
2012年 | 201篇 |
2011年 | 180篇 |
2010年 | 113篇 |
2009年 | 167篇 |
2008年 | 173篇 |
2007年 | 172篇 |
2006年 | 176篇 |
2005年 | 156篇 |
2004年 | 108篇 |
2003年 | 107篇 |
2002年 | 105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7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背景、铜矿床基本特征、主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的前提下,对该区寻找铜矿的前景提出了看法,指出宁芜北段今后寻找铜矿应侧重斑岩型铜矿,提出了皇姑山等地区可作为今后寻找铜矿的重点地段及今后找矿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42.
43.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andscapeecology,producedbyaGermannamedC.Trollin1939,wenttoresurrectioninthe1980safterhavingwaveredforoverfortyyears,andnowithasbeenanimportant,complicatedandcomprehensivecrossdiscipline.Inthe21stcentury,thesocialsustainabledevelopmentwillbethemajo… 相似文献
44.
在完善与整合现有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概念及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性概念模型。水文情势、水力条件和地貌景观格局是对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关键影响的3大生境要素,结构功能模型的核心是建立以3大生境要素为构架的生命支持系统与河流生命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同时考虑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生境要素变化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性概念模型由以下4种模型组成:河流四维连续体模型、水文情势-河流生态过程耦合模型、水力条件-生物生活史特征适宜模型以及地貌景观空间异质性-生物群落多样性关联模型,这4种模型的一体化整合,基本概括了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45.
46.
“源-汇”景观格局的热岛效应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基于2017年Landsat 8遥感影像,通过GIS技术选取城市地表温度、源汇景观密度、源汇景观贡献度和景观效应指数,结合地理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武汉市局部源汇景观格局对城市地表温度的贡献及其效应。结果表明:① 武汉市城区热岛(urban heat island, UHI)季节变化明显,夏季热岛强度大、范围广,呈“大”字型分布,工业集聚区和经济开发区产生的UHI更显著;② 武汉市城区平均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在距市中心约8 km处达到峰值后沿城乡梯度逐渐下降,呈现“倒钩型”特征,这一现象与景观密度变化密切相关;③ LST与源(正向)、汇(负向)景观密度存在极强相关性,不透水表面是城区热岛的主要贡献因子;④ 相同密度的水体和绿地,水体更具有削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功能;⑤ 一般当汇-源景观面积比>0.89(汇区密度>0.47)时,局部景观格局对城市热岛有缓解作用,且局部汇区越集中缓解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47.
给水管线震害预测方法及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下管线抗震计算理论,对给水管线震害做出预测,为城市给水管网规划,对已建管网的改建加固,制定防灾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
高原交通干线对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影响 --以兰州至格尔木段为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和Arc/Info软件,研究1995年至2000年兰州至格尔木铁路沿线的区域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交通干线(公路和铁路)的影响程度与范围。主要结果如下:(1)东线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西线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较大;(2)东线缓冲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没有显著变化,西线缓冲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明显升高。缓冲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交通干线的轴向影响规律;兰州至西宁铁路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显著影响范围是5km,青藏铁路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显著影响范围是7km;(3)9个城市缓冲带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表明:城市扩展主要发生在1km缓冲带内。 相似文献
49.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景观学和生态学结合后的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农业工程、城市景观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的应用研究成就,认为应用景观生态学正在萌芽。并从当前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讨论了生态旅游的含义和特征。提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有两种不同模式:1)回归大自然的中长线旅游;2)人工自然景观的短线旅游。文中以较大的篇幅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提出了景观生态学在生态旅游景观建设中的4个应用研究领域:(1)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2)城市郊野公园;(3)农业观光园;(4)城市生态公园、绿化广场、斑块和廊道。 相似文献
50.
城市景观为城市文化的载体,是城市物质表现,而城市文化同时又建设和改变着城市景观。佛山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与文化的相互作用显著,文中试以佛山市为例,追溯城市的文化背景、景观的空间演变,从历史文化景观、工商业专业文化景观、宗教文化景观、民俗文化景观、园林绿化景观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文化特征分析,指出构建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生态城市相结合的综合性城市是佛山市今后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景观建设的取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