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00篇
地质学   200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21.
石棉—冕宁地区新第三纪以来的新构造活动强烈,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线性地貌及河流阶地发育地震、滑坡及泥石流活动频繁,分布广泛。新构造运动具有普遍性、继承性、方向性及阶段性等特点。研究区可划分出5个未来可能发生强震的潜在震源区、3个滑坡及7个泥石流极度危险区。建议对这些地质灾害采取躲避、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22.
云南东川地区层状地貌面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东川地区的山地及小江河谷的两侧山麓上部,分布着不同高度和不同规模的层状地貌面,对其成因仍有不同的认识。分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原隆升之前的初始地貌面是否是准平原型夷平面;二是山顶面之下的梯级层状地貌面的成因。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1)层状地貌面的地貌特征及其与侵蚀河谷体系的关系;(2)层状地貌面上堆积物的性质;(3)层状地貌面与断裂构造水平展布的关系;(4)相邻层状地貌面的空间过渡关系;(5)区域构造演化背景。作者认为在云贵高原抬升过程中,东川地区以挤压穹起隆升变形为主。不同海拔高度的层状地貌面具有多成因特性。山顶面及局部高原面是高原隆升之前古夷平面的残留。并遭到后期强烈的侵蚀改造。目前,尚缺乏足够证据证明高原隆升之前的古夷平面为准平原型夷平面。小江河谷两侧的梯级层状地貌面是侵蚀或剥蚀面,它们形成于高原隆升及初始地貌面解体之后,其梯级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性的阶段隆升有关。  相似文献   
523.
沪蓉高速公路西段喀斯特发育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省高坪-吉心段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分析其发育和形成原因,并对区域喀斯特发育史作了研究。通过不同地层岩石的溶蚀性、喀斯特发育程度及地下水的赋存情况,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径流、排泄运动关系,研究此区域的集中排泄和分散排泄两大喀斯特水系统的发育规律及规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喀斯特对路线工程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24.
气候和地形对米老排人工林生长和材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分析了米老排人工林胸径和树高生长以及木材品质在不同气候、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表现差异,结果表明:相同地形条件下生长在南亚热带的米老排人工林林分胸径和树高以及木材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大于生长在中亚热带的,而木材尺寸稳定性小于生长在中亚热带的。相同气候条件下,山谷中的米老排人工林林分胸径和树高以及木材尺寸稳定性大于山脊上的,木材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则小于山脊上的。差异显著性t检验表明:气候和地形对米老排人工林林分胸径和树高影响均极显著,对米老排人工林木材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影响极显著或显著;地形对米老排人工林差异干缩影响极显著或显著,气候对米老排人工林差异干缩影响不显著。综合考虑,要获得优质速生的米老排木材,宜选择南亚热带的山谷进行人工林建设。  相似文献   
525.
基本地貌形态数学定义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根据拓扑学中覆盖和同胚的定义 ,论证等高线图形保持着覆盖它的三维曲面的拓扑性质 ,据此我们可以在平面上定义和描述三维曲面的空间特性。继而给出了如斜坡、山、山脊、凹地、谷地、鞍部等基本地貌形态的数学定义。这些数学定义使局限于定性描述的基本地貌概念获得了精密的数学形式和定量的刻划 ,并揭示了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规律和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26.
The results from interpretation of the aerophotos and in-situ seismogeological researche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obvious late-Quaternary activities along the Moxi-Mianning segment of the Xianshuihe-Anninghe fault zo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nistral-slip movement accompanied by some significant vertical slip components. Since late-Quaternary, the average horizontal slip rate of the segment at the south of Moxi along the Xianshuihe fault is 6.0~9.9mm/a and 4.7~5.3mm/a along the segment at the north of Mianning of the Anninghe fault. The results from the investigation of coseismic dislocation and ground rupture show that the ground rupture caused by 1876 Kangding-Luding earthquake with M 7 3/ 4 can extend to the south of Tianwan. The segment at the north of Mianning of the Anninghe fault has a background for producing M7.5 earthquake and the geological record of the last strong earthquake must be the proofs of the 1327 earthquake with M>6.0 with poor historical records.  相似文献   
527.
渤海莱州湾南岸平原黄土阜地貌及其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祖陆 《地理学报》1995,50(5):464-470,T001
在莱州湾南岸滨海平原上发现一种新地貌类型黄土阜。研究表明,它形成于晚更新世晚玉木冰期。在此寒冷时期,渤海曾水退为平原,由于极少植被覆盖,形成陆架荒漠。裸露的海底松散沉积物被强劲的北风向南吹扬搬运,于南岸平原有利地形位置上沉积下来,形成厚层砂质黄土,并顺风向形成了阜状黄土地貌。  相似文献   
528.
新疆农业地貌分类:以编制新疆1:100万农业地貌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木  陈模 《干旱区地理》1994,17(4):53-61
针对新疆地域辽阔,地形起伏巨大,山地层状地貌显著,盆地封闭、干旱,风成和流水地貌发育等特点,着眼于地貌与农业的关系,采用形态与成因相结合的分类原则,以地貌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海拔高程、物质组成、相对高差、坡度等要素为指标,制定新疆农业地貌分类系统,划分农业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529.
论五指石旅游区的个性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金波 《热带地理》1996,16(4):372-378
本文运用旅游地理学,旅游市场学基本原理,分析了五指石旅游区的个性特征,结合其区位和经济条件,论述了将来的开发策略,认为应以建议好山寨门为突破口进行旅游区的整体形象建设,注意各景区重点及其与其它设施的配套规划,迅速解决交通与缺水问题,集约开发系列旅游产品以增强旅游总体效益。  相似文献   
530.
Block gliding caused by low frictional resistance or by the deformation of plastic substrates has been well documented from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but neither of these mechanisms explains the widespread gliding of sandstone blocks away from cliffs in the southern Sydney Basin of south‐eastern Australia. The movement of large blocks over declivities from near zero to a maximum of 5°, high frictional resistance and lack of high porewater pressures rule out a simple sliding mechanism and it is unlikely that slender towers of sandstone could have survived seismic vibration sufficient to overcome frictional resistance to gliding. Highly preferential dip control of the direction of gliding a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benches over which the blocks move, together with mounds, similar to pressure ridges, on the benches, indicate that the block gliding is due to the rheological deformation of the underlying rock, even though it is a sandy siltstone lacking readily deformable beds. Estimated rates of deformation are only 11 m/Ma to 270 m/Ma, but are commensurate with the rates of erosional retreat of clifflines estimated from K‐Ar and 14C chronologies. This phenomenon may be a significant feature of many slowly eroding landscapes, and prompts revision of models of long‐term geomorphological ev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