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386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45篇
地质学   1131篇
海洋学   18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9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High-frequency (≥2 Hz) Rayleigh wave phase velocities can be inverted to shear (S)-wave velocities for a layered earth model up to 30 m below the ground surface in many settings. Given S-wave velocity (VS), compressional (P)-wave velocity (VP), and Rayleigh wave phase velocities, it is feasible to solve for P-wave quality factor QP and S-wave quality factor QS in a layered earth model by inverting Rayleigh wav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Mode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plausibility of inverting QS from Rayleigh wav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Contributions to the Rayleigh wav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from QP cannot be ignored when Vs/VP reaches 0.45, which is not uncommon in near-surface settings. It is possible to invert QP from Rayleigh wav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in some geological setting, a concept that differs from the common perception that Rayleigh wav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are always far less sensitive to QP than to QS. Sixty-channel surface wave data were acquired in an Arizona desert. For a 10-layer model with a thickness of over 20 m, the data were first inverted to obtain S-wave velocities by the multichannel analysis of surface waves (MASW) method and then quality factors were determined by inverting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相似文献   
83.
以分析递进变形序列为主线,论述了主有限应变和增量应变的内部旋转所组合的应变扇形区的空间展布。结合发育于剪切带中的一个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找矿实际,指出该理论的野外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84.
研究认为金等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核-幔源区,以气态-气液混合态、含矿流体的形式,通过地幔热柱→地幔亚热柱→幔枝构造→有利构造扩容带,迁移到幔枝构造外围的韧脆性剪切带、侵入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各种脉岩与围岩的接触带等有利部位集聚成矿,并构成矿田→矿床→矿体(脉)的有序排列组合,表现出不同的矿床类型。因此,应侧重研究构造成矿控矿作用,以指导新一轮地质找矿和矿产资源评价。文中还举例分析了胶西北焦家断裂与三山岛断裂的交切关系及其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85.
陈蓓  韩波  周成冈  吴金平 《地球科学》2009,34(4):635-640
原子层沉积(ALD) 是下一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首选工艺, 但是Cu籽晶层在阻挡层上的团聚限制了ALD工艺在半导体工业中的应用.目前对Cu在阻挡层TaN表面的团聚机理和行为还缺乏足够的理论认识, 为此利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DFT) 对不同覆盖度下Cu原子在TaN (111) 表面的吸附能和电荷转移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Cu在TaN (111) 表面的吸附强度随着Cu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弱.利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了500K温度下Cu单分子层在TaN (111) 表面的吸附动力学行为, 结果表明, 在这一典型的ALD温度下, Cu层在TaN (111) 表面发生团聚, 与实验中的观察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86.
本文简述了沙柳河南区有色金属矿床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成矿热液及成矿物质的来源与性质的研究,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火山沉积—接触交代改造叠加型,进而探讨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7.
地质标准物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地质物料化学成分标准物质的研究始于七十年代的后期.地矿部西北地质研究所等首先研制了超基性岩和铬铁矿标准物质,继后由物化探研究所和岩矿测试研究所牵头,在区域化探全国扫面的推动下,先后研制了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三个系列标准物质.稍后核工业部、冶金部和化工部也着手研制了相应专业的地质标准物质.八十年代是地质标准物质研制的全盛时期,在这个阶段之后地质标准物质基本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根据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目录[1],在样品数量上冶金类标准物质居第一位,地质类标准物质居第二位,约占四分之一;依发布的标准值项目数计[2],地质类标准物质居于首位,占50%以上.我国地质标准物质与外国相比,在数量、品种类型和系列性方面均占世界领先地位,在定值的元素和定值精度方面亦为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8.
对山西应县木塔采用纳米复合纤维加固的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山西应县木塔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稀世珍宝,如何妥善地保护好这一珍贵的遗产,使之在加固时尽量保持原有的风貌,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根据长期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工作的经验,提出了用纳米复合纤维加固应县木塔的建议,介绍了纳米复合纤维材料的特点,分析讨论了加固时的一些具体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9.
90.
A novel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the rapid dissolution of various ge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related reference sampl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u and the platinum-group elements. The decomposition procedure is based on reaction with the fluoroxidants, liquid bromine trifluoride or molten potassium tetrafluorobromate. Results by this novel procedure are compared with data obtained by traditional methods of sample decomposition, including fire assay, autoclave techniques and an aqua regia leach. The oxidative fluorination procedure with the subsequent conversion of fluorocomplexes into the chloride form was found to be an effective and rapid method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all the precious metals in a range of sample ty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