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136篇
海洋学   6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台风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重大环境灾害问题之一,但由于台风器测年限较短,限制了对台风长期演化机制的研究。沉积记录成为拓展台风记录时间跨度的重要载体,其中台风沉积的有效辨识是重要基础。尽管许多研究试图基于各种指标和方法来重建长时间尺度的台风活动,但目前仍缺少对台风沉积辨识指标与方法有效性的评估。本文以高分辨率的东海内陆架泥质区ZM02孔为载体,采用放射性同位素210Pb和137Cs定年法确定沉积物的年代序列。耦合器测记录和沉积记录,分析器测时期台风强度和频率与台风沉积敏感指标(如砂含量和D90)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期探讨台风沉积辨识指标和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ZM02孔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97 cm/a,其上部4.5~100 cm的沉积年代为1917−2011年。砂含量和D90均可作为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台风沉积辨识的有效指标,阈值法的识别效果最好且稳定性高。砂含量可能是反映浙江海岸台风强度变化的潜在指标,而D90则可能蕴含台风频率信息。这些认识有助于更准确地利用沉积记录去拓展台风记录的时间跨度,也有助于提高从沉积记录解译环境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72.
张燕  代福仲 《探矿工程》2008,35(7):90-93
介绍了地下管线内损伤电视检测系统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其现场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73.
条斑星鲽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组织器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传统的形态学和解剖学方法,对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人工种鱼的外部形态特征及内部组织器官进行了系统的观测和描述。结果表明:比例性状体长为体高的1.67~2.01倍、为头长的3.47~3.90倍;头长为头高的1.07~1.49倍,为吻长的5.11~8.18倍,为眼径的4.60~6.33倍,为眼间距的11.3~14.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51~0.63倍;可数性状背鳍、臀鳍、腹鳍、胸鳍、尾鳍鳍条数分别为75~80、53~56、6、12、19;侧线鳞数88;食道粗短,胃发达且分化明显,肠在腹腔内呈一个盘曲,比肠长(肠长/体长)为0.55~0.64,以上表明条斑星鲽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成熟雌鱼两卵巢形态不对称,其中无眼侧略大;一对"矢耳石"呈椭圆形,薄而透明,对向排列。  相似文献   
74.
由于钓鱼岛隆起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相对缺乏,前人对该区域系统研究较少,关于其构造演化存在许多争议。本文通过重磁资料,结合反射地震剖面解释研究了西湖凹陷东侧的中段钓鱼岛隆起的构造与沉积特征,并进一步完善了其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隆起内部存在多个残余凹陷,残留地层具有“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据此以舟山-国头断裂为界,可以将中段钓鱼岛隆起进一步分为南、北两个亚段。南、北亚段边界处在舟山-国头断裂的延长线上。同时,隆起西部的岩浆岩体分布于平坦剥蚀面T20之下,而东部存在岩浆活动引起的“基底尖峰”,空间重力异常的梯度带恰好与“基底尖峰”的西缘对应,以“基底尖峰”的西缘为界,将中段钓鱼岛隆起大致分成东、西两区,其中西区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发育岩浆岩体的西Ⅰ区和局部残留凹陷的西Ⅱ区。西区由西湖凹陷经构造反转与岩浆活动改造而成,东区保留了古隆起。综合分析推断,中段钓鱼岛隆起是在古隆起的基础上经历多次构造与岩浆活动演化而成。  相似文献   
75.
未来全球变化可能带来极端事件的强度增加、频度提高,加之海面上升加快,给海岸带防灾减灾工作带来更新防护标准的课题。由于台风的器测记录时间较短,需要从其他载体寻找替代指标以延长台风记录的时间跨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估计极端事件的强度一频率关系。陆架泥质区的风暴事件沉积记录和历史文献中的有关灾害记录,是拓展台风记录的两个方向。本文试图通过台风观测记录与沉积记录的耦合,重建百年尺度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风暴事件沉积记录,并与气象灾害记载的台风暴潮成灾事件相印证,以期探讨陆架泥对台风事件的保存潜力,及其可能反映的台风信息(如路径和强度)。2018年在浙江温岭近海采集了2 m长的柱样沉积物(J1),通过多指标(粒径分布、D90、Zr/Fe、Sr/Al、Ca)综合识别出台风沉积事件;采用放射性同位素210Pb定年法确定沉积物的年代序列,将识别的台风沉积记录与器测台风记录通过时间标尺进行耦合分析。结果显示,J1的沉积速率约为1.1 cm/a,年代跨度大约是1836年至2018年;整根柱样共识别出25次台风沉积事件,其中气象观测时期(1950-2018年)有10次台风...  相似文献   
76.
东海内陆架沉积气候信息的端元分析模型反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模型对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取得的30号柱样的高分辨率粒度数据序列进行了反演,分离出3个端元,根据端元的频率分布特征和已有研究结果,认为3个端元可能为现代陆源细颗粒物质(EM1)、现代陆源粗颗粒物质(EM2)和风暴带来的残留沉积区再悬浮物质(EM3),并对本区域的水动力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分离出的端元EM1和EM2的比值EM2/(EM1 EM2)序列可以反映东海沿岸流强度的历史变化,进而反映东亚冬季风强度和中国温度波动的历史。该序列与观测到的近百年来东亚冬季风强度记录、竺可桢的中国温度波动曲线以及葛全胜的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序列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得出的气候指标序列在竺可桢给出的公元600—1100年高温期间的780—920年出现了一个极小值区,为许多作者推测的公元780—920年出现一个短暂的冷期提供了佐证;另外该序列近百年来变化幅度明显,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全新世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有孔虫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是东海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的沉积中心,保存了冰后期海平面上升以来完整的全新世沉积记录,是研究东海古海洋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也是研究全新世古气候、古环境变迁的绝佳材料。选取了位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中部的MZ02孔长岩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物中有孔虫进行属种鉴定分析,并结合岩心沉积物的岩性特征和AMS14C测年数据,主要依据底栖有孔虫组合,恢复了研究区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研究表明,全新世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沉积环境呈现阶段性演化特征,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的演化:阶段I (10.8~10.5 cal.kaBP)为滨岸沉积环境;阶段Ⅱ (10.5~8.3 cal.kaBP)随海面快速上升沉积环境由内陆架滨岸向中-内陆架过渡;阶段Ⅲ (8.3~5.2 cal.kaBP)为台湾暖流十分靠近的中-内陆架沉积环境;阶段IV (5.2~0 cal.kaBP)为沿岸流较强的内陆架沉积环境。暖水种丰度在8.4 cal.kaBP出现高值,推测为台湾暖流形成之时。约4.0 cal.kaBP以来表生种丰度呈现高值和底栖有孔虫18O变轻,推测与沿岸流增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8.
On average, traveltimes of PKPDF for equatorial ray paths through the quasieastern hemisphere of the inner core are around 0.5 s faster than equivalent ray paths through its quasiwestern hemisphere. In these observations, the eastern hemisphere is sampled primarily by westward and the western hemisphere by eastwardpropagating waves. Noting that westward propagation is faster than eastward propagation inside a rotating earth, I estimate the expected traveltime difference from Coriolis splitting of the displacement eigenfunctions of the PKPDF equivalent modes. It turns out that Coriolis effects are too small to give rise to residuals of the required magnitude. Thus, the observations must be primarily due to velocity heterogeneities.  相似文献   
79.
80.
The attenuation factor QP at the top of the inner core i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amplitude spectral ratio of PKPdf and PKPbc phases observed at African stations (BGCA mostly), from strong deep earthquakes in the Pacific Ocean area. The maximum depth of penetration of the PKPdf phase into the inner core (IC) is roughly 377 km, and the sampled region of IC is centered beneath the Southern Indian Ocean. The derived mean value of QP is 249 ± 31 (95% confidence level) in the frequency range 0.2–2 Hz, where no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attenuation has been reliably observed. By using Student’s t-test, we show that the valu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a probability greater than 95%) from other mean values of Q derived by using the same method, for both the western (180 °W to 40 °E) and eastern (40 °E to 180 °E) hemispheres of the IC. The decrease of Q with the radius of the turning point (denoted by rTP), according to QP = 840 − 0.62 rTP, has a moderate statistical support (the R-squared value is 38%). A slightly increase of Q as a function of the angle of the PKPdf path within the inner core with respect to the Earth’s spin axis is observed, in agreement with various investigations performed in the time domain. However, the value of the anisotropy, if any, is suggested to be around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