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9篇
  免费   522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测绘学   1045篇
大气科学   280篇
地球物理   785篇
地质学   1392篇
海洋学   1098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474篇
自然地理   85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31.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assessing the regional impacts of climate and socio-economic change on groundwater recharge is described from East Anglia, UK. Many factors affect future groundwater recharge including changed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regimes, coastal flooding, urbanization, woodland establishment, and changes in cropping and rotations.Important sources of uncertainty and shortcomings in recharge estim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e light of the results. The uncertainty in, and importance of, socio-economic scenarios in exploring the consequences of unknown future changes are highlighted. Changes to soil properties are occurring over a range of time scales, such that the soils of the future may not have the same infiltration properties as existing soils. Th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involved in assuming unchanging soil properties are described.To focus on the direct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is to neglect the potentially important role of policy, societal values and economic processes in shaping the landscape above aquifers. If the likely consequences of future changes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resulting from both climate and socio-economic change, are to be assessed, hydrogeologists must increasingly work with researchers from other disciplines, such as socio-economists, agricultural modellers and soil scientists.
I. P. HolmanEmail: Phone: +44-(0)1525-863000Fax: +44-(0)1525-863344
  相似文献   
632.
基于广义3S技术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系统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我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处于比较粗放的水平,将现代测绘科学与林业相结合,构建基于广义3S技术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33.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信息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矿产规划管理信息的逐渐增多和矿政管理部门的需求不断提高,本文根据规划管理的业务需求以及第二轮的矿产资源规划标准,建立了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Oracle 10g建立矿产资源规划信息数据库,并通过ArcGIS Engine构建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信息的整合与共享,为矿产规划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34.
土地管理是国家为维护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所采取的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的综合措施。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如何科学地利用和有效地管理对可持续发展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概述了土地管理中的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土地评价、土地整理等的应用现状,并结合3S技术的发展探讨了其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635.
摘要江苏省劳动保障网格化维护系统是以为网格化管理为指导,通过“3S”(GIS、GPS、RS)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等先进技术为支撑,实现基础地理数据编辑与维护、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与维护、企事业单位标注模块的开发与应用,全面实现江苏省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数据的信息化维护与管理。以创新监管方式为手段,为江苏省劳动保障网格化监察工作提供信息化决策依据,促进劳动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636.
丁瑶 《地理空间信息》2012,(1):76-78,81,3
以淮南市在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规划中对规划区的生态价值评价为例,探讨了运用GIS技术和多源信息复合原理对规划区进行生态要素单因子评价和生态价值综合评价,选取评价因子包括地形因子、生态基质因子、植被因子及水环境保护因子。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技术,建立与评价相关的基于GIS的基础数据平台,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规划区的生态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对规划区各类生态因子的评价,深入了解规划区内生态价值的特征与空间分布,提取重要生态节点;为挖掘规划区生态建设潜力,实施生态治理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37.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综合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社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介绍了依托GIS技术建设的社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在社会综合管理中的应用;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实例,说明了社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对解决社会综合管理过程中隐患事件整治率低、资源重复投资浪费、管理资源分配不合理、面向公众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8.
在综合运用RS、GIS和构建三维地理信息的平台基础上,利用多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及地形数据等海量数据生成三维地形数据,并实现了快速浏览。整合引接民航各专业数据,将三维空间数据,飞行航路航线、管制雷达、机场、气象、通信导航、空域等数据,管理信息,业务流程等多业务平台、多管理系统结合起来,设计、构建了新疆民航空中运行管理系统,为民航空中交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639.
城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质灾害多发,严重威胁到山地城市安全.城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应急部门对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决策部门对信息的高效管理.因此,设计具有完善的数据共享模式,并具备良好服务架构的信息平台是科学应急管理的必要手段.本文研究了城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平台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地理网络和元数据管理的数据共享模式;建立了基于SOA的平台架构,并描述了分布式环境下的平台配置结构.通过引入先进的软件技术和GIS技术,可以为城市地质灾害救援指挥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术支撑,最终实现减轻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640.
电子党务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党务管理信息化、规划化的有效途径,能够辅助完成党务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本文在分析当前党务信息管理的前提下,给出了建设党务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框架设计及具体功能设计方案,为党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