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93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冀东油田G104-5区块浅层油藏储层胶结疏松,边底水活跃,随着采液速度的提高,边水沿高渗透带突进,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油藏的复杂性给调剖调驱工艺带来一定难度。针对冀东油田地质和开发情况,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在大量室内物模的基础上筛选研制了一种适合冀东油田浅层油藏调驱的交联聚合物体系并应用到现场,取得了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两年来累计增油4.4×104t,有效地控制了该区块边水推进速度,改善了开发效果,为冀东油田夺油上产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为其它浅层油藏区块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技术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2.
为利用膨润土的层间活性有效提高其吸附性能,用各种方法合成金属钛的聚合体,并引入膨润土层间进行改性,研究了合成方法、条件等对膨润土结构、性能的影响,并以红色染料模拟有机废水探讨其吸附性。结果表明,聚合体的合成方法、浓度及介质的pH等条件对改性膨润土的结构和性能均有影响。用Ti在层间水解生成聚合体的合成方法能够有效地改性膨润土、增大层间距、提高其吸附性。  相似文献   
53.
通过分析油田聚合物驱产出水处理后聚合物的分子特性以及各组分变化,认为含聚合物污水对油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污水中聚合物的含量。由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证明,聚合物浓度不同的污水对具不同渗透率油层的适应性是不同的。建议对不同类型油层的注入水选择适合的聚合物浓度。这一研究成果对聚合物驱后的污水利用以及研究注入油层的水质标准具有可参考的意义。  相似文献   
54.
多功能高分子固沙剂流动沙丘固定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选择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绿洲外缘与沙漠交接地带,应用多功能高分子固沙剂进行流动沙丘固定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试验区斜坡下部,除草试验区比对照区结皮厚度增大81.25%,未除草试验区结皮比对照厚度增加32.25%,固沙结皮区比无结皮区抗风蚀,至今固沙结皮依然存在;未除草有结皮时固沙试验区0~80cm各层平均含水率均比对照区高,其中土层平均含水率比对照区高76.27%。实验证明施用试剂不仅固沙效果非常明显,而且在不除草时对土壤水分有很好的保持效果。  相似文献   
55.
聚合膜电解浓集法测量低水平氚环境水样的氚比活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氚同位素电解浓集技术和测量仪器的发展,对低水平的氚比活度可以进行准确测量,但由于现行的氚处理方法的差异,导致氚比活度测定的不确定性增加。本文采用现行的两种氚比活度测量方法碱式电解浓集法和聚合膜电解浓集法测量低水平环境水样的氚比活度,并将结果进行比对。针对聚合膜电解法,通过使用优化结构的装置提高可靠性;对于使用国家标准方法计算出现较大误差的情况下,在氚水回收率的计算数据处理方面提出了死体积的概念,改善了聚合膜电解法测量低水平氚样品的稳定性,使氚比活度的计算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56.
注聚区油井砾石分级充填防砂工艺技术是针对胜利油田注聚区见聚油井产出液黏度增大、携砂能力增强,提液引效措施加剧油井出砂使油井防砂有效期变短等问题进行研究的。该技术是在注聚区油井充填防砂时改变过去采用单一粒径砾石进行充填防砂的做法,将不同粒径砾石按不同比例分级充填到近井、炮眼附近和筛套环空,同时在中粒度粒径的砾石中加入经过表面处理的短切纤维,提高了砾石充填挡砂屏障的挡砂强度,实现了挡砂屏障的“挡砂、稳砂、排砂”的功能。截止到2010年4月底,该技术现场累计推广应用32井次,分级充填后注聚区油井液量由27.2m3提高到40.43m3,油量由1.01m3提高到3.89m3,增幅分别达40%和80%,最长防砂有效期已达到400d。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较好地解决了注聚区油井提液引效使防砂有效果变短和油井近井堵塞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In this study, a generalized contaminant retardation factor applicable to a multiphase system where various types of colloids exist simultaneously with contaminants is derived and incorporated into an equilibrium model which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experimental data for which phenanthrene was used as hydrophobic organic contaminants an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or bacteria as mobile carriers. Based on the parameter values for the experimental data regarding the association of phenanthrene with solid matrix, DOM and various bacterial isolates,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transport behaviour of hydrophobic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various types of the multiphase system. Numerical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extent of contaminant transport enhancement depends on the adsorption affinity of the colloid, its concentration and its mobility, and that the importance of a third phase to contaminant transport needs to be evaluated carefully with respect to the relevance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pplied to realistic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8.
通常聚合物驱的最终采收率在50%左右,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具有相当的开采潜力。以大庆长垣北部多段多韵律聚驱主力油藏为例,采用化学驱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系统研究并总结了典型油藏聚驱后平面及纵向剩余油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聚驱后油藏剩余油的分布系统可划分为2大成因、3大区域和7个部位。其中:存在受地质因素制约的剩余油,如废弃河道中部、砂体尖灭区、相对孤立的薄差砂体;也有开发因素控制的剩余油,如厚油层顶部剩余油、注采不完善部位、注入井间与生产井附近以及聚驱后高渗层内的残余油。聚合物驱后油藏剩余油主要富集于3大区域内,究其原因则主要源于水驱和后续聚驱波及程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59.
油层注入聚合物溶液后,电阻率测井响应发生与水驱不同的变化特征,严重影响水淹层测井评价的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聚合物溶液的导电性质,其次按照聚合物驱油层不同施工流程开展岩电实验研究,分析不同驱替阶段的岩石电阻率的变化特征。并对比分析聚合物驱与水驱油层电阻率测井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聚合物驱替饱含油岩心过程,岩心电阻率随饱和度变化呈现"w"型或"S"型和单调下降的形态;清水聚合物驱油层电阻率测井响应呈现弱、未水淹的特征;污水聚合物驱油层电阻率测井响应呈现与污水水驱相似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0.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seismic retrofitting of the sidewalls of cut‐and‐cover tunnels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Thus, a new method of seismic retrofitting for cut‐and‐cover tunnels, called the ‘polymer isolation method’, is developed here. In this method, thin walls made of polymer materials, called ‘isolation walls’, are inserted between the ground and the sidewalls of a tunnel. We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reducing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unnels by using some numerical simul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depends on the thickness of the soil cover over the tunnel and the ratio of the stiffness between the soil and the structure. Furthermore, a simple chart is proposed for convenience to represent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olymer isolation method to the design of seismic retrofits for cut‐and‐cover tunnels. Although this particular chart has been obtained through a limited case, some other typical cases in which the chart can also be implemented for special conditions are addressed, and the applicability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chart are suggested for possible conditions of the ground and of tunnel structure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