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193篇
地质学   392篇
海洋学   124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79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01.
DMSP/OLS数据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主要包括稳定灯光数据、辐射标定夜间灯光强度数据、非辐射标定夜间灯光强度数据3种产品。该数据产品具有获取容易、能够探测低强度灯光、不受光线阴影影响、方便为城市化强度及其时空分异分析提供条件等优点。目前,关于DMSP/OLS数据的研究成果已有很多,主要集中于城市发展研究、人类活动及效应研究、生态...  相似文献   
70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干旱区植被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植被生产力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何定量的评估中国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一带一路”生态建设以及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新疆为研究区,以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2001—2016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恢复和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 从2001—2016年,植被NPP有明显变化趋势的面积占植被覆盖区总面积的34.02%,其中30.58%的面积呈现恢复趋势,3.44%的面积呈现退化趋势,NPP平均每年增加634 Gg C·a-1(Gg=109 g)。(2) 由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引起植被恢复的面积占植被NPP变化总面积的42.03%和30.58%;在上述两个区域,NPP平均每年增加量分别为319 Gg C·a-1和59 Gg C·a-1。由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引起植被退化的面积占NPP变化总面积的57.63%和19.45%;其中,在上述两个退化区域,NPP平均每年分别减少68 Gg C·a-1和7 Gg C·a-1。(3) 不同植被类型中,人类活动对农作物、荒漠、草地、高山植被的恢复作用大于退化作用,对森林、灌丛、沼泽的退化作用大于恢复作用;气候变化对沼泽的退化作用大于恢复作用,对其他6种植被类型的恢复作用大于退化作用。总体上,人类活动是影响新疆植被恢复和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03.
王敏  林铭亮  朱竑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7):1182-1195
“神经转向”是在后现代语境下提出的,运用神经机制诠释人的心智与空间的关系,超越“社会文化”与“生物神经”的边界,强调情感、身体、“非理性”等的主体特征,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同时,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空间传统”有益于对批判神经科学关于“心智—大脑—环境”的理解产生知识溢出,实现学科交叉的良性循环。论文梳理了国内外涉及神经科学理论与方法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基于具身认知和非表征理论分析人文地理学中“神经转向”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围绕空间感知、情感认知、行为实践等主题进行介绍。另外,神经科学技术手段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大脑成像、眼动追踪技术已经在地理学科中得到应用,呈现可期的未来愿景。最后,论文提出“神经转向”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路径的启示。  相似文献   
704.
雷杨娜  张侠  赵晓萌 《干旱区地理》2020,43(6):1417-1425
根据陕西省 94 个气象观测站 1971—2018 年逐日气象资料,对人体舒适度指数(ICHB)时空分 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权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近 48 a 省 ICHB 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线性趋势达到 0.07?a-1,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年际变化与全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四季 ICHB 变化均 呈上升趋势,其中春季上升趋势最为显著,冬季次之,秋季最低,四季ICHB 在 2000 年以来增幅减缓。 各区四季 ICHB年际变化与全省趋势一致,各区ICHB 夏季差异最小,冬季最大。ICHB 月变化呈单峰型,1 月最低,7 月最高。(2)陕西各地 ICHB介于 26~52 之间,体感属于冷、凉和凉爽等级。ICHB 空间分布差 异显著,陕南地区最高,其次是关中,陕北地区最低。四季 ICHB 分布特征与全年分布特征相似,均呈 现自北向南逐步升高的趋势。(3)R/S 分析预测未来气温将升高,风速则呈减少趋势,ICHB 将继续升 高,四季气候舒适性将发生改变。(4)温度(湿度、风速)与 ICHB 存在显著的正(负)相关关系,温度和 风速是影响陕西省ICHB的最主要因子,且二者影响程度基本相当,湿度主要通过温度影响 ICHB。3 个 地区温度的正影响和风速的负影响均较大,关中地区 3 个要素之间互相影响较大;陕北和陕南地区 各要素之间互相影响较小,对 ICHB的直接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05.
从人地系统脆弱性视角着眼,基于 65 个样本点,451 份入户调查问卷,65 份村庄专题问卷, 运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等方法探索了佳县 1980—2017 年微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时空分异 过程。结论表明(: 1)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均值已由 0.66 下降至 0.45,空间差异度由 3.99%大 幅扩大至 15.31%,呈现由空间重度脆弱的均衡状态分化至中低脆弱为主体,24.62%的村庄仍处于 高脆弱状态的格局。(2)居住、自然、社会子系统脆弱性显著减轻,均值分别下降至 0.38、0.42、0.47, 居住子系统仅余 1.54%的高脆弱村庄。支撑、人类系统脆弱性均值保持或上升至 0.54 以上的高位, 高脆弱村庄比重均超过 2 / 3。(3)居住、自然、社会子系统由高脆弱样本村全局覆盖演化至低脆弱 样本村广泛分布,而人类系统呈现由低中脆弱样本村相间分布演化至高度脆弱样本村全局覆盖的时 空格局。支撑系统空间格局动荡,低脆弱等级仅集中分布于交通干线沿线、行政中心驻地样本村。  相似文献   
706.
沉积物中的炭屑在探讨火(灾)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植被和人类活动关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孢粉学提取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的湖泊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微体炭屑的分析工作,用以探讨其空间分布及其与区域植被和现代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炭屑浓度均呈现出自西向东升高的趋势,与区域植被覆盖度自西向东增加的趋势一致。其中,小粒径的炭屑以近圆形占多数,表明区域性火事件中燃烧的木本植被占主导地位;粒径较大的长条形炭屑在盆地东部区域占优势,表明地方性火事件向东增加,草本植物燃烧逐渐增多,与自西向东草本植物的增多相吻合,且燃烧由区域向近源转换。此外,该地区人口数量也有自西向东增加的趋势,推测人类生产生活用火对炭屑浓度有很大的贡献量,与大颗粒炭屑浓度向东升高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层沉积物炭屑的空间变化特征不仅很好地反映了相应地区的火的信息,还对区域植被和人类活动等要素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07.
李晶  王海星 《世界地理研究》2020,29(6):1294-1303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基于多维视角提出人类发展指数来综合评判地区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但该指标体系并未涉及生态环境方面的考量,因而在衡量人类发展方面存在局限性。本文利用生态投入指数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维度修正人类发展指数,构建生态敏感的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指数。结合Geoda和ArcGis软件,运用空间探索技术对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标准差椭圆探讨中国区域人类发展的空间演变趋势。研究表明,中国区域人类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集聚分布;区域人类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一定的空间锁定和路径依赖性;在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整体呈现非均衡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08.
耦合魔方——一个分析人地系统耦合机理的多维框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in the Anthropocene is central to the quest for both human wellbeing and global sustainability.However,the time-space compression,long range interactions,and reconstruction of socio-economic structures at the global scale all pose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analytical frameworks of human-nature systems.In this paper,we extend the connotation of coupled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CHANS)and their four dimensions—space,time,appearance,and organization,and propose a novel framework:“Coupled Human and Natural Cube”(CHNC)to explain the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human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Our proposition is inspired by theories based on the human-earth areal system,telecoupling framework,planetary urbanization,and perspectives from complexity science.W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 the concept,connotation,evolution rules,and analytical dimensions of the CHNC.Notably there exist various“coupling lines”in the CHNC,connecting different systems and elements at multiple scales and forming a large,nested,interconnected,organic system.The rotation of the CHNC represents spatiotemporal nonlinear fluctuations in CHANS in different regions.As a system continually exchanges energy with the environment,a critical phase transition occurs when fluctuations reach a certain threshold,leading to emergent behavior of the system.The CHNC has four dimensions—pericoupling and telecoupling,syncoupling and lagcoupling,apparent coupling and hidden coupling,and intra-organization coupling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coupling.We mainly focus on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research methods,and typical cases of telecoupling,lagcoupling,hidden coupling,and inter-organizational coupling,and put forward a human-nature coupling matrix to integrate multiple dimensions.In summary,the CHNC provides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paradigm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and coupling mechanism of the human-nature system,which expands the analytical dimension of CHANS.The CHNC also provides a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formulating regional,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ies for human wellbeing.  相似文献   
709.
中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评价与建设献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茂林 《地理科学》2007,27(6):859-864
笔者选取国内流行的几本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地图使用等方面进行较详细的评述,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以往的研究及美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长处,提出新世纪中国此类教材建设的总体构想和若干具体编写建议。  相似文献   
710.
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36  
张文忠 《地理科学》2007,27(1):17-23
“宜居城市”已经引起了政府、媒体和学者极大的关注,但主要集中在概念层面上,关于“宜居城市”的倡导或研究不应停留概念的炒作上,应该明确其内涵、量化其评价指标、确定其建设的方向和步骤等。立足于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凸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就城市内部居住环境的评价内容、指标体系设计和评价方法等进行探讨。重点对构成居住环境评价的5大指标体系,安全性、环境的健康性、生活的便利性、出行的便捷度、居住的舒适度等具体评价内容、数据获取和方法选择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