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3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351篇
测绘学   804篇
大气科学   413篇
地球物理   179篇
地质学   255篇
海洋学   57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7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许吟隆  陈长和 《气象学报》1993,51(4):465-47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湍流扩散统计理论的利用声雷达回波图估算大气扩散参数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仅需要从声雷达回波图上读出边界层结构的信息并取得常规地面测风资料,即可利用参数化公式进行计算,不需进行Pasquill稳定度分类。 所应用的参数化公式用外场观测资料进行了检验,表明公式计算结果与观测值比较符合。这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扩散参数也与P-G扩散曲线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22.
基于云南探空仪换型平行观测期间各标准等压面上的温度和位势高度观测数据以及对应的ECMWF模式预报场数据,利用偏差、标准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等对新、旧探空仪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新、旧探空仪观测数据一致性较好,在100 hPa以下两者温度绝对偏差小于1.0℃,位势高度绝对偏差小于30 gpm,100 hPa以上温度和位势高度最大绝对偏差分别为3.9℃和151.0 gpm。除高层个别等压面外,新、旧探空仪观测数据离散性基本一致或新探空仪离散性相对较小。新探空仪观测数据与模式数据更为一致,在中高层表现更为明显;相对于模式数据,新、旧探空仪温度偏差分别集中在±0.7℃、±0.9℃左右,最大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0℃、4.5℃,平均相关系数分别约为0.78、0.73;新、旧探空仪位势高度最大偏差分别为28.5 gpm、130.9 gpm,最大均方根误差分别为87.6 gpm、136.9 gpm,平均相关系数分别约为0.86、0.78。  相似文献   
823.
2019年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大气环流特征为:北半球的极涡呈偶极型分布,中高纬呈3波型分布,西风带槽脊较常年明显偏弱。位势高度距平场显示,东亚中纬度地区处于正距平区,东亚大槽强度弱,冷空气强度较常年同期偏弱,大风过程显著偏少,我国近海共出现7次明显的8级以上大风过程,冷空气和温带气旋共同影响的大风过程有2次,冷空气与热带气旋共同影响的大风过程有2次。浪高在2 m 以上的海浪过程有10次。近海出现大范围的海雾过程12次,海雾区域主要出现在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和中部海域、琼州海峡及北部湾,出雾时段多集中于夜间至早晨。海面温度随时间逐渐降低,其从北到南的温度差在冬季由22 ℃加大到27 ℃。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1个台风生成。  相似文献   
824.
区域气候模式对我国中、东部夏季气候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ICTP,2004年)对1994、1997、1998年我国夏季(6~8月)气候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积云对流方案对降水场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较真实地描述出我国夏季温度场的主要高、低温中心及月际变化,但模拟的气温场偏低;选择不同的积云对流方案对降水的模拟结果影响很大,采用Grell积云对流方案模拟出的我国夏季降水场最接近观测场,较好地模拟出我国东部地区夏季主要雨带的大致位置及变化,但雨带的位置偏南、中心降水量值偏大;500 hPa位势高度场的模拟结果和实际观测场较为一致,但西风带的位置偏南,相应地副热带高压588位势什米线位置较观测场向东南偏移。  相似文献   
825.
基于总臭氧测绘光谱计TOMS和太阳向后紫外线散射仪SBUV结合得到的30年(1979-2008年)全球月平均臭氧总量资料,首先分析了近30年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上空臭氧总量的下降趋势,然后讨论了高原动力抬升作用对臭氧总量的影响,最后探讨了高原臭氧总量亏损与高原对流层顶高度的联系。结果表明,高原臭氧总量及其下降趋势均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差异,与同纬度非高原区相比,高原地区各月的臭氧总量均偏低,特别是在3-9月臭氧亏损严重;近30年高原地区臭氧总量在各季节均呈现出下降趋势,除了秋季外,其下降幅度均超过同纬度其他地区;春、夏季高原动力抬升有利于对流层低浓度的臭氧含量向平流层输送,从而导致高原臭氧总量的减少。近30年春、夏季高原臭氧总量亏损与夏季高原第二对流层顶高度的抬升存在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26.
Summary  A tensile fracture of about 1 m in length was created by indenting wedges in a block of granite, and the heights of the two fracture surfaces were measured using a large, non-contact surface profile measurement system with a laser profilometer to determine the aperture distribution of the fracture. Based on the measured data, th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sperity heights, the initial aperture (the aperture when the surfaces are in contact at a single point), and the size effect on the statistical properti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y of the fracture surface and the spatial frequency shows linearity on a log–log plot and thus the fracture surfaces can be assumed to be fractal object. On the other hand, the power spectral of the initial aperture becomes almost constant for wavelengths greater than about 100 mm. Thus, the matedness between the two surfaces of a fracture of 1 m monotonously increases with wavelength.
2.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initial aperture increases with fracture size until the fracture size is about 200 mm, beyond which the standard deviation is almost independent of the fracture size. On the other hand, the mean initial aperture still increases when the fracture size exceeds 200 mm, since the initial aperture depends on the minimum value of the aperture, which decreases with the number of data points.
Authors’ address: Dr. Kiyotoshi Sakaguchi, Graduate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Tohoku University, 6-6-20 Aramaki-Aza-Aoba, Aoba-ku, Sendai 980-8579, Japan  相似文献   
827.
鸳鸯湖矿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煤田,该次GPS作业利用3个三等三角点作为起算数据,2个四等三角点作为检核数据,进行网平差及高程拟合。外业数据质量检验结果表明其重复基线及同、异步环闭合差均小于限差,符合规范要求。内业数据处理采用广播星历网基线处理,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基线分量改正绝对值均小于限差值。6个水准点的网平差高程拟合结果证实GPS高程精度优于三角高程。测量成果经宁夏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站检查,成果精度达到《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的有关精度要求。说明鸳鸯湖矿区清水营井田GPS控制网的成果可靠。  相似文献   
828.
平面应变状态下岩石剪切带网络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了围压、端面约束、试件高度及界面特性对剪切带网络形成的影响。首先对影响剪切带网络形成的因素(包括试件高度、围压及温度、试件端部轴向应变大小的计算方法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之后采用FLAC 3D对平面剪切带网络进行了数值模拟,其中摩擦角及内聚力为应变软化。探讨了倾向于出现剪切带网络的若干条件。若端面缚束较强且存在一定的侧压力,试件中部出现多重剪切带。若端面缚束较弱,试件端部易于形成剪切带网络,且随试件高度的增加剪切带条数增加。界面法向和切向刚度越大,剪切带穿越断层并按其固有方向延伸能力越强,剪切带网络格局越明显。获得的数值结果可在实验中找到佐证,并且可以用来解释地震中的一些剪切应变局部化现象。  相似文献   
829.
刘家祥 《安徽地质》2014,(2):152-154
目前地表移动观测站仍然是矿山在采动影响下研究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的有效技术手段。测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地表移动观测站提供了各种先进的技术方法。本文介绍了地表移动观测站采集监测信息过程中,采用电磁波测高方法代替几何水准测量获取监测点高程信息的方法。通过实际观测试验与精度分析,此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精度是允许的,大大简化了测量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30.
地震作用下加筋土坡临界高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永亮  李新星 《岩土力学》2008,29(Z1):394-398
以塑性极限分析理论为基础,假定破裂面为对数螺旋面,考虑加筋机理和地震力的作用,提出了加筋土坡临界高度的计算模型。应用该计算模型,不仅能考虑地震力的作用,而且能考虑不同的加筋机理对临界高度的影响。通过与前人静力试验结果的对比发现,基于复合加筋机理得到的临界高度比基于单一加筋机理得到的临界高度要偏大,且更接近于实测值,表明了该理论及其求解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对地震作用下加筋边坡的临界高度分析表明,地震力作用下摩擦加筋机理对临界高度基本没有影响,主要是准粘聚力机理在起作用。该方法可对加筋边坡临界高度的设计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