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253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144篇
地质学   274篇
海洋学   34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活性氧对3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荣  唐学玺  李永祺  王悠 《海洋学报》2001,23(1):94-101
以Fe2+/Vc为活性氧诱生系统,对活性氧作用下3种海洋微藻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活性氧可以促进3种海洋微藻的生长,使藻细胞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升高,同时刺激细胞的SOD活性使其略有上升,加入抗氧化剂可以抑制其促进作用;高浓度的活性氧能抑制3种海洋微藻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脂质过氧化程度过量增高,抑制细胞的SOD活性,抗氧化剂可以缓解其对藻细胞的毒性作用.不同种类的微藻对活性氧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92.
This study had the objective of quantifying the variability in abundance, cell volume, morphology and C content of a natural bacterioplankton community in a coastal zone of the North Adriatic Sea during two periods (February and June) of two consequent years (1996 and 1997). We used epifluorescence microscopy with Acridine Orange staining procedures and a microphotographic technique. Low variability in bacterial abundance (range 0.3–3.1 × 105 cells ml?1) occurred between summer and winter periods. Conversely, the cell volume and the calculated carbon content changed greatly with warm and cold periods (ranges: 0.015–0.303 μm3 and 5.83–42.17 fg C cell?1, respectively). Elongated bacteria were dominant while coccoid cells prevailed only in February 1997. Biomass showed high variability (range 0.12–10.21 μg C l?1) whilst the abundance did not show noticeable differences among the sampling periods. As a consequence, quantification of bacterial biomass based solely on cell abundance must be considered with caution because the true biomass could depend on variability in cell volumes and morphotypes.  相似文献   
993.
PCNA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useful marker for the estimation of growth rates of marine phytoplankton at the species level. Since dinoflagellates are noted for having many prokaryotic features in that they are the only eukaryotes to have permanently condensed chromosomes as well as lacking histones and a nucleosome, the sensitivity to UVB radiation and the validity of PCNA as a maker of growth rate in dinoflagellate need to be evaluated.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 was investigated to valuate the UVB sensitivity in relation to cellular and molecular aspects of PCNA as a growth indicator.The effects of UVB radiation on PCNA were studied using the methods of western blots technology and whole-cell immunoflurescence with one mono-antibody. UVB changed the cell morphology, halted the growth and increased the cell size, even caused cell death to a certain extent after treatment with UVB radiation in P. donghaiens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reating the algal cultures in exponential phases with UVB radiation for 24 h caused chromatin release and increases in protein levels of PCNA.  相似文献   
994.
BMPCA的衍生季铵盐(Ⅱ)──BMPCA同三正辛胺、六亚甲基四胺和三乙醇胺的反应及产物结构鉴定彭启强,徐焕志,夏宗凤,向华,孙玉善(海洋化学系)考虑到某些季铵盐化合物的杀菌性能和环境安全性都较优良,以及BMPCA-N-(4-溴-2-甲基苯基)-2-...  相似文献   
995.
1α,2 5-双羟维生素 D3 [1 α,2 5(OH) 2 D3 ]作用于靶细胞后产生 2种不同的信号传导系统 :基因效应和非基因效应。前者是指 1α,2 5(OH) 2 D3 与维生素 D核受体 (n VDR)结合 ,n VDR再与视黄酸 X受体 (RXR)发生异二聚化反应 ,在转录因子 (TF)的作用下 ,促使靶基因转录。后者是指 1 α,2 5(OH) 2 D3 与维生素 D膜受体 (m VDR)结合 ,随之引发一系列信号传导 ,促使细胞膜上的 Ca2 -通道迅速打开。探讨 1α,2 5(OH) 2 D3 的作用机制有利于开发治疗维生素 D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新药。本文就目前有关 1 α,2 5(OH) 2 D3 作用于靶细胞的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6.
日本沼虾鳃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日本沼虾鳃的 3种细胞的超微结构。鳃丝角质层下的上皮细胞层比较薄 ,其近角质层侧细胞膜具有微绒毛。位于鳃丝中隔表面的上皮细胞 ,为假复层状结构 ,含有大量的糖原颗粒和线粒体。颗粒细胞内充满了丰富的高尔基体、粗面内质网及大型的球状分泌颗粒。其颗粒内含有絮状物质或斑纹状物质。肾原细胞主要分布于鳃轴内血管腔的表面 ,其细胞膜内陷形成许多足突及过滤孔 ,细胞质中充满了各种大小的泡、包被泡和管道  相似文献   
997.
周韬  刘广发  黄瑞芳  陈昱 《台湾海峡》2006,25(4):498-502
采用紫外线辐射的方法对巴氏杜氏藻(Dunaliella bardawil)进行诱变.经过低温(5±1℃)筛选,得到一耐低温的突变株,命名为Dunaliella bardawilvar.L-5 Zhou&Liu(简称L-5).研究表明,在5±1℃光照培养箱中光强1 100 lx培养57 d,L-5仍继续处于对数生长期,而对照组早已进入生长平衡期,此时L-5藻细胞密度为对照的2.59倍.蛋白质SDS-PAGE电泳表明,在大约36和158 kDa处L-5比对照各多出一条新的蛋白带,同时在大约27和29 kDa处L-5出现比对照高得多的两条蛋白表达带.RAPD分析表明两者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68.由此作者初步认为L-5确为一耐低温的杜氏藻突变株.  相似文献   
998.
以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试验材料,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常温下(16℃)和0℃低温下鳃、外套膜、性腺(包括2个取样部位)的DNA相对含量并分析各组织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16℃)牡蛎不同组织DNA相对含量的顺序依次为性腺取样部位2>外套膜>鳃>性腺取样部位1,性腺取样部位1的DNA含量低于前三者(P<0.05);在0℃低温处理后,牡蛎各组织的DNA含量有所下降,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鳃组织的DNA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外套膜的DNA含量显著减少(P<0.01),性腺组织的显著增加(P<0.01);常温下牡蛎各组织细胞停留在G1期时相的比率依次为性腺取样部位2>鳃>外套膜>性腺取样部位1;在0℃低温处理下,鳃与外套膜之间停留在G1期比率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组织间G1期比率差异均极显著(P<0.01),对于同一部位,随着0℃持续时间不同,鳃、性腺取样部位2处于G1期时相比率的变化不显著(P>0.05),外套膜和性腺部位1的变化显著;与常温下相比,0℃处理性腺取样部位1,2后,二者停留在G1期时相的比率均显著增加(P<0.01).  相似文献   
999.
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秀丽白虾精子发生过程中早期生精细胞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精原细胞可分为原始型和发育型两种。原始型精原细胞体积较小,形状不规则,整个细胞呈现极高的电子密度,胞质中线粒体多。早期发育型精原细胞度过非繁殖期后开始生长,内质网、线粒体增多。初级精母细胞胞质中细胞器结构典型,数量达到最多。次级精母细胞期,线粒体开始解体并相互融合;高尔基体、内质网形态不典型,胞质中充满了不规则的囊泡。  相似文献   
1000.
首次应用膜片钳技术 ,通过监测细胞膜电容变化的方法实时测定去极化电刺激诱导的单个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内分泌细胞释放甲壳动物高糖激素 (CHH)的胞吐分泌活动。结果表明 ,膜电容检测法适用于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内分泌细胞胞吐分泌活动的监测 ,在细胞的分泌过程中清晰地记录到膜电容的增加。膜电容的增加与去极化时间相关。去极化2 0ms,细胞的膜电容开始增加 ;2 2 0ms的去极化诱导细胞分泌CHH达到饱和 ,膜电容增加约(5 2 1± 3 6 )fF(n =5 )。不同幅值去极化电压诱导细胞分泌活动监测结果表明 ,只有当去极化电压超过钙离子通道激活阈值才会引起细胞膜电容的增加。这一结果提示中华绒螯蟹眼柄神经肽类激素为细胞外钙离子依赖性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