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304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96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7 毫秒
561.
562.
陈书平  柳钧译  勾琪玮  袁浩伟 《地质论评》2022,68(2):2022030016-2022030016
走滑构造是地壳上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构造之一,尽管经历了长期研究历史,但在其某些特征方面还存在着不确定认识。笔者等基于力学和脆性破裂理论以及安德森断层模式,分析了走滑构造的成因类型及相关构造的几何学特点。在总结走滑构造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说明了沉积盆地中大型走滑构造是基底先存断层或薄弱面复活形成,局部有新生型的,提出了准摩擦滑动的概念。明确了直扭、压扭和张扭的含义,并将亚简单剪切应用于分析断层活动。细化了各种构造的发育顺序,讨论了不同性质构造的形成条件,强调了构造几何关系与走滑带应力性质的关系。归纳了花状构造形成的构造部位,明确了走滑构造带结构及其主控因素,并用于地表和地下走滑构造的识别。  相似文献   
563.
胡秀宏  伍法权  刘海燕 《岩土力学》2008,29(11):3124-3127
岩体Ⅰ型结构面应力强度因子KⅠ是岩体的一个重要参数,求取KⅠ的过程需确定结构面几何影响因子 。根据修正的Feddersen公式,可以制作出与工程岩体Ⅰ型结构面具有相同 的试验岩石模型。根据激光全息干涉法两次曝光法的理论,结合裂纹尖端的应力场方程组、平面光弹性的应力-光定律,建立新的标准化试验方法和算法,可以构建出使用激光全息干涉法2次曝光法测量工程岩体Ⅰ型结构面应力强度因子KⅠ的试验技术路线,该法具有条纹易识别,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64.
冻融循环作用可通过影响寒区土体结构致使基础设施发生破坏,而导致工程失稳宏观现象的根源来自于冻融作用改变了土体的微观结构。为探索冻融作用下土体微观结构变化规律,将富平黄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0、4、6、8、10、50、100次冻融循环下的电镜扫描观测试验,得到对应次数下的微观照片,对其从颗粒形态、连结方式、排列形式对孔隙的影响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将微观照片中出现的颗粒接触方式以几何模型的方式进行归类,研究几何模型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后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颗粒大小朝着均一性的方向发展,平均粒径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颗粒的连结形式从面胶结为主逐渐演变为点接触为主最终再回归为面胶结为主;土体在0~6次冻融循环时孔隙率呈下降趋势,6~8次冻融循环时孔隙率快速上升,之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孔隙率逐渐减小;粒状粒子几何模型变化规律从棱边接触逐渐过渡为粒面接触,扁平状粒子几何模型变化规律从初始粒面接触为主逐渐演变为棱边接触为主,最终再演变为粒面接触。  相似文献   
565.
本文简要叙述了小秦岭金矿田内含脉断裂带、含金石英脉和金矿体的分布和赋存特征及其几何形态特征,探讨了形成机理,提出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和自相似性分析为一体的累集式几何解析原理进行深部预测找矿;同时在仔细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小秦岭金矿控矿规律.  相似文献   
566.
为了进一步理解岩爆的机制并解释岩爆发生的过程,通过对抛掷型岩爆能量来源、去处及大小的分析,提出了抛掷型岩爆的震源两体模型。抛掷型岩爆本质上是释能体-岩爆体相互作用下岩石裂纹动态扩展和能量快速释放的过程。从岩爆体张拉断裂机制出发,采用脆性内聚裂纹阵列扩展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裂纹间距与应变率对岩爆体能量释放速率的影响。据此得出释能体对岩爆体的作用可归结为应变率效应,释能体能量释放速率越大,对岩爆体的动态加载速率就越大,使得岩爆体能量释放速率加快。岩爆体破裂能量释放速率越大,作用于释能体的动态卸载速率就越大,又使得释能体的能量释放速率增大,两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加、卸载效应构成了岩爆能量释放的正反馈机制。基于上述理论推导得出岩爆震源体的几何尺度是岩爆体的几倍到几十倍,理论结果与现场实际监测分析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67.
气象统计若干基本问题的几何实质(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几何角度分析了气象统计若干基本问题的实质。内容涉及气象统计的基本分析对象及其主要形式、时(空)平均场、均方差场和相关(相似)系数等重要统计量(第I部分);以及EOF分析和SVD方法(第Ⅱ部分)。这种分析有助于对气象统计学基本问题的深刻理解,提高应用统计方法解决短期气候异常分析和预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68.
SAR影像几何校正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SAR影像的几何校正是阻碍其应用的瓶颈问题,目前所用的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介绍描述SAR构像几何的坐标系统及距离-多普勒方程,同时,介绍卫星轨道及描述卫星轨道的参数。为提高几何校正的精度,提出一种由几个离散点的值内插整个弧段上卫星状态向量的轨道模拟算法。在此基础上,给出利用DEM进行SAR影像几何校正的方法。该方法以时间参数为自变量,迭代解算距离-多普勒方程,计算DEM中点每一点对应的影像坐标,最后进行了实验与讨论。  相似文献   
569.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实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邵鸿飞  孔庆欣 《气象》2000,26(2):41-44
描述了遥感图和何畸变的原因,阐述了几何精校正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简单衫的精校正方案及其算法。理论上,此校正方法具有小于一个像素点的误差,满足业务上所需的订正精度。  相似文献   
570.
航空影像多直角平顶房屋的半自动提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从数字航空立体像对半自动提取多直角平顶房屋的方法。试验表明 ,本方法能提高提取建筑物的精度 ,其定位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