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63篇
  免费   7961篇
  国内免费   11043篇
测绘学   4199篇
大气科学   5168篇
地球物理   10034篇
地质学   29252篇
海洋学   5453篇
天文学   2184篇
综合类   3296篇
自然地理   7481篇
  2024年   276篇
  2023年   678篇
  2022年   1357篇
  2021年   1550篇
  2020年   1645篇
  2019年   1857篇
  2018年   1490篇
  2017年   1719篇
  2016年   1909篇
  2015年   2053篇
  2014年   2496篇
  2013年   2516篇
  2012年   2800篇
  2011年   2975篇
  2010年   2563篇
  2009年   3040篇
  2008年   3067篇
  2007年   3363篇
  2006年   3259篇
  2005年   2846篇
  2004年   2682篇
  2003年   2582篇
  2002年   2311篇
  2001年   2035篇
  2000年   1872篇
  1999年   1758篇
  1998年   1512篇
  1997年   1405篇
  1996年   1264篇
  1995年   1069篇
  1994年   1112篇
  1993年   939篇
  1992年   740篇
  1991年   527篇
  1990年   473篇
  1989年   370篇
  1988年   289篇
  1987年   188篇
  1986年   120篇
  1985年   85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38篇
  1977年   25篇
  1976年   5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51.
王开泳  陈田 《地理研究》2019,38(10):2541-2551
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急需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这是新时期建立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任务。在国务院新一轮的机构改革背景下,空间类规划的编制职能向自然资源部集中,急需探索和建立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制度环境改革的推进路径。研究表明:国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建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依赖于部门的职能整合,二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整合与重构,三是依赖于制度环境改革。因此,在机构改革逐步完成的形势下,需要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建与制度环境改革两个路径着手,从国家、省域、市县等层面阐述了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建思路,构建五级四类、上下衔接、分级管理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从确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专业人才培养、规划资质管理、推进立法等几个方面推进制度环境改革。最后从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立法、审批程序前置和推进相关法律法规修改完善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以确立国土空间规划的法定地位与统领作用。结合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出了尽快出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办法和技术规程、重新调整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时序安排、加强技术队伍建设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52.
马延吉  艾小平 《地理科学》2019,39(3):487-495
结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构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省内、外两个角度研究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波动上升,发展趋势良好,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研究期内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社会子系统上升幅度最大,经济子系统上升幅度最小。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呈“核心-边缘”结构,即长春市水平高、其它地区水平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上表现为“中东部高,西部低”。研究期内吉林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低于黑龙江省,2015年后高于辽宁省;相较辽黑两省,吉林省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453.
杜芳娟  周越  庄淑蓉  叶仕安 《地理学报》2019,74(11):2243-2259
西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现象一直为国内外地理学者所关注。通过对《地理学报》创刊以来85年间西南地区研究的载文分析,可以管窥其研究脉络,并予未来研究以启示。结果表明:① 232篇论文囊括了地理研究的若干主题,但以地貌、气象气候、综合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发文量最大,而城市、民族、交通、健康则关注较少;② 研究经历了传统区域研究、任务带学科、承上启下和多元化发展4个阶段;③ 论文在数量和内容上的阶段性变化,既受国家时事格局影响,也受地理学科研究范式发展变化影响;④ 《地理学报》有关西南地区的载文具有很高的研究水平,无论是在学术视野还是研究方法手段上,区域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诸多研究都站在了学术研究前沿,代表了学界对西南地理的研究情况;⑤ 但西南地理研究论文增长速度远赶不上《地理学报》载文量增长,外来研究机构占比很大,本土力量弱;相较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研究也少而弱。可见,西南地理研究当从新区域地理视角重新审视这一地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边界的接触与冲突和区际的联系与竞争,继续成就西南地区重要的地理意义。  相似文献   
454.
In the northwestern sector of the Zagros foreland basin, axial fluvial systems initially delivered fine-grained sediments from northwestern source regions into a contiguous basin, and later transverse fluvial systems delivered coarse-grained sediments from northeastern sources into a structurally partitioned basin by fold-thrust deformation. Here we integrate sedimentologic, stratigraphic, palaeomagnetic and geochronologic data from the northwestern Zagros foreland basin to define the Neogene history of deposition and sediment routing in response to progressive advance of the Zagros fold-thrust belt. This study constrains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timing of deposition and provenance of nonmarine clastic deposits of the Injana (Upper Fars), Mukdadiya (Lower Bakhtiari) and Bai-Hasan (Upper Bakhtiari) Formations in the Kurdistan region of Iraq. Sediments of the Injana Formation (~12.4–7.75 Ma) were transported axially (orogen-parallel)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by meandering and low-sinuosity channel belt system. In contrast, during deposition of the Mukdadiya Formation (~7.75–5 Ma), sediments were delivered transversely (orogen-perpendicular)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 by braided and low-sinuosity channel belt system in distributive fluvial megafans. By ~5 Ma, the northwestern Zagros foreland basin became partitioned by growth of the Mountain Front Flexure and considerable gravel was introduced in localized alluvial fans derived from growing topographic highs. Foredeep accumulation rates during deposition of the Injana, Mukdadiya and Bai-Hasan Formations averaged 350, 400 and 600 m/Myr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accelerated accommodation generation in a rapidly subsiding basin governed by flexural subsidence. Detrital zircon U-Pb age spectra show that in addition to sources of Mesozoic-Cenozoic cover strata, the Injana Formation was derived chiefly from Palaeozoic-Precambrian (including Carboniferous and latest Neoproterozoic) strata in an axial position to the northwest, likely from the Bitlis-Puturge Massif and broader Eastern Anatolia. In contrast, the Mukdadiya and Bai-Hasan Formations yield distinctive Palaeogene U-Pb age peaks, particularly in the southeastern sector of the study region, consistent with transverse delivery from the arc-related terranes of the Walash and Naopurdan volcano-sedimentary groups (Gaveh-Rud domain?) and Urumieh-Dokhtar magmatic arc to the northeast. Thes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sediment routing and compositional provenance reveal a major drainage reorganization during Neogene shortening in the Zagros fold-thrust belt. Whereas axial fluvial systems initially dominated the foreland basin during early orogenesis in the Kurdistan region of Iraq, transverse fluvial systems were subsequently established and delivered major sediment volumes to the foreland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abrupt deformation advance and associated topographic growth in the Zagros.  相似文献   
455.
宁夏特强沙尘暴气候背景及其成灾规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0,他引:14  
沙尘暴是宁夏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每年强及特强沙尘暴给当地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并导致中部干旱带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加快了荒漠化进程。文章从沙尘暴发生的机理和形成机制出发,通过对历史气象资料及沙尘暴灾情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初步形成宁夏沙尘暴天气运动、成灾规律的概念模型,并对宁夏沙尘暴灾害进行区划。  相似文献   
456.
在小试的工艺基础上 ,对双朋西金矿浮选后的尾矿进行铜、金回收扩大试验。对铜的浸取试验结果表明 ,本工艺对该尾矿具有较高的铜浸取率和回收率  相似文献   
457.
基于Web GIS的广州市人防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基于java的Web GIS的技术发展和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广州市人防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实践,研发出一个人防工程地理信息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实现了C/S 和B/S的有机结合、安全性和实用性有效结合,解决了矢量化地图的操作、图形和人防属性数据双向查询、统计、专题图、统计图制作、人防工事分布分析及规划等问题,对于提高人防工程信息化的管理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8.
汪汇海  李德厚 《山地学报》2003,21(3):318-323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Hevea brasiliensis)—茶树(Camellia sinensis)两层人工群落结构,比单一橡胶种植模式有着明显的改善山地土壤生态环境的特点。胶—茶人工群落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微生物状况,增强土壤地表呼吸强度,促进团聚体形成和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增加单产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效果。因此,胶—茶人工群落为合理利用我国西部热带山地资源,开辟了一条新的经营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59.
提出了编制地县级土壤比阻图的原则、方法以及等级系统等,并以浙江省金华县为例,探讨了该地区土壤比阻分布规律和影响土壤比阻大小的因素及其在农业机械化中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460.
上海淤泥质潮滩潮锋作用及其形成机制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徐元  王宝灿 《地理研究》1994,13(3):60-68
本文具体讨论了上海淤泥质潮滩的潮锋作用过程,定性给出了潮锋的形成机制,认为潮锋作用及其水体高含沙量现象的本质在于“潮锋带水体水流加速效应”,即,由于潮滩坡面变化平缓的特殊性,涨潮水体前锋沿程存在着一持续时间可达数十分钟的水流加速过程.最后,本文初步探讨了潮锋作用在滩面塑造过程中的地位,并重新定义了潮锋作用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