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43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81篇
地球物理   147篇
地质学   757篇
海洋学   45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2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样品采用过氧化钠熔融,酒石酸络合提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黑钨精矿和中矿中的锰含量,碱熔络合体系避免了酸处理样品时大量钨酸沉淀的生成,解决了钨酸沉淀导致的溶矿不完全和夹杂、吸附待测元素的问题。在优化的工作条件下,方法检出限为0.019μg/mL,精密度(RSD,n=11)为0.92%~1.50%,并且具有较高的回收率(97.5%~104.0%),单次测定结果与协同定值结果的偏差小于国家标准GB/T 6150.14—2008硫酸亚铁铵法实验室间允许差。方法简便快速,无明显基体干扰,满足了国家标准黑钨精矿中锰的检测要求,可用于高、中品位钨矿石样品中低含量锰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952.
针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因优化处理而产生轻微玻璃残余物的天然红宝石,经适当浓度的氢氟酸(浓度23%)浸泡后,位于红宝石内裂隙和表面凹坑中的轻微玻璃态残余物被溶解,达到清理玻璃态残余物的目的,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分析含玻璃材料的溶液中Si和Al的浓度分别为28.60μg/mL和2.795μg/mL,进而估算玻璃态残留物的损失量以判定热处理过程中非人为加入的玻璃态物质在红宝石中的充填程度。利用红外光谱仪对玻璃残留物清理前后的红宝石红外光谱进行对比研究得出:清理前,红外光谱显示在1 100~1 000 cm-1内有1个单峰宽谱带,谱峰为1 050 cm-1,是由νas(Si—O—Si)非对称伸缩振动引起的,表明残留物为非晶质体,750~600 cm-1之间位于744 cm-1的吸收峰为νs(Si—O—Si)对称伸缩振动引起;清理后,未检测到玻璃残余物特征的Si—O振动峰,仅具950~600 cm-1范围内的宽谱带,为刚玉Al—O基频振动谱带736、622 cm-1,体现晶质金属氧化物的特征,表明样品中玻璃态物质已被清除,实验后红宝石可被划归为经人工优化范畴。宝石显微镜下观察到清理实验后红宝石中原先被玻璃残余物所掩盖的显著内裂隙及表面凹坑。  相似文献   
953.
金标样定值中全金量的湿法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含金试样经王水溶解,溶液经活性炭吸附-碘量法测定溶液中的金;残渣经氢氟酸和王水再溶解,活性炭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残渣中的金;两项结果相加作为样品中金的总量。方法用于金的地质标样定值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吻合(E<3s)。  相似文献   
954.
采用改性海泡石从锌渣酸浸液中提取、回收稀散金属镓,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分别考察了溶液的酸度、海泡石的用量及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镓的解吸和海泡石的再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料液pH值等于3,海泡石的量为3.0 g,提取时间30 min的条件下,镓的提取率大于95%,其他干扰离子Cd2 、Zn2 、Pb2 及Cu2 的提取率小于10%。提取镓后的海泡石,用2.0 mol/L HCl解吸,镓的解吸率大于99%,且解吸后的海泡石仍可循环再利用。  相似文献   
955.
蛋白质和核糖核酸在阿哈湖沉积物中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哈湖沉积物中的蛋白质和核糖核酸(RNA)随时间和沉积深度的增加逐渐被分解,其含量分别在沉积深度为17cm和19cm以后明显降低,而它们的分解产物氨基酸和核苷酸却有不同的变化规律,氨基酸在沉积深度为27-30cm的孔隙水中含量较高,这种变化规律与微生物对氨基酸和核苷酸利用的差异有关,由于地质聚合作用及矿物和有机聚合物对蛋白质的吸附作用的影响,蛋白质在沉积深度为17cm以后仍保留了一定的含量。  相似文献   
956.
Cu2+和Cd2+在蒙脱石-胡敏酸复合体上的吸附及其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和水体中的腐殖酸常常与粘土矿物紧密结合成为特殊的复合体.这种粘土矿物-腐殖酸复合体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既有别于粘土矿物,更有别于腐殖酸.以蒙脱石和胡敏酸分别作为粘土矿物和腐殖酸的代表,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了Cu2+、Cd2+在单一体系和共存体系条件下在蒙脱石-胡敏酸复合体上的吸附作用,同时探讨了二者的竞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一体系条件下,蒙脱石-胡敏酸复合体对Cu2+的吸附量始终明显大于Cd2+,且二者的吸附量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而在Cu2+和Cd2+共存体系条件下,Cu2+的吸附量始终略大于Cd2+的吸附量,即复合体对Cu2+的吸附有较好的选择性.在吸附过程中,复合体中的蒙脱石与Cd2+和Cu2+的阳离子交换作用处于主导地位.无论是在单一体系还是在共存体系中,Cd2+优先替换电价相同而半径略大的Ca2+,而Cu2+则优先替换半径相近、电价低的Na+.因此,Cd2+的存在使Cu2+在复合体上的吸附量明显地减小,而Cu2+的存在对Cd2+的吸附几乎没有影响.这些实验结果将有助于深入探讨重金属离子在土壤、水体等环境中的迁移-固定行为.  相似文献   
957.
改进了三酸(HCl-HNO3-HF)或四酸(HCl-HNO3-HF-HClO4)溶矿对难溶元素分解不彻底及对易挥发元素测定结果不稳定的现象,建立了地质样品中15个稀土元素及其常规微量元素一次溶矿、一次测定的分析方法,提高了分析质量。采用HCl-HNO3-HF-HClO4-H2SO4混合酸一次分解样品,用50%的逆王水复溶提取后定容,以Rh为内标元素,三通在线进样方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45个元素的含量。讨论了分解方法对易挥发元素、难溶元素的影响,对岩石标准物质(GBW07106)、水系沉积物标准物质(GBW07303)和土壤标准物质(GBW07429)的测定值与标准值相一致,方法精密度为0.03%~4.97%。方法准确度高,简单、快捷、实用。  相似文献   
958.
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方法,从原料获取、原料运输、产品生产、产品使用和最终处置五个阶段对可降解聚乳酸(PLA)包装塑料的能耗和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和量化。并选择7个影响类别进行影响分析:非生物耗竭潜力(ADP)、全球变暖潜力(GWP)、酸化潜力(AP)、富营养化潜力(EP)、光化学臭氧形成潜力(POCP)、人类毒性潜力(HTP)和陆地生态毒性潜力(TETP)。通过对生命周期评价结果的讨论,发现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产品生产环节。同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环境影响排名前三的类别分别为GWP、ADP和HTP,分别占32.63%、24.83%和14.01%。根据LCA的研究结果,减少环境影响的途径有:降低电耗、增加新能源的投入、提高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转化率、使用有机和水溶性肥料代替传统肥料、使用环保型燃料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  相似文献   
959.
影响硅灰石产物性质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硅灰石酸处理产物的比表面积及产率的影响因素,作者设计了一个三因素,两水平的正交实验,并做了最佳条件实验,即验证实验,结果证实了正交实验结论的正确性,即快速加酸,有机助剂和无机助剂,有利于提高硅灰石酸处理产物的比表面积和产率。  相似文献   
960.
利用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对采用水解法和Sol—Gel法制备的钛柱撑蒙脱石和Ti—PLMs表面的酸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蒙脱石表面主要存在羟基功能基和L酸位,Ti—PLMs表面除了有很强的L酸位,还出现B酸位。水解法和Sol-Gel法制备的Ti—PLMs相比,后者的L酸位较多,而B酸位较少,认为Ti—PLMs表面的酸位,尤其是B酸位,主要来自于层间产生的TiO2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