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7篇
  免费   908篇
  国内免费   1340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647篇
地质学   4166篇
海洋学   285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传统的“亮点”技术适合检测Ⅲ类AVO含气异常,对于中、深层含气砂岩表现出来的Ⅰ类AVO现象无法识别。利用AVO技术,结合流体替换,寻找差异,运用G属性体,可以有效识别深层Ⅰ类AVO含气砂岩,利用这种方法预测了某油气田a主力气藏的分布。预测结果得到B井证实。  相似文献   
992.
针对滨海-6井废弃钻井液的特点,提出了破胶-固液分离-固化的思想。通过实验优化破胶剂、絮凝剂、固化剂配方。实验结果表明:100mL废弃钻井液破胶剂加量为2g,絮凝剂为2gAS+2.5%HPAM溶液(质量分数0.1%),固液分层现象明显、出水水质透明。固化剂的加量为1.5%CJ-1、27.7%水泥、7.7%CJ-2,6.2%CJ-3。固化强度和浸出液试验表明:固化体在养护15天后平均强度3.0MPa,浸出液指标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993.
目前可用于确定油气成藏期的方法有多种,各有其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储层岩石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油气水界面追溯、油储磁性矿物古地磁学、油田卤水碘同位素及储层矿物沥青等方法的原理,评述了不同方法的有效性与局限性,认为不同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实现油气成藏期的精确厘定.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粘性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分别采用层流模型和Realizable k-ε模型研究Re=250和Re=104前置平板与下游方柱间的流动干扰现象,分析不同尺度的平板布置在不同位置时对下游方柱的绕流场及流体动力性能的影响。计算发现在方柱上游布置平板可以有效的控制方柱的绕流场,减小方柱的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随着平板尺度的增加,方柱的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呈下降趋势;并且存在较好的平板布置区间,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方柱和平板的阻力系数及方柱的升力系数,从而达到良好的减振、降噪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5.
The Wadi Sharis orogenic gold deposit in northwestern Yemen is related to the fault and shear zones vein at medium depth in the crust in the Neoproterozoic meta-sedimentary and meta-volcanosedimentary succession of greenschist to amphibolite facies metamorphism.Three distinct fluid inclusion type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gold-bearing quartz sulphide veins of the deposit:(1) type I:vapour-liquid two-phase(VH2O-LH2O),(2) type II:three-phase CO2(VCO2-LH2O-LCO2) and(3) type III:vapour-rich(LCO2-VCO2) inclus...  相似文献   
996.
白干湖矿田是由柯可卡尔德、白干湖、巴什尔希和阿瓦尔等钨锡矿床构成的一个超大型钨锡矿田,其中的巴什尔希矿床正处于勘查阶段.文章对其开展了详细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热液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以含CO2包裹体最多,其次为液体包裹体,含子矿物包裹体很少见,属于H2O-CO2-NaCl体系.均一温度范围广,介于260~440℃,集中在300~380℃;成矿流体w(NaCleq)较低,大多介于4%~12%;CO2摩尔分数[x(CO2)]为0.043%~0.595%,集中于0~0.2%.CO2相密度约0.74~0.84 g/cm3,H2O相密度1.02~1.10 g/cm3;成矿时流体压力为80~160MPa.流体演化经历成矿前期、成矿期和成矿后期3个期次,各期次流体演化趋势不同,整体上流体从成矿前期到成矿后期均一温度和盐度逐渐降低.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钨锡主成矿期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到后期硫化物矿化阶段又混合有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997.
青海共和县加当根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当根矿床是近几年新发现的研究程度较低的斑岩型铜矿床,文章对含矿斑岩、石英脉和绢英中的石英岩开展了详细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氢、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丰富,以大量发育含子晶多相包裹体为特征,子矿物种类多样,包括石盐、钾盐、石膏、黄铜矿、黄铁矿、赤铁矿等.石膏、赤铁矿的出现,暗示着岩浆结晶早期处于氧化环境.成矿流体由来自岩浆的高温、高盐度流体和以天水成因为主的中-高温、低盐度流体2个端员组分组成,高温、高盐度流体为主要载矿流体,形成温度> 440℃,w(NaCleq)为30%~82%,其是在浅成条件下于岩浆结晶的最后阶段从浅部岩浆中直接出溶形成的;中-高温、低盐度流体主要来源于天水或天水与晚期岩浆热液的混合,温度主要集中在220~360C,w(NaCleq)< 20%.石英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流体混合在卸载成矿上的重要性,石英脉和绢英岩化阶段是含矿物质沉淀的主要阶段.脉石英的流体温度集中在280~440℃,绢英岩化蚀变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介于240~340℃.  相似文献   
998.
作为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天然气气藏最重要储集岩的粒屑白云岩和结晶白云岩的成因始终是沉积和石油地质学家高度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总结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不同类型白云岩形成温度的基础上,通过已有的白云化流体Ca/Mg值和温度之间关系式获得了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白云化流体的Ca/Mg值的主要分布范围.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白云岩对应的白云化流体具有不同的Ca/Mg值,同时证实了三叠纪海水或与之有关的海源流体、三叠纪海水与大气淡水混合流体的Ca/Mg值都符合在40~130℃区间、甚至更高温度下白云化(白云石沉淀)作用的要求,微晶白云岩和具原始结构的粒屑白云岩可能与地表—近地表的低温、小Ca/Mg值混合流体中相对快速的白云石沉淀作用有关,并形成了相对细的他形白云石;结晶白云岩(包括结构类似的过渡岩石类型、白云石胶结物)可能与埋藏的高温、大Ca/Mg值三叠纪海水或与之有关的海源流体中相对缓慢的白云石沉淀作用有关,并形成了相对粗的自形白云石.白云化流体的Ca/Mg值估算,可望为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优质储层白云岩的成因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9.
豫西银家沟硫铁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南省银家沟硫铁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华熊地块内,是东秦岭地区最大的硫铁多金属矿床,以其硫铁储量大及共、伴生元素复杂区别于东秦岭其他以钼为主的矿床.成矿的全过程可以划分为矽卡岩期、硫化物期和表生期,包括磁铁矿阶段、脉状石英-辉钼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闪锌矿阶段、网脉状石英辉钼矿阶段、石英绢云母-黄铁矿阶段、方解石-方铅矿闪锌矿阶段和玉髓褐铁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银家沟矿床主要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W型)、含CO2三相包裹体(C型)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S型).钾长花岗斑岩的石英斑晶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341~>550℃之间,盐度介于0.4%~44.0% NaCl eqv之间,属H2O-NaCl-CO2体系;脉状石英-辉钼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382~416℃之间,盐度介于3.6%~40.8% NaCl eqv之间,属H2O-NaCl体系;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闪锌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318~436℃之间,盐度介于5.6%~42.4% NaCl eqv之间,属H2O-NaCl体系;网脉状石英-辉钼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321~411℃之间,盐度介于6.3%~16.4% NaCl eqv之间,属H2 O-NaCl体系;石英-绢云母黄铁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326~419℃之间,盐度介于4.7%~49.4% NaCl eqv之间,属H2O-NaCl体系.银家沟矿床成矿流体主要为高温、高盐度流体,总体上属于H2O-NaCl±CO2体系.成矿热液的δ18 OH2O值为4.0‰~8.6‰,δ18 Dv-SMOW值为-64‰~-52‰,表明成矿流体来自岩浆水.矿石金属硫化物的δ18 SV-CDT值介于-0.2‰~6.3‰之间,平均为1.6‰,具深源硫特征,硫主要来自分异很差的由火成物质组成的下地壳,官道口群白云岩亦提供了部分重硫.矿床金属硫化物的206 Pb/204 Pb值介于17.331~18.043之间,207 Pb/204 Pb值变化于15.444~15.575之间,208 Pb/204 Pb值变化于37.783~38.236之间,总体上与银家沟岩体的铅同位素范围一致,暗示铅主要来自矿区内的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地层在成矿过程中亦提供了少量物质.银家沟矿床属斑岩-矽卡岩型,形成于中生代EW向构造体制向NNE向构造体制转变阶段,成矿流体多期次的沸腾作用是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台湾峡谷中段沉积特征及流体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峡谷、高弯度水道等深水沉积单元中的流体活动方式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次研究利用高分辨地震资料,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对台湾峡谷中段的沉积特征及流体活动方式进行初步探讨.台湾峡谷中段发育内堤岸(inner levee),它成层性好、地层产状倾斜,地震反射特征与峡谷西岸和下覆滑塌体明显不同,内部结构表现为逐级上超的特征,以侧向加积为主.曲流河和深水高弯度水道的点坝均发育于河(水)道拐弯处,由于离心力作用,沉积物在凸岸堆积形成点坝.该内堤岸位于峡谷中段直线型地段,不具备形成点坝的地形地貌条件,综合分析认为该内堤岸是由垂直于峡谷轴向、自西向东的底流与沿峡谷向下的重力流交互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