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72篇 |
免费 | 796篇 |
国内免费 | 155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57篇 |
大气科学 | 485篇 |
地球物理 | 1201篇 |
地质学 | 2965篇 |
海洋学 | 758篇 |
天文学 | 20篇 |
综合类 | 255篇 |
自然地理 | 3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76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45篇 |
2020年 | 220篇 |
2019年 | 242篇 |
2018年 | 240篇 |
2017年 | 188篇 |
2016年 | 247篇 |
2015年 | 275篇 |
2014年 | 300篇 |
2013年 | 331篇 |
2012年 | 321篇 |
2011年 | 340篇 |
2010年 | 287篇 |
2009年 | 343篇 |
2008年 | 287篇 |
2007年 | 295篇 |
2006年 | 275篇 |
2005年 | 230篇 |
2004年 | 214篇 |
2003年 | 163篇 |
2002年 | 149篇 |
2001年 | 125篇 |
2000年 | 106篇 |
1999年 | 94篇 |
1998年 | 124篇 |
1997年 | 84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26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72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唐山地区干旱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地处干旱和湿润气候的过渡地带,这一地区导致干旱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干旱的气候和水资源的短缺,主要就是降水量的偏少.从简单实用角度考虑,本文根据唐山地区1956~2005年的水文和气象资料,采用降水距平、径流系数、她表湿润度指数等指标对唐山地区的干旱演变趋势进行分析,揭示出该地区近50年的干旱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72.
在某吹填软黏土岸坡上修建码头时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滑坡,待滑体稳定后采取了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实现了码头的重建。详细阐述了岸坡发生滑动的全过程,通过现场勘察和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岸坡发生滑动破坏的原因。分别考虑了打桩与交通荷载作用,导致地基土中产生超静孔压,从而对岸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岸坡发生失稳破坏是多种不利工况叠加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在低潮位时的超挖引起的,打桩及交通荷载作用也是造成滑坡的不利因素。在破坏的岸坡上重建码头,采用了振动砂桩加固地基,同时在地表铺碎石垫层作为预压荷载,加速地基土的固结。有限元分析和码头的成功重建表明,使用砂桩加固地基可以同时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加速土体排水固结的目的,对于码头的重建是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3.
Nabil Sultan Antonio Cattaneo Jean-Claude Sibuet Jean-Luc Schneider the Sumatra Aftershocks te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2009,98(4):823-837
The swath bathymetric data acquired during the “Sumatra Aftershocks” cruise from the Sunda trench in the Indian Ocean to the
north of the Sumatra Island imaged several scars and deposits. In situ pore pressure measurements using the Ifremer piezometer
and coring demonstrate that high excess pore pressure and sediment deformation was generated by a recent event in the scar
of the slope failure zone identified by J.T. Henstock and co-authors. This excess pore pressure is localized in the upper
sedimentary layers and is not related to an interplate subduction process.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hydrological system
that take into account the hydr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upper sediment layer show that the excess pore pressure and
sediment deformations could be generated at the time of the December 26, 2004 Great Sumatra Earthquake.
The Sumatra Aftershocks team: J.-C. Sibuet, S. Singh, R. Apprioual, N.C. Aryanto, J. Begot, A. Cattaneo, A.P.S. Chauchan,
R. Creach, J. Crozon, A. Domzig, N. Falleau, D. Graindorge, F. Harmegnies, Y. Haryadi, F. Klingelhoffer, S.K. Kolluru, J.-Y.
Landuré, C. Le Lann, J. Malod, A. Normand, G. Oggian, C. Rangin, D. Restunin Galih, J.-L. Schneider, N. Sultan, M. Taufik,
M. Umber and H. Yamaguchi. 相似文献
74.
文中从多台计算波速比方法的原理入手,对不同公式计算的波速比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在原理一致的条件下,波速比差异主要与拟合过程中自变量的选取及2组数据的相关系数有关。利用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山东省境内及江苏省北部共52个数字及模拟台站的地方震P波和S波到时资料,选取有4个以上记录台站的地震。整个研究区域的平均波速比为1.716,反映了这个地区的波速比相对于华北其他地区偏高。将研究区域划分为1°×2°的单元,并剔除距离震中过远的台站,以保证区域特征能得到反映。通过对比不同单元的平均波速比发现,34°~37°,115°~119°的平均波速比明显高于其他单元,而它们正好分布在郯庐断裂的两侧,应该与该地区上地壳的岩石性质及震源深度分布范围较宽导致的平均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75.
首先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用伽里金方法推导了三维三分量CSAMT法的有限元方程.在研究过程中,认识到加入散度条件的必要性,在公式中强加了散度条件,提高了解的完备性.其次将成功应用于二维线源频率域电磁法有限元模拟中的两种技术推广到三维中,一是边界条件统一采用一阶吸收边界,使线源产生的电磁波在边界上按波的传播规律被吸收,以降低平面波假设造成的影响;二是总体系数矩阵的存储,用两个二维数组分别记录总体系数矩阵的非零元素及其在总体结点编号中所处的位置,使总体系数矩阵的存储量达到最小的同时,物理意义明确,迭代求解时迅速简便.最后用均匀半空间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6.
库水升降作用下浮托减重型滑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坝建成后形成众多涉水滑坡。为研究库水位升降作用对涉水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基于重大涉水滑坡分类,针对浮托减重型滑坡,运用自主研制的滑坡模型试验系统,建立浮托减重型滑坡模型进行库水升降作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库水位升高,滑坡模型体内有效应力随之减小;库水位降低,有效应力随之增大。对于模型试验过程,运用Geo-studio软件进行渗流及稳定性计算,对照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得出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渗流模拟变化情况与试验实测变化情况基本吻合。库水位上升阶段,滑坡稳定性系数随之减小;库水位下降阶段,滑坡稳定性系数随之降低。由此分析得出库水升降对浮托减重型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是:库水位上升引起滑坡体内阻滑段有效应力随之减小,导致滑坡稳定性降低;库水位下降引起滑坡体内阻滑段有效应力随之增加,使得滑坡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77.
含水砂层隧道围岩失稳破坏机制及控制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饱和动态含水砂层的工程力学特性及隧道围岩的失稳破坏机制及稳定性控制是含水砂层隧道设计与施工中的重要课题。在回顾砂土应变局部化问题研究现状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含水砂层隧道工程中隧道围岩稳定性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含水砂层隧道围岩渐进性失稳破坏过程中有待研究的问题,这将有助于含水砂层隧道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8.
There was an earthquake swarm of two major events of MS6.3 and MS5.8 on the Xianshuihe fault in November, 2014. The two major earthquakes are both strike-slip events with aftershock zone along NW direction.We hav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earthquake sequence. The b value and the h value show the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different periods before and after the MS5.8earthquake. Based on the data of historical earthquakes, we also illustrated the moderate-strong seismic activity on the Xianshuihe fault. The Kangding earthquake swarm manifests the seismic activity on Xianshuihe fault may be in the late seismic active period. The occurrence of the Kangding earthquake may be an adjustment of the strong earthquakes on the Xianshuihe fault.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s caused by th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were also given in this articl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arthquake swarm was encouraged by the historical earthquakes since1893, especially by the MS7.5 Kangding earthquake in1955. The Coulomb failure stress changes also shows the subsequent MS5.8 earthquake was triggered by the MS6.3earthquake. 相似文献
79.
选用三参数标准线性固体作为岩石本构,提出了一种考虑岩体黏弹性的位移不连续模型;根据一维黏弹性波的特征线法,推导了节理处质点速度、应力和应变递推公式。首先,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砂层进行试验,得到其应力-应变关系,并换算出砂层节理的法向刚度;接着,通过一维强间断黏弹性波的波速公式、高频波衰减系数以及任一频率下的衰减系数,确定出数值算法中的三参数。最后,基于自制的摆锤装置,探讨了一维应力波在节理岩体中的传播规律,试验中以两根长1 000 mm、直径为68.50 m的岩杆作为入射和透射杆,以3 mm砂层模拟节理。试验和数值结果吻合度良好,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