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51篇 |
免费 | 1220篇 |
国内免费 | 180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9篇 |
大气科学 | 613篇 |
地球物理 | 1639篇 |
地质学 | 4057篇 |
海洋学 | 486篇 |
天文学 | 85篇 |
综合类 | 369篇 |
自然地理 | 10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211篇 |
2022年 | 354篇 |
2021年 | 353篇 |
2020年 | 290篇 |
2019年 | 332篇 |
2018年 | 301篇 |
2017年 | 231篇 |
2016年 | 281篇 |
2015年 | 345篇 |
2014年 | 332篇 |
2013年 | 330篇 |
2012年 | 391篇 |
2011年 | 357篇 |
2010年 | 345篇 |
2009年 | 349篇 |
2008年 | 321篇 |
2007年 | 365篇 |
2006年 | 353篇 |
2005年 | 306篇 |
2004年 | 296篇 |
2003年 | 242篇 |
2002年 | 238篇 |
2001年 | 206篇 |
2000年 | 198篇 |
1999年 | 199篇 |
1998年 | 161篇 |
1997年 | 145篇 |
1996年 | 110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88篇 |
1993年 | 74篇 |
1992年 | 76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7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s are being used increasingly worldwide to provide enhanced seismic protection for new and retrofitted buildings.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 on the basis of a seesaw mechanism with viscoelastic dampers. The proposed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 comprises three parts: brace, seesaw member, and viscoelastic dampers. In this system, only tensile force appears in bracing members. Consequently, the brace buckling problem is negligible, which enables the use of steel rods for bracing members. By introducing pre‐tension in rods, long steel rods are applicable as bracing between the seesaw members and the moment frame connections over some stories. Seesaw mechanisms can magnify the damper de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damper system configuration.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magnification factor, that is, the ratio of the damper deformation to the story drift, is delivered, which includes the rod deformation. Results of a case study demonstrate that the magnification factor of the proposed system is greater than unity for some cases. Seismic response analysis is conducted for steel moment frames with the proposed vibration control system. Energy dissip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examined using the time‐history response results of energy. The maximum story drift angle distributions and time‐history response results of displacement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can reduce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frames effectively.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2.
On May 28, 1998, a moderate size earthquake of mb 5.5 occurred offshore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Egypt (latitude 31.45°N and
longitude 27.64°E). It was widely felt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Egypt. Being the largest well-recorded event in the area for
which seismic data from the global digital network are available, it provides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 tectonic
process and present day stress field occurring along the offshore Egyptian coast. The source parameters of this event are
determined using three different techniques: modeling of surface wave spectral amplitudes, regional waveform inversion, and
teleseismic body waveform inversion. The results show a high-angle reverse fault mechanism generally trending NNW–SSE. The
P-axis trends ENE–WSW consistently with the prevailed compression stress along the southeastern Hellenic arc and southwestern
part of the Cyprean arc. This unexpected mechanism is most probably related to a positive inversion of the NW trending offshore
normal faults and confirms an extension of the back thrusting effects towards the African margin. The estimated focal depth
ranges from 22 to 25 km, indicating a lower crustal origin earthquake owing to deep-seated tectonics. The source time function
indicates a single source with rise time and total rupture duration of 2 and 5 s, respectively. The seismic moment (M
o) and the moment magnitude (M
w) determined by the three techniques are 1.03 × 1017 Nm, 5.28; 1.24 × 1017 Nm, 5.33; and 1.68 × 1017 Nm, 5.42; respectively. The calculated fault radius, stress drop, and the average dislocation assuming a circular fault model
are 7.2 km, 0.63 Mpa, and 0.11 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3.
笔者等对《中国矿产地质志·华南洋—滨太平洋构造演化与成矿》一书(2020)厘定的战略矿产资源居于重要地位的华夏成矿省作些简要论述:① 该成矿省处于古华南洋成矿域与滨太平洋成矿域强烈复合地带,历经早前寒武世克拉通—华南洋—华南裂谷系—陆表海—大陆的发展演化,又受到多期造山特别是空前强烈的燕山期陆内活化造山,并且是一个世界级钨地球化学块体,构成了优越的成矿基因;② 主要成矿特征:包括华南洋及其陆缘弧盆残体成矿,南华间冰期与冰后期大规模沉积成矿,多期大规模S型岩浆以钨为首的有色、铀、贵金属、非金属成矿,I型岩浆以铜为首的铁、有色、贵金属成矿以及钦杭成矿带超大矿床集群与“深地”找矿之眼等;③ 燕山运动岩浆与成矿“核幔式”时空演化规律以及多体系复合构造格局与陆洋左行扭动与洋壳俯冲为主导并有板内挤压、地壳蠕散相复合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94.
三峡库区消落带农户生态休耕经济补偿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农户开发利用消落带耕地对三峡库区的环境影响,从意愿角度对重庆市涪陵区、丰都区247户农户进行实地调研,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定量分析农户对生态休耕经济补偿需求的影响因素,为构建三峡库区环境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 农户的经济补偿需求意愿存在较大差异;② 生态休耕比较效益、家庭人口数、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生态休耕意愿指数、经济补偿期望值对农户生态休耕经济补偿需求影响显著。研究结论: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受访农户对生态休耕经济补偿的需求意愿较强,构建适当的经济补偿机制满足该地区农户的补偿诉求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5.
转型期省际城镇土地利用绩效格局演变与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国省域单元为例,在界定城镇土地利用绩效内涵基础之上,从结构、效益、效率及管理四维度构建城镇土地利用绩效评价体系,利用改进熵值法测度省际城镇土地利用绩效;并运用空间统计模型、R/S分析法及PCA模型,对2000-2012年中国省际城镇土地利用绩效格局时空演变及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① 2000年以来省际城镇土地利用绩效水平不断提升,区域差异较显著;绩效演变呈现出东西方向递增,南北方向倒“U”型分布格局。② 省际城镇土地利用绩效全局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正自相关,呈现绩效高(低)—高(低)集聚模式;局部Ⅰ绩效热点区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的京津及江浙沪,且不断向珠三角演化,Ⅱ绩效次热区主要集中在中原城市群、华北、华中及华南地区,Ⅲ绩效次冷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及东北地区,而Ⅳ绩效冷点区主要集中在西部的藏疆蒙甘青地区,形成稳定“L”型塌陷形态;省际城镇土地利用绩效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未来绩效值将呈现出继续增长的演化态势,且增长显著区分布在京津及长三角地区。③ 城镇化、产业升级、科技发展及市场化综合驱动转型期省际城镇土地利用绩效格局演变。 相似文献
96.
任启明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5):98-99,102,106
讲述了辽宁省1:10 000地形图更新与数据建库生产过程中引入了省级监理机制,对确保项目质量并按时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引入监理机制的目的、作用,并说明了监理在本项目中的组织情况和承担的职责,对省级监理在项目中的12项具体监理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出监理是项目运行中的重要环节,作用非常突出,效果十分明显,测绘项目引进监理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7.
闹牛山铜矿床火山机构控矿特征及次火山岩系列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闹牛山铜矿床受火山机构控制,反映了成矿作用从供矿→运矿→集中→定位的全过程,次火山岩从基中性→中性→酸性方向演化,铜矿与次火山岩具有同空间,同时间(或稍后),同源的特征。 相似文献
98.
99.
基于CAP方法,使用地震波形资料,计算得到了2009年1月~2017年8月期间南北地震带及周边区域466个3.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在补充收集1976年1月~2017年8月GCMT公布的259个4.5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基础上,分析了南北地震带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应力特征。震源机制空间分布显示,不同断裂带、块体间表现出不同的震源机制空间分布特征,该特征与南北地震带不同段落活动构造性质基本吻合。作为青藏高原东边界的南北地震带,由于动力环境复杂,其内部P轴方向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南北地震带北段P轴呈NE向分布;龙门山断裂带及周边除NE段P轴取向为NW—NNW向外,其他地段P轴近EW向;川滇菱形块体内部P轴呈NNW向,而其西边界以西呈NNE向,东边界以东呈NW向,应力方向转换带的与川滇菱形块体边界基本一致。整体而言,南北地震带及近邻P轴方向由北到南发生了顺时针转动。 相似文献
100.
中国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耦合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土地利用转型,即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驱动下,某一区域在一段时期内由一种土地利用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土地利用形态的过程。在中国,耕地和农村宅基地乃土地利用转型的重要源头。本文综合利用2000 年和2008 年两期Landsat TM 影像解译土地利用数据及2000-2008 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的时空耦合特征。研究表明:① 2000-2008 年期间,中国耕地面积与农村宅基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921,呈现出明显的增减逆协同演进格局;② 耕地—宅基地变化相关系数与农村宅基地利用变化率的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农村宅基地利用的变化起主导作用;③ 通过计算全国各省2000-2008 年间的耕地—宅基地变化耦合系数,发现期间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变化耦合程度高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的东南部。社会经济—生物自然—土地管理三维驱动因素通过“农村人口—耕地—农村宅基地”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驱动着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的转型。然而,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的时空耦合现象及其发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体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