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69篇 |
免费 | 1385篇 |
国内免费 | 16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52篇 |
大气科学 | 620篇 |
地球物理 | 856篇 |
地质学 | 5323篇 |
海洋学 | 1407篇 |
天文学 | 44篇 |
综合类 | 661篇 |
自然地理 | 18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1篇 |
2023年 | 176篇 |
2022年 | 308篇 |
2021年 | 381篇 |
2020年 | 336篇 |
2019年 | 416篇 |
2018年 | 317篇 |
2017年 | 320篇 |
2016年 | 384篇 |
2015年 | 364篇 |
2014年 | 479篇 |
2013年 | 479篇 |
2012年 | 445篇 |
2011年 | 478篇 |
2010年 | 434篇 |
2009年 | 487篇 |
2008年 | 464篇 |
2007年 | 499篇 |
2006年 | 517篇 |
2005年 | 449篇 |
2004年 | 488篇 |
2003年 | 383篇 |
2002年 | 375篇 |
2001年 | 332篇 |
2000年 | 300篇 |
1999年 | 259篇 |
1998年 | 242篇 |
1997年 | 178篇 |
1996年 | 195篇 |
1995年 | 130篇 |
1994年 | 115篇 |
1993年 | 96篇 |
1992年 | 70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44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太平洋水下海山磷酸盐的成因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笔者首次对太平洋与大洋富钴结壳密切相关的海山磷酸盐的成因及形成环境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各种产出形态的磷酸盐都不同程度地交代碳酸盐等含钙物质,而呈现出交代生物结构、交代凝灰结构、交代角砾状结构及交代填间结构等各种交代结构,反映了磷酸盐的交代成因. 此外,其δ13C值(变化于0.7‰~2.0‰之间)也证实其属于交代成因.磷酸盐中Na、Mg、Sr、F、P2O5含量以及Na/P2O5、Mg/P2O5、Sr/P2O5、F/P2O5的比值,特别是晶格中结构CO2的含量(变化于5.7%~6.2%之间),与形成于氧化环境下的Blake plateau、Chatham Rise、Agulhas Bank等处的磷酸盐相近,表明调查区磷酸盐亦形成于氧化环境.氧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磷酸盐的形成温度为5.8~14.8 ℃,平均为11.5 ℃,显示其形成于正常的海水温度环境.西、中太平洋海山磷酸盐形成环境十分接近的事实暗示,西、中太平洋广大区域内的成磷事件存在着时间上和成因上的统一性和相似性. 相似文献
43.
为定量研究公路对气温观测的影响,本文使用2014年1—5月在陕西省开展的两组公路观测试验的逐分钟温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资料,对比分析了合阳县国道和渭蒲高速公路在不同季节、不同天空状况以及不同背景风速条件下对周围环境气温观测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距离。试验结果表明:公路对周围的环境温度有一定的增温影响,合阳国道对环境温度的增温影响至75m,增温效应达0.25~0.4℃。高速公路的增温影响至125m,增温效应达0.2~0.4℃。冬季,两条公路白天增温效应较夜间明显,春季,高速公路夜间增温更明显。晴天、多云天气比阴天、降雨天气增温程度大。公路对气温的增温影响存在风速阈值,当风速小于对应阈值时,增温效应明显。公路上来往车流量对气温有一定的叠加增温影响,合阳国道白天车流量150~350辆,叠加增温效应0.05~0.1℃,蒲渭高速白天车流量2000~3500辆,叠加增温效应0.16℃。 相似文献
44.
滦家河花岗岩体是胶东金矿区内的重要岩体,其岩性主要为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滦家河花岗岩形成于149±2 Ma,属晚侏罗世。滦家河花岗岩Si O2的含量为64.58%~72.05%,相对较高;A/CNK值为0.98~1.22。微量元素特征显示,滦家河花岗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P;稀土元素特征显示轻稀土强烈富集,重稀土极度亏损,轻微正铕异常。岩石的Nb/La和Nd/Th比值显示壳源花岗岩的特征,Rb/Sr比值暗示可能有部分幔源物质混入。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认为,侏罗纪开始,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引发大规模幔源岩浆底侵,导致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滦家河花岗岩。 相似文献
45.
Sabine Hanisch Martin Wessels Frank Niessen Antje Schwalb 《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2009,41(3):393-406
This study used organic matter in oligotrophic Lake Constance (southern Germany) to reconstruct lake environment and to disentangle
the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impacts, which influence sedimentation in large lakes. A sediment core
from Upper Lake Constance, which represents 16,000 years of Late Glacial and Holocene lake history, was analysed for organic
biomarkers, hydrogen index and elements calcium, strontium, and magnesium.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was measured to establish
a high-resolution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for the core and to obtain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changes with respect to relative
allochthonous versus autochthonous sedimentation. Dinosterol—a biomarker for dinoflagellates—and calcium have low concentrations
in Younger Dryas sediments and consistently high concentrations between 10,500 and 7,000 cal. years BP. These variations are
attributed to changes in lake productivity, but are not reflected in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within the sediment.
During the Younger Dryas and between 6,000 and 2,800 cal. years BP, concentrations and accumulation rates of land-plant-derived
C29-steroids (β-sitosterol, stigmastanol and stigmasterol), in combination with a relatively low HI, indicate periods of enhanced
terrigenous input to the lake. For the Younger Dryas, higher runoff can be attributed to a cold climate, leading to decreased
vegetation cover and increased erosion. After 6,000 cal. years BP, high terrestrial input may be explained by enhanced precipitation.
Biomarker and HI results, in combination with archaeological studies, raise the question as to whether lakeshore settlements
affected sedimentation in Upper Lake Constance between 6,000 and 2,800 cal. years BP. 相似文献
46.
While isolation can provid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fixed‐base counter parts in design level or even maximum considered level earthquakes, there is still uncertainty over the performance of isolation systems in extreme events. Researchers have looked at component level stability of rubber bearings and on the effect of moat impact on behavior of structures isolated on general bilinear isolators. However, testing of triple friction pendulum (TFP) sliding bearings has not been done dynamically or incorporated into a building system. Here, one‐third scale laboratory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on a 2‐story 2‐bay TFP‐isolated structure. Input motions were increasingly scaled until failure occurred at the isolation level. As the superstructure was designed with a yield force equivalent to the force of the bearing just at their ultimate displacement capacity, there was minimal yielding. A numerical model is presented to simulate the isolated building up to and including bearing failure. Forces transferred to the superstructure in extreme motions are examined using both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data. Additionally, the effect of the hardening stage of the TFP bearing is evaluated using the numerical model, finding slight benefits. 相似文献
47.
应用粒度分析辨别某些第四纪混杂堆积成因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粒度特征分析了青海昆仑山垭口地区的第四纪混杂堆积和甘肃武都泥石流堆积以及贡嘎山海洋性冰川的现代冰碛之间的差异性,明显看出,由于各种第四纪混杂堆积的搬运介质、搬运过程及沉积过程不同,第四纪混杂堆积的粒度特征存在明显的不同。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反映了沉积环境。因此,用粒度特征来辨别各种第四纪混杂堆积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8.
西藏冈底斯地块中新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特征与构造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冈底斯地块上的中新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是北部班公湖一怒江和南部雅鲁藏布两个特提斯演化及其后的陆内汇聚碰撞造山和后造山伸展等大地构造事件的完整记录。地块上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可划分为三个带,其中北部岩带岩浆岩形成于燕山期,其类型从早期的Ⅰ型到中期的过渡型再演化为晚期的S型,分别形成于板块俯冲-缝合-碰撞等构造条件下,是北部班公湖一怒江特提斯演化的集中反映。中部和南部岩浆岩带则集中体现了南部雅鲁藏布特提斯时空演化的完整经历,其中,南部岩带岩体以燕山晚期为主,喜山早期次之,成因及形成环境与特提斯洋壳向北俯7中作用密切相关(燕山晚期),同时俯冲结束后的同碰撞条件下的岩浆活动在该岩带内也有明显的反映(喜山早期);中部岩带岩体以喜山早期为主,燕山晚期次之,岩体大部分为同碰撞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它表征了随着洋壳板块向北俯冲程度的加深和强度的加剧,岩浆活动中心在不断向北迁移,并最终缝合碰撞的过程。因此,该岩带内岩浆岩主要形成于俯冲的晚阶段及缝合后的同碰撞条件下。喜山晚期的小斑岩体实际上广泛出露于整个冈底斯地块上,它反映的是该区在经历了碰撞造山后发生的陆内伸展的构造过程。 相似文献
49.
利用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GRACE)数据获得高亚洲及其邻近地区的质量变化,可分析区域气候因素如印度季风、西风带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对结果的影响。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西风带的贡献小于厄尔尼诺,与传统研究结论不同。因此,利用2003-01~2017-06期间GRACE RL06的Mascon数据进行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分析。研究发现,前3个主要成分对研究区质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3%、27%和6%,与印度季风、西风带和ENSO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2±0.16、0.70±0.15和0.42±0.15,说明在长达14 a的观测时间跨度内,印度季风、西风带和ENSO对研究区质量变化的贡献分别为53%、27%和6%,西风带是研究区质量变化的第2个影响因素,这支持了传统的研究结论;ENSO通过印度季风对某些区域(如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西北部)的质量变化产生影响;在印度西北部、喜马拉雅山脉和藏东南地区,由于印度季风的减弱及其相关的ENSO作用和西风带的加强,质量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在兴都库什、西昆仑和东昆仑地区,由于西风带的增强,质量变化呈上升的趋势;在帕米尔和天山地区,虽然受到较强西风带的影响,但由于同时受到印度季风和ENSO减弱以及气温上升趋势的影响,质量变化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0.
中-晚三叠世之交是四川盆地海陆转换的关键时期,区内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研究该时期古生物多样性变化与古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地层单元。四川宣汉七里峡剖面出露完整连续且层序清晰的中三叠世与晚三叠世海陆过渡相地层,是进行四川盆地中-晚三叠世海陆转换研究的理想剖面。基于沉积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根据七里峡剖面的沉积岩类型、颜色、构造并结合包裹体、有机碳同位素以及古生物和聚煤特征,将宣汉七里峡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与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界线地层沉积相划分为蒸发台地-澙湖潮坪-滨岸沼泽-河口砂坝等类型,揭示了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结合古植物和孢粉等化石资料,对宣汉地区晚三叠世初期的古气候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