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26篇
  免费   5718篇
  国内免费   7258篇
测绘学   3311篇
大气科学   4348篇
地球物理   5834篇
地质学   18477篇
海洋学   4015篇
天文学   3361篇
综合类   2293篇
自然地理   5363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415篇
  2022年   1136篇
  2021年   1303篇
  2020年   1200篇
  2019年   1575篇
  2018年   1097篇
  2017年   1289篇
  2016年   1313篇
  2015年   1482篇
  2014年   1900篇
  2013年   1901篇
  2012年   2017篇
  2011年   2155篇
  2010年   1859篇
  2009年   2362篇
  2008年   2301篇
  2007年   2375篇
  2006年   2327篇
  2005年   2222篇
  2004年   1928篇
  2003年   1842篇
  2002年   1576篇
  2001年   1412篇
  2000年   1413篇
  1999年   1240篇
  1998年   1070篇
  1997年   750篇
  1996年   632篇
  1995年   543篇
  1994年   512篇
  1993年   428篇
  1992年   308篇
  1991年   271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冀鲁豫交界区地下流体模糊熵值的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概率化预处理方法,把冀鲁豫交界区地下流体多种观测项目的观测值转化为概率值时间序列,然后计算其模糊从属函数。在此基础上计算该区地下流体构成的信息源系统的模糊熵值,分析了模糊熵值变化与1983年山东菏泽Ms 5.9地震和1985年河北任县Ms5.0地震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这两次中强地震前分别有明显的减熵异常过程,并且一次比一次明显,中强地震都发生在低熵值处,震后恢复到高熵值的变化过程。这可能反映了地下流体构成的信息源系统在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减熵有序变化。通过研究认为,该区模糊熵值减到0.907为发震前兆异常警戒线,并且离中强地震发生的时间越近,减熵过程越大;震级越大,减熵过程越明显,减熵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992.
陆明勇  杨立明 《地震研究》2003,26(2):136-141
以华北地区 (33°~ 4 3°N ,10 9°~ 12 4°E)地震为例 ,用Gutenberg -Richter公式研究了地震均匀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自 1970年到 2 0 0 1年以来 ,本地区 2 0≤M <4 0的地震偏少、 4 0≤M <6 0的地震偏多、 6 0≤M<7 0的地震偏少、M≥ 7 0的地震偏多 ;然后择其将导致本地区较大社会影响、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偏少地震——— 6 0≤M <7 0级地震进行灰色理论GM模型预测。通过上面的应用 ,使两理论优点在地震预测中得到结合 ,地震预测更有的放矢 ,预测结果更可信、更有效。  相似文献   
993.
探讨了比值参数在高密度电阻率法中的应用;根据工程实例说明比值参数在压制局部干扰和邻近异常分离中有良好效果;将比值参数断面与电阻率反演断面比较研究,能取得较好的异常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994.
云南地区地震宏观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付虹  万登堡  张立 《地震研究》2003,26(3):209-216
经历史震例及近几年地震震前短临跟踪预报实践,对宏观异常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宏观异常内容和数量多少与震级有关;宏观异常不只是短临和临震异常信息。也有不少是中短期、短期异常信息;宏观异常分布在震中及附近地区;最早出现的宏观异常地点对未来地震震中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当前,城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卓有成效,但在存在诸多困难的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作者在借鉴一些基层地震部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出了做好基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96.
一种新的卫星热红外遥感信息数据源:EOS/MODIS数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略介绍了四川省地震局近年来所开展的卫星遥感热红外辐射信息用于地震监测预报的研究工作及其进展;对目前地震系统卫星遥感热红外辐射信息研究工作所使用的数据源进行了比较;着重介绍了一种新的卫星热红外遥感信息数据源——搭载于美国地球观测系统(EOS)的Terra和Aqua极轨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这一唯一进行直接广播的对地观测仪器的基本参数及数据特性。对MODIS数据与目前正在使用的AVHRR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EOS/MODIS数据的产生,将进一步推动利用卫星热红外辐射资料研究强震前的热异常场的工作,并可望在我国地震监测预报实践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97.
The changes in the response of near surfaceaerosol properties to land- and sea-breezecircul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prevailing synoptic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re examined for a tropical coastal station. Aerosol properties are nearly similar in both the breeze regimes (land and sea) during seasons of marine airmass while they are distinct during seasons of continental airmass. As the prevailing winds shift from continental to marine and the ambient weather changes from winter conditions to the humid monsoon season, the submicron mode, which dominated the aerosol mass-size distribution, is largely suppressed and the dominance of the super micron mode increases. During periods of continental air mass (winter), the aerosol loading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land-breeze regime, (particularly in the submicron range) but as the winds shift to marine, the loading initially becomes insensitive to the breeze regimes and later becomes higher in the sea-breeze regime, particularly in the super micron range.  相似文献   
998.
选取钦州市7月8个重旱、13个重涝年,从天气气候角度着重对其前期冬季(12~2月)500hPa环流形势、环流特征指数以及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北太平洋海温进行对比诊断分析,发现7月旱涝年前冬大型环流已出现较大的差异,其前一年12月的极涡强度、高原高度场,北太平洋赤道海温,以及前冬(12~2月)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前冬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多少,在旱涝年也有明显的不同,可作为旱涝发生的前期强信号,并确定其描述指标。  相似文献   
999.
采用英国Hadley中心GISST海冰面积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国地面降水和气温资料,运用EOF分解,小波分析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初步探讨了格陵兰岛两侧附近冬春季海冰面积变化特征及其与初夏6月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格陵兰岛东西两侧海冰面积呈显著反相变化,并且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周期性振荡,冬春季格陵兰-寻威海海冰与初夏6月中国长江以北气温(降水)正相关(反相关),与长江以南气温(降水)反相关(正相关),而对于戴维斯海峡-拉布拉多海海冰则具有相反的相关型,大尺度500hPa环流合成分析初步表明,冬春季格陵兰附近海冰面积变化伴随着北极极涡环流和北半球阻塞高压的持续异常,海冰变化可能是影响初夏中国气温和降水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黄海、东海海域出海气旋发展过程中尺度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MM5中尺度模式对1999年6月两个出海气旋发展过程进行 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的气旋出海后移动路径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在数值模拟基础上重点讨 论了出海气旋发展过程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的分布及其演变情况. 气旋出海后在气旋中心区 南方和东方存在负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区. 出海气旋的东移和发展,其前方强大正热通量区 的存在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