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47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351.
川北一次大暴雨过程的物理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5年7月16日至19日的高空地面资料,对当年7月18日至19日发生在川北的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环流形势分析和物理量诊断分析,得出了产生此次大暴雨过程的环流特点,并利用假相当位温、水汽通量散度和改进的湿Q矢量散度场分析了暴雨的落区、强度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352.
陕西近50年极端气温事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陕西极端温度事件的气候变化特征,选用陕西75站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应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陕西近50年极端气温事件的气候变化事实。结果表明:近50年陕西极端冷事件发生的频次呈显著减少趋势,其中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冷夜日数、冷昼日数、结冰日数、冬季寒冷日数、冬季严寒日数减少趋势尤为显著;关中平原霜冻日数、冷夜日数、冷昼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秦岭南麓浅山区和汉江河谷及巴山山区冷夜、冷昼日数也呈现减少趋势。与此同时陕西极端暖事件发生频次呈显著增多趋势,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暖夜、暖昼日数线性增加率为6~7d/10a,秦岭南麓浅山区暖昼日数增加趋势显著,其线性增加率达到6.3d/10a,而关中平原炎热夜数也呈比较显著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353.
韩经纬  吴学宏  宋桂英 《气象》2007,33(8):52-59
应用观测资料、云图产品、T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2006年春季内蒙古"5.25"特大森林火灾防扑火关键期转折性降水的特点和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火场区域的呼伦贝尔市气温偏高3~4℃、降水偏少90%~100%。防扑火关键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及我国低纬地区,700hPa水汽通量中心值达19.7g.s-1.cm-1.hPa-1,同时低层我国江淮流域存在偏东气流携带的水汽补充。正涡度平流的输送使火场区域东风切变维持加强,在火场区域存在一个垂直速度上升区,中心值达-15.6×10-3hPa.s-1,散度场的垂直分布具有较好的抽吸效应,高层辐散对降水区域的引导作用明显。火场区域的热力因素使这一区域的降雨量加大。结果表明,异常的大气环流导致火场区域前期高温、干旱;防扑火关键期转折性降水的主要条件是长距离的水汽输送;在防扑火关键期的降水过程中,动力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相似文献   
354.
强台风黑格比的路径和降水诊断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昌贤  陈红  郭冬艳  李云艳 《气象》2009,35(4):76-86
利用1°×1°的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要素、中尺度自动站、地面加密探测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综合分析环流背景对强台风黑格比的路径和降水变化的影响,并对黑格比影响过程的物理量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路径稳定西北偏西行的主要原因是500hPa副高为带状分布,副高南侧边缘偏东和东南引导气流加强,台风北侧最大东风风速与南侧的最大西风风速之差增大;(2)多普勒雷达基本反射率分析发现对流单体回波在雨带的上游(海上)发展,移动到下游(陆地)迅速减弱;空中垂直液态含水量对于台风降水的演变趋势、降水量估测和降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在台风暴雨系统中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由于液态含水量的密实程度不同,降水效率差异极大,有时可使降水量的差异达到2.5倍甚至更大:多普勒雷达产品1小时降水量与实际降水落区和降水量有较好的一致性,而降水落区的表现最好.1小时降水量产品与雷达反射率以及空中垂直液态含水量产品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3)"黑格比"在西北偏西移动过程中其垂直运动、涡度、水汽通量散度等各物理量场均表现出有利于降水加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55.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数值模式预报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等,针对台风"潭美"(2013)登陆后影响江西的移动路径变化和强降水过程,从大尺度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的移动路径与副高变化有关,由于受副高南缘的偏东南气流影响,其中心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进入江西后受副高阻挡逐渐转为偏西和西南偏西方向,因此强大的副高是影响"潭美"移动路径变化的重要系统。2)"潭美"登陆后,中心附近的风速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结构。随着其向偏西方向移动,大风速区呈逆时针旋转。这种风场结构中不对称的强风速区转移影响了台风的移动路径,使向西北方向的移动逐渐转为西行和西南行。东西风分量差与台风移动路径的变化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多普勒雷达产品1 h降水量(OHP)与雷达反射率以及大气空中垂直液态含水量(VIL)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与实际降水落区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但其量值要比实际降水量明显偏小,平均在50%左右。4)水汽通量辐合越强,暴雨越强。强降水的产生与来自西南方向的水汽输送带密切相关。江西省中部大范围上升运动的出现和发展,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机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存在是此次台风强降水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56.
利用ECMWF资料作初始场,MM4模式输出的结果和Zw ack- Okossi方程作诊断工具,对1981年12月20~21日生成在西北太平洋的一次爆发性气旋进行了数值试验和诊断分析。得到:气旋的爆发性发展主要是由正涡度平流和非地转场激发,其中涡度平流对气旋发展贡献最大,温度平流的影响则较小,两者主要是在对流层高层起作用,而非地转场则在对流层低层起主要作用。由水汽造成的非绝热加热对本次爆发性气旋的生成影响不大,积云对流潜热的反馈作用更小。另外次天气尺度系统对爆发性气旋形成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357.
徐八林  杨松福  何跃  孙瑞  罗宇清 《气象》2010,36(2):126-129
统计近5年云南5部CINRAD/CC雷达的73次故障,发现发射系统磁场电源故障达21次,相对而言磁场电源故障率较高。通过归纳21次磁场电源故障的排除过程,总结出检测和分析磁场电源故障的技术方法,并给出了关键测试点的波形、调试指标,供技术保障人员参考。通过文山个例并结合多次实际经验认为,更换元器件常可能带来一些雷达性能参数的变化,易形成其他故障的隐患,故排除故障后统调相关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58.
运用准地转Q矢量理论,对1998 年7 月4 ~6 日甘肃省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低层Q矢量散度辐合中心与暴雨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Q 矢量表示的非地转风辐合及其在等θse 线密集带两侧方向相对的特性,对暴雨有重要的指标意义。这种方法在实际预报业务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59.
郭泽勇  梁国锋  敖振浪 《气象》2014,40(10):1266-1270
空间定位误差造成虚假回波,直接影响雷达观测资料的可靠性,对预报造成干扰。项目小组从全国各CINRAD/SA台站采集到17个空间定位故障案例,结合CINRAD/SA雷达天伺系统电信号流程和关键点的参数特征,对可能导致雷达空间定位误差的所有环节逐个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CINRAD/SA雷达空间定位误差诊断方法。最后从案例库中选取3个典型个例展开分析,对台站快速排除空间定位故障提供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360.
利用常规高空探测资料及地面观测资料,计算了表征大气稳定度、湿度和上升运动条件的物理量场,分析了2006年6月15-19日郑州地区持续35℃以上的高温天气,结果发现:新疆暖脊的发展和东北低涡的维持,利于郑州地区气温升高;对流层中下层湿度较小,且垂直分布为下干上湿,利于局地气温上升;大气层结稳定时,下沉运动会引起局地气温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