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389篇
地质学   541篇
海洋学   220篇
天文学   11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理论提出的纠偏方法需反复进行实验验证方可应用于实际工程,然而垂钻纠偏控制过程复杂,操作难度大,所需时间长、资金庞大,直接将所提方法放置现场调试是不可取的,而仅采用计算机仿真对算法进行验证也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发展和研究纠偏控制工程实现方法十分必要。本文以地质钻探钻进过程定向纠偏控制的工程实现为导向,首先分析并给出实际纠偏工艺过程以及纠偏控制的特点与目标;然后总结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纠偏控制问题与优化目标,结合笔者早期的一些纠偏控制理论研究,分别阐述不同纠偏工况下的纠偏控制方法;其次开发定向纠偏控制系统,用于集成纠偏控制算法,使得算法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最后设计纠偏控制实验,以验证纠偏控制算法的工程适用性。实验表明,所提纠偏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实际纠偏过程,并应对和完成多种纠偏任务。  相似文献   
172.
于成凤 《探矿工程》2022,49(4):124-130
针对煤矿地层条件复杂,常规钻进工作量大、单孔深度不足、难以成孔、瓦斯抽采浓度低等诸多问题,开展了煤矿复杂地层中施工顶板大直径高位定向钻孔试验。以东保卫煤矿施工为依据,根据煤层顶板地质实际情况,在36号煤层顶板施工6个?120 mm大孔径顶板高位定向钻孔,其中孔深>300 m钻孔成孔率达到83.3%,最大孔深510 m。利用顶板大直径高位定向钻孔进行瓦斯抽采,其抽采浓度比原有工作面常规瓦斯钻孔抽采浓度增加66.7%,取得显著瓦斯抽采效果。顶板大直径高位定向钻孔的成功应用,为东保卫煤矿以及相似条件矿区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3.
伏美燕  刘榧  邓虎成  黄婷婷  王浩 《地球科学》2015,40(7):1187-1196
伊拉克AHDEB油田油藏成藏规律对油田后期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与埋藏史相结合的流体包裹体研究是揭示油藏油气成藏期次和时间的有效手段.利用伊拉克AHDEB油田白垩系油藏储层样品对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且通过流体包裹体的显微观察、荧光颜色、单一包裹体的红外光谱和均一温度测定, 结合地质背景对该油田的油充注期次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油包裹体以发绿色和黄绿色荧光为主, 少数发浅黄色和黄褐色荧光.油包裹体的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计算的CH2a/CH3a、Xinc、Xstd可划分油的成熟度, 表明存在两种成熟度的油.最后, 根据均一温度测定结果, 结合埋藏史和热史, 认为该油田可能存在4期油充注成藏相关的流体活动: 第1成藏期发生在95.0~96.5Ma, 相当于晚白垩世早期; 第2成藏期为71.0~78.5Ma, 相当于晚白垩世晚期, 第1期和第2期烃源岩排烃规模小, 产生中-重质油, 后期遭受氧化而形成沥青; 第3成藏期发生在14.0~15.0Ma, 相当于中中新世, 处于生排烃高峰期, 为主要成藏期; 第4期发生在10.0Ma左右, 与第3期为多幕连续充注.   相似文献   
174.
辽东山地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物群落类型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48个样地的群落调查数据,运用TWINSPAN分类方法,对辽东山地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物群落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和生活型谱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被可划分为16个森林群系、6个灌丛群系,归并为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矮曲林、灌丛、灌草丛6个植被型.其中,石海地貌主要发育灌丛和灌草丛,也有针阔混交林和矮曲林分布;石河地貌主要发育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也有暗针叶林分布;石流坡地貌主要发育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灌丛,也有矮曲林分布.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被由68科138属193种维管束植物组成;石海与石河间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属中等不相似,而石河与石流坡间属中等相似.老秃顶子冰缘地貌植物群落中高位芽植物占38.0%,隐芽植物占36.3%,地面芽植物占21.8%,地上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均很少,反映出辽东山地冰缘地貌区具有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漫长的气候特点.相对而言,石海、石流坡地貌中隐芽植物较多,石河地貌中高位芽植物较多,表明石海、石流坡地貌具有更为冷湿的小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75.
针对新疆阜康白杨河煤层气矿区地层急斜、软硬互层、存在烧变岩层等问题造成的钻孔极易弯曲、坍塌等问题,采用空气潜孔锤钻井技术及无线电磁波随钻测井定向钻进技术,顺利解决了钻孔弯曲、塌孔、成孔难等施工难题,施工效率达到常规钻井速度的3倍以上,对于类似地层的煤层气井施工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6.
曹主军 《探矿工程》2015,42(2):23-27
西北侏罗系顶板裂隙水害是我国煤矿水害主要类型之一,严重影响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并构成了安全隐患。提出采用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施工定向长钻孔进行顶板水探放的治理方案,并对钻进成孔工艺和钻探装备进行了选配。选择红柳煤层3121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应用,施工的定向长钻孔终孔平均出水量是相邻工作面常规钻孔的269倍,相同疏放周期时放水量是常规钻孔的415倍,成功对2个顶板含水层进行探放并达到安全开采要求,起到超前长距离区域探放顶板水的效果,同时可节约78%工期。现场应用情况表明,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在顶板水害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为类似矿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7.
黎文昌 《探矿工程》2015,42(9):81-84
龙羊峡水电站左岸坝肩尾工4个孔径130 mm、孔深80 m超深倾斜定向排水孔工程,从坝肩EL2610全部钻通至EL2530排水廊道(2 m×2.5 m)理论设计终孔点。采用瑞典Atlas-A32型潜孔钻机施工。针对该钻机钻具偏垂度3%的困难(同时也验证了其偏垂度3%的科学性),从技术参数控制和施工工艺控制上克服了潜孔钻施工超深定向孔偏垂度过大的技术“瓶颈”,总结出了瑞典进口Atlas系列潜孔钻机冲击回转钻具施工超深定向孔的技术成果,为国内不同行业同系列Atlas系列钻机施工超深定向孔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8.
We discuss the propagation of spectral line and continuum radiation in a clumpy medium and give general expressions for the observed absorption or emission from a cloud population. We show that the affect of the medium clumpiness can usually be characterised by a single number multiplying the mean column opacity. Our result provides a simpler proof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result of Martin et al. (1984). The formalism provides a simple way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clumping on molecular line profiles and ratios; for example, how clumping effects the interpretation of 13CO(1–0) to 12CO(1–0) line ratios. It also can be used as a propagation operator in physical models of clumpy media where the incident radiation effects the spectral line emissivity. We are working to extend the formalism to the propagation of masers in a clumpy medium, but in this case, there are special difficulties because formal expectation values are not characteristic of observations because they are biased by rare events.  相似文献   
179.
We present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a from 0.8 to 2.5 μm of two asteroids with low Tisserand invariant, 1373 Cincinnati and 2906 Caltech. We compare our spectra with cometary nuclei and other asteroids in their class. Asteroids Cincinnati and Caltech have Tisserand invariant values of 2.72 and 2.97, respectively, values less than 3 are considered suggestive of cometary origin. The observed spectral slopes in the near-infrared are consistent with both the spectra of cometary nuclei and of primitive asteroids. However, both asteroids have features in the near-infrared that are not seen in cometary nuclei, but are present in other X-type asteroids. 1373 Cincinnati has a sharp slope change between 0.75 and 1.0 μm and 2906 Caltech has a broad and shallow absorption between 1.35 and 2.2 μm. Our attempts to model the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spectrum of these two objects, with the components successfully used by Emery and Brown (2004, Icarus 164, 104–121) to fit Trojan asteroids, did not yield acceptable fits.Visiting Astronomer at the Infrared Telescope Facility, which is operated by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under contract to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180.
We use analytical wave functions in intermediate coupling to make a complete relativistic calcul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for the n = 1, 2, 3 states of Fe+24. Data for Fe+25 are also given for comparison. The results have a high accuracy and those relating to the n = 3 state are given in detail for the first time h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