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8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765篇
测绘学   2781篇
大气科学   862篇
地球物理   985篇
地质学   1455篇
海洋学   440篇
天文学   591篇
综合类   666篇
自然地理   54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272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553篇
  2013年   557篇
  2012年   566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433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A high‐speed digital camera was employed to record the sand grain/bed collision process. With image processing and a statistical method, a series of parameters of the collision process we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lision process of a grain with rebounding can be represented by two parameters: the kinetic energy restitu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collision angle. Both parameters satisfy a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they are dependent on one another. With an increase of the collision angl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kinetic energy restitution gradually reduces from a broad to a narrow range with low values. The percentage of vertical velocity restitution coefficients greater than 1 can reach 70% or more, which ensures that the settling time of the sand grains in the air increases and that they receive more energy from the air to progress the saltation movement.  相似文献   
22.
饱和粉砂不稳定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符新军  赵仲辉 《岩土力学》2008,29(2):381-385
通过对净砂和级配良好粉砂(含10 %粉土)进行一系列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CU),研究了粉土、孔隙比和围压对饱和粉砂不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净砂与粉砂在不排水剪切条件下均会出现应变软化现象(即不稳定性)。同一围压下脆性指数(IB)随孔隙比增加,但不稳定线的应力比随孔隙比增加而减小。引用等效粒间孔隙比(ege)后,净砂和粉砂在ege-ln p?平面上拥有基本相同的临界状态线。在临界状态理论及等效粒间孔隙比的基础上,提出在同一修正状态参数(?ge)下净砂和级配良好粉砂有相似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
在基于互联网的应用、信息数字化、多种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及适应公众需求的基础上,对矿物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做了简要的分析,将矿物按矿物一结晶学分类方案将馆藏矿物进行合理的分类,设计了七大功能结构和相应的子结构,并对矿物所要展示的内容设定了标准.建设矿物数字博物馆旨在利用三维技术、多媒体技术、文字信息等,将矿物从宏观的外形到抽象的晶体形态和微观的晶体结构及其最小单位结构通过网络的形式具体展现给观众.矿物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可以为人们认知整个矿物世界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在科研教学、推动国民科学普及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本文使用交错的与非交错的标号法,证明了一类龙虾树优美。  相似文献   
25.
本文描述了近几年来我们首次研制成功的3种类型的水中荧光计系统及其应用测量结果:1.用于水体混合扩散实验研究的水中荧光计,对罗丹明B浓度测量范围为1×10-6~1×10-10g/cm3;2.拖曳荧光计系统,能在2~80m水深内进行水平拖曳平稳地工作,拖曳速度为0~8kn,除检测罗丹明B外,还可检测无机悬浮物质的含量,检测范围为2~2000mg/dm3;3.用于测量海中浮游植物体内叶绿素a浓度的水中荧光计,测量范围为1×10-6~1×10-9g/cm3。用荧光法测量海中物质是近代新发展的一种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用途极其广泛的测量技术,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在东亚和东南亚第四系对比中,有关的几条界限,本文建议如后。采用Globorotalia truncatulinoides的初现位作为本区海相第四系的下界,其位置大致在古地磁Olduvai亚时的下界,时间约为距今1.9Ma。在南中国海、东海及沿岸地区,发现了以G.truncatulinoides的初现位为代表的一系列有意义的生物事件,如Pulleniatina finalis的初现位,Globigerinoides obliquus和Globoquadrina altispira的灭绝位,以及Globorotalia menardii和Pulleniatina obliquloculata壳体旋向的变化。此界限在东亚和东南亚也是相当稳定的。在陆相地层中,以泥河湾组为代表,狭义的泥河湾动物群(相当于晚维拉方动物群)所在地层的底界,其古地磁位置为Olduvai亚时的底界。以此作为陆相第四系的下界,与上述海相第四系底界一致。 以古地磁布容/松山界线作为中更新世和早更新世的界限,其年代为0.73MaB.P.。中国中更新世的标准地层周口店组,其底界恰为布容/松山的转换面,北京猿人的年代为0.60—0.23MaB.P.。在洛川黄土剖面上,布容/松山界线为古土壤S_7的底界。雷琼地区中更新统下部的北海组的底界也是布容/松山界线,所产的玻璃陨石的裂变径迹年龄为0.687—0.733MaB.P.。在黄海,布容/松山界线是第Ⅶ海侵层的顶界。通过岩石地层标志,以及动物群、古人  相似文献   
27.
利用抽水井群和注水井群可以控制生态围垦区的地下水位.研究了潜水抽-注水井(群)耦合作用下浸润线的求解方法,利用势流理论和镜像原理,在假定含水层水平及土层渗透系数各向同性的条件下,推导出完整抽-注水井(群)耦合作用时浸润线的计算公式及非完整抽-注水井(群)耦合作用时浸润线的计算公式,还对潜水单个非完整抽水井及非完整抽-注水井群耦合作用时的解析解和数值解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吻合得较好.同时还给出该理论用于地下水位控制中求解抽水量和注水量的方法等,对工程设计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纪文君  王卫强 《台湾海峡》2002,21(3):340-343
介绍了Ekman螺线的动力学结构 ,分析研究了风应力及海水内部的动量传递形式 .结果表明 :动量传递方向与海流方向成 45°左偏 .这对于研究海洋内部的动力结构是有意义的 .  相似文献   
29.
利用漳州港海域无围堰填海造地前后的水深测量数据,结合海域地质钻探、表层和柱状沉积物资料,用数字地形模型方法计算了该区海底的冲淤量,分析了冲淤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淤积主要发生在近岸海域,其主要原因是近岸3-10m厚的海底淤泥层在回填土的挤压和推移下发生形变,产生淤浅假象;另一个原因是回填时部分泥沙流失入海,淤积在近岸海域,致使淤积强度增大。(2)由近岸往外,淤积强度逐渐减弱,并过渡为产中刷状态。  相似文献   
30.
基于“数字海底”系统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在海底科学应用中的具体实践,提出了“数字海底”的涵义、系统组成和体系结构,对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基于XML的WebGIS空间数据表达技术、复杂海底三维建模技术、多源信息的一体化集成显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海底”系统建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为从事海底资源研究和开发的人员提供各个层次的参考或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