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584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红树林沉积物来源链霉菌HA6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静  洪专 《台湾海峡》2011,30(4):589-593
HA6菌株是分离自红树林沉积物中具有强抗菌活性的链霉菌.为提高其抗菌活性物质的产量,通过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法对其包括发酵培养基的组成、接种量、通气量和发酵时间等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其最佳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麦芽提取物质量为2.00g、可溶性淀粉质量为3.00g、豆饼粉质量为2.00g、(NH4):SO。质量为1.00g、NaCl质量为3.00g、CaC03质量为0.50g、蒸馏水体积为100cm^3;最优发酵条件为:500em。摇瓶装液体积为150em。,接种量为8%,培养温度为28℃,初始pH为7.5,转速为200r/rain,培养时间为5d.  相似文献   
102.
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探讨海水中分别添加氨氮(以氯化铵作为氨氮源)0(对照组,C0组)、10(C10组)、20(C20组)、30(C30组)、40 mg/dm3(C40组),胁迫24、48、72、96 h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各组织器官中SOD、G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拟穴青蟹鳃中SOD活性,除C40组外,其余各组在胁迫24、48 h随氨氮含量升高而升高,胁迫72、96 h则随氨氮含量升高而下降(p〈0.05),C40组的则随胁迫时间延长而一直呈下降趋势;各组拟穴青蟹鳃、肝胰腺和肌肉的SOD活性变化趋势相同,鳃和肌肉SOD活性最高均出现在胁迫48 h,肝胰腺SOD活性最高则在胁迫72 h.各组拟穴青蟹鳃GPX活性在胁迫24、48和72 h随氨氮含量升高而下降,胁迫96 h随氨氮含量升高而增大;各组拟穴青蟹肝胰腺和肌肉GPX活性变化与肝胰腺SOD活性变化趋势相似,胁迫48 h,C40组拟穴青蟹肝胰腺GPX活性最高.氨氮胁迫显著影响拟穴青蟹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03.
毛蚶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核行为的荧光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方法,对毛蚶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核行为的细胞学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毛蚶成熟未受精卵呈卵圆形,卵径为52.909±2.092μm,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在水温为26±1℃条件下进行受精,在受精后15~18、20~25 min,受精卵先后排出第一、第二极体,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成熟分裂;受精后30 min左右,雌、雄性原核形成;受精后35 min,雌、雄性原核各自形成染色体组,在卵子中央发生联合,染色体共同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板上,形成第一次有丝分裂的中期分裂相;受精后40 min左右,受精卵进行第一次卵裂,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卵裂球;受精后55~60 min,受精卵完成第二次卵裂,形成1大3小4个卵裂球.另外,在研究中还发现了极少量的多精受精、多极分离等异常细胞学现象,对其成因及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鸟蛤(Cardium sp.)的生物学研究,进行了苗种培育、稚贝中间培育、养成、增殖技术的综合系统研究,探明了鸟蛤的生态分布、食性、繁殖习性、生长发育、埋栖及移动生态等生物学特性,报道了鸟蛤人工苗种培育及增养殖技术措施,系统地提出了鸟蛤苗种控温培育及增养殖技术工艺流程与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105.
论中国的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邵建波 《吉林地质》2000,19(2):15-22
本文论述了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全文共分5个部分: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考查。通过对人类历史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回顾,阐述了当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定义、内容和意义;2.我国矿产资源的总体特征;3.另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建立有效的管理与保护体系,保护环境;4.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6.
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海洋微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基础研究薄弱,目前对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的了解远远落后于陆地微生物,尤其是其研究方法亟待完善和提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及其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7.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llocation of energy to mechanisms that generate and preserve architectural forms (i.e. developmental stability, complexity of branching patterns)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in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s (i.e. grazing and resource availability). The statistical error in translational sym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random intra-individual variability during development. This can be thought of as a measure of developmental instability caused by stress. Additionally, we use changes in fractal complexity and shoot distribution of branch structures as an alternate indicator of stress. These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Anthyllis cytisoides L., a semi-arid environment shrub, to ascertain the effect of grazing and slope exposure on developmental traits in a 2×2 factorial design.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cytisoides maintains developmental stability at the expense of productivity. Anthyllis cytisoides was developmentally more stable when grazed and when on south-facing, as opposed to north-facing slopes. On the contrary, shoot length, leaf area, fractal dimension and reproductive-to-vegetative allocation ratio were larger in north- than in south-facing slopes. As a consequence, under extreme xeric conditions, shrub mortality increased in north-facing slopes, especially when not grazed. The removal of transpiring area and the reduction of plant competition favoured developmental stability and survival in grazed plants. Differences between grazed and ungrazed plants were most evident in more mesic (north-facing) areas.  相似文献   
108.
"生态围垦"的前景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省人多地少,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而该省滩涂资源却相当丰富,科学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是解决该省土地资源日趋减少的主要途径,其作用与意义愈加凸显.在加大围垦力度为浙江经济提供强大土地支撑的同时,必须树立"生态围垦"的发展理念和加强"生态围垦"的科学研究,营造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围垦之路,提出了实施"生态围垦"的5项措施,为"生态省"建设增添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9.
系统报道了广西涠洲岛的潮下带海草、红树林以及互花米草的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2019—2020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涠洲岛海草分布于南湾西侧,紧邻珊瑚礁区,面积4246 m2,为潮下带的生长形式,海草种类仅见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真红树植物有6种[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海漆...  相似文献   
110.
冰川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冰冻圈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极纳尔逊冰川四周环海,临近海洋的物质输送和其他因素扰动改变了近岸土壤中部分理化因子,从而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本研究采集了南极纳尔逊冰川不同近海距离处的土壤样品,并对其进行了细菌和古菌V4区扩增子测序以及宏基因组测序,探讨了不同近海距离的冰川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代谢潜能。物种多样性结果显示,不同位点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有所差异,但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等在冰川土壤样品中普遍存在且相对丰度较高。宏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近海距离的冰川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基因分布不同,且能量代谢和跨膜运输等代谢途径的基因的丰度随着采样位点远离海洋而降低。冰川土壤中碳、氮、硫代谢分别以还原性柠檬酸循环、反硝化、同化硫酸盐还原途径为主,其中反硝化途径基因在所有样品中丰度较高。通过分箱组装获得了含有反硝化功能基因的基因组bin_71,并重构了其核心的代谢通路。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南极纳尔逊冰川土壤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代谢潜能,为后续南极冰川土壤新物种的发现、功能基因的挖掘、以及探究全球气候变暖下海洋对沿海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