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79篇 |
免费 | 556篇 |
国内免费 | 67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4篇 |
大气科学 | 272篇 |
地球物理 | 998篇 |
地质学 | 1207篇 |
海洋学 | 1441篇 |
天文学 | 66篇 |
综合类 | 135篇 |
自然地理 | 1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106篇 |
2020年 | 110篇 |
2019年 | 132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123篇 |
2016年 | 116篇 |
2015年 | 131篇 |
2014年 | 174篇 |
2013年 | 171篇 |
2012年 | 161篇 |
2011年 | 163篇 |
2010年 | 154篇 |
2009年 | 214篇 |
2008年 | 207篇 |
2007年 | 232篇 |
2006年 | 187篇 |
2005年 | 161篇 |
2004年 | 176篇 |
2003年 | 146篇 |
2002年 | 161篇 |
2001年 | 123篇 |
2000年 | 125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86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57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30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夏季琼州海峡新海附近15 m处地层潮流谱分析结果可得,无论是f>0 或f<0,全日潮谱峰都高于半日潮谱峰。其中,半日潮周期,约为12 h,12.4 h,日潮存在两个,一个在23.9 h,另一个在25.8 h前后;在半日潮和全日潮分量中,反时针分量是主要的、顺时针的日潮能谱只有反时针的84%;顺时针的半日潮能谱只有反时针的63%;浅水分潮8.3 h,6.2 h和超过24 h的4.2 d,3 d等也很明显,但是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大多数余流流速在5~10 cm/s之间,个别情况超过40 cm/s。受反时针运动涡旋影响,余流主要向偏东北、北、西北方向运动。在这个区间内的流向,占总观测数68%以上;风对余流也有重要影响:东北风将使余流方向偏向西北,偏北向风将使余流方向偏南。 相似文献
22.
利用第29次南极科考期间在普里兹湾海区释放的8个Argos漂流浮标所获的总计662 d的数据,对普里兹湾及其邻近海域的表层海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和以前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普里兹湾西部和北部表层海流基本呈现向西的流动,说明此地区的表层海流以沿南极大陆的逆时针沿岸流为主。普里兹湾东部海流呈现先向南再向西或先向南再向北的流动,普里兹湾西北部海流呈现向南的流动。8个浮标平均流速在0.02—0.20 m·s~(-1)之间,最大流速为1.57 m·s~(-1),流速1.0 m·s~(-1)的大流速区主要集中在普里兹湾、克洛斯角外侧、达恩利角外侧海域,流速1.5 m·s~(-1)的大流速区只出现在普里兹湾、克洛斯角外侧两处海域。 相似文献
23.
黄河口快速沉积及其动力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现场观测资料和卫星遥感校准图像计算表明 ,185 5年以来 ,黄河三角洲新淤陆地 36 99km2 ,生长速率为 2 6 8km2 /a ,黄河输入三角洲 1× 10 8t泥沙形成 3 14 4km2 的陆地。进入河口区的泥沙约 88 4 %堆积在水下 8km宽的三角洲前缘。研究表明 ,这一堆积比例是河口切变锋、异重流和潮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异重流在黄河汛期一直存在 ,大约搬运黄河来沙的 6 0 %沉积在三角洲前缘 ;一个潮周期内 ,切变锋出现两次 ,它能够捕获异轻羽状流中的悬浮泥沙堆积 ,也能够限制异重流的远距离扩散。切变锋消失后 ,少量悬浮泥沙才能远距离扩散 ,随潮流离开三角洲水下斜坡。 相似文献
24.
The ground-state entanglement in a transverse spin-1/2 XX chain with a magnetization current is studied. By introducing a magnetization current to the system, a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 to current-carrying phase may be presented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e driving field λ for the magnetic field h>1; and the ground-state entanglement arises simultaneously at the critical point of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 In our model, the introduction of magnetization current may result in more entanglement between any two nearest-neighbour spins. 相似文献
25.
城市的发展对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引发了地铁的快速发展, 而地铁车站的存在, 会对原本稳定的地下水流场产生阻挡效应, 因此, 很有必要研究地下结构物对地下水流场造成的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地下结构物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 基于单元中心有限差分法软件Visual, MODFLOW。为了明确地下结构物影响地下水流场的因素, 对计算模型进行了简化, 模型计算针对的是单层土层中地下结构物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地下结构物不仅能够影响地下水流场的稳定时间, 而且使得迎水面水位上升, 背水面水位下降, 其中, 对背水面的影响程度大于迎水面。地下结构物左右侧上下游之间的水位差, 也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6.
在内蒙古大青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所截切的英安岩中获得锆石~(207)Pb/~(206)Pb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870±19Ma,认为英安岩为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末—新元古代一次裂解事件的产物.同时,据安山岩锆石U-Pb年龄谐和度(102)较好的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436±4Ma及英安岩锆石U-Pb年龄谐和度(104)较好的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153±2Ma和160±2Ma,表明大青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存在构造复活或构造追踪现象。这一认识为大青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的研究积累了新的资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7.
再论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兰山南部分布着多个方向的构造,其中最明显地是一系列的北西向构造,目前这些构造的相互关系以及形成机制还没有得到合理地解释,争论很大;野外构造研究表明,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与青铜峡一固原断裂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该断裂由走滑运动向挤压运动转换时的派生构造;从另一角度也说明,在中新生代由青铜峡一固原断裂所限定的地块(卫宁北山)向东运动,而这些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主要发生在新生代。由于卫宁北山向东运动的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因此,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演化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作为中国重要地质界限的南北向构造——贺兰山已经被青藏高原的构造活动所叠加。 相似文献
28.
YU Wei-Sheng Post-Doctoral Fellow Hydraulic Research Labora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China LEE Hong-Yuan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China 《国际泥沙研究》1993,(2)
I. INTRODUCTIONWhen a sediment--laden flow reaches the backwater zone of a reservoir, the suddenreduction of flow velocity causes sediment particles to settle toward the river bed. Undercertain circumstsnces, it will plunge and form a layer of sediment--water mixture flowingbeneath the water surface. This flowing layer is called the turbidity current. A turbiditycurrent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has important impacts on reservoir sedimentation.In the case of deep reservoirs, due to temper… 相似文献
29.
This study presents two-dimensional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s for sediment-laden current with higher density propagating forward through a lighter ambient water.The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cluding the buoyancy force for the densit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ight and heavy fluids are solved by a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based on a structured mesh.The concentration transport equations are used to explore such rich transport phenomena as gravity and turbidity currents.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n Upwinding Combined Compact finite Difference(UCCD)scheme,rigorous determination of weighting coefficients underlies the modified equation analysis and the minimization of the numerical modified wavenumber.This sixth-order UCCD scheme is implemented in a four-point grid stencil to approximate advection and diffusion terms in the concentration transport equations and the first-order derivative terms in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which can greatly enhance convective stability and increase dispersive accuracy at the same time.The initial discontinuous concentration field is smoothed by solving a newly proposed Heaviside function to prevent numerical instabilities and unreasonable concentration values.A two-step projection method is then applied to obtain the velocity field.The numerical algorithm shows a satisfying ability to capture the generation,development,and dissipation of the Kelvin-Helmholz instabilities and turbulent billow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current and the ambient fluid.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are compared with the data in published literatures and good agreements are found to prove that the present numerical model can well reproduce the propagation,particle deposition,and mixing processes of lock-exchange gravity and turbidity currents. 相似文献
30.
可调滞回模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及其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现在磁流变阴尼器性能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调滞回模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及其试验方法,并进行理论、试验及算例分析。首先,根据恒定电流下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滞力特性,利用磁流变材料特性的电流(即磁场)可控特点,建立了变电流下的阻尼力滞回模型;其次,在中通过电路板控制外加电流与装置变形间的函数关系,实现了变电流调节的阻尼力滞回模型;最后,将磁流变阻尼器与橡胶隔震装置结合,形成智能磁流变隔夺装置,并对一个单自由度隔震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