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2篇
  免费   517篇
  国内免费   595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113篇
地球物理   342篇
地质学   1597篇
海洋学   224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33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青藏高原地区过去2000年来的气候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杨保 《地球科学进展》2003,18(2):285-291
依据冰芯、树轮、沉积物分析和冰川波动等各单点古气候代用资料,以及重建的综合温度变化曲线,分析了近 2000年青藏高原温度变化的整体性和区域性特征。全青藏高原综合温度曲线显示中世纪暖期(1150-1400年)、小冰期(1400-1900年)以及公元 3~5世纪冷期的存在。青藏高原温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 9~11世纪,青藏高原东北部以温暖为特征,而青藏高原南部和西部表现为寒冷。青藏高原南部和西部分别于1150-1400年(此时段在高原东北部表现为弱暖期)和1250-1500年经历了气候变暖。与中国东部文献记录的最新综合研究结果比较,高原东北部与中国东部的温度变化最为一致。而且,许多重大气候事件,如1100-1150年、1500-1550年、1650-1700年和1800-1850年的冷事件在高原和中国东部同时出现,而后 3次冷期与小冰期期间中国西部发生的冰川前进相匹配。  相似文献   
992.
玉龙山温冰川浅冰芯记录现代指示意义   总被引:21,自引:12,他引:21  
1999年夏季首次在玉龙山最大的白水1号冰川积累区钻取了一支穿透整个粒雪层的10m冰芯,获取了近期数年的气候环境记录,深度7.8m以上δ^18O周期性波动变化特性明显,通过与可溶性离子,电导率和pH值,以及粒雪中污化冰层位置的对比分析,可鉴别出5个平衡年度的冰雪层,每年平均净积累折合水当量约900mm。由于融水渗浸的影响产生“均质化作用”,δ^18O变化幅度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在7.8m以下,δ  相似文献   
993.
江西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早期的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 根据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将原乐平组的官山段和下老山段划归茅口阶‚编制了这 一时期的沉积断面图‚并对这一时期的沉积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94.
在绳索取心钻探过程中,井底温度与压力的实时测量,有助于改进取心工艺,提高岩心采取率;同时岩心在井底的原位测量数据对于了解岩心的物理特性有着重要意义,这一点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中尤为明显。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内置于保压取样钻具中的温压采集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该采集器采用干电池供电,单次工作时间>72 h,能够采集与存储整个取样过程中岩心管内的温度与压力参数,与电脑端连接后就能得到全部数据。通过搭载海洋地质十号钻探船,该采集器完成了一个回次的海试试验,得到了整个绳索取心钻进过程的温度与压力数据。经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与实际取心工艺过程相符,数据平稳可靠。  相似文献   
995.
刘加召  王琳  吕有成 《山东地质》2013,(10):107-108,112
利用泡沫塑料对地质样品中微量金进行富集,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富集方法。常量金经过泡沫塑料吸附后,用硫脲脱附原子吸收测定也是近几年许多实验室常用的方法。而用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常量金鲜有报道,该方法简单、快捷,通过对国家一级标样的分析试验,对于金含量为0.05-50.00g/t的样品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96.
横水西周墓地部分青铜器残留泥芯的矿物组成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显微镜观察等理化分析测试手段对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部分青铜器残留的泥芯进行了成分、物相等检测分析,并与山西侯马、陕西扶风李家铸铜遗址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横水西周墓地泥芯与当地土壤在成分、物相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说明多数青铜器可能在当地铸造而成。  相似文献   
997.
This review describes developments in trace element determination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AES)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ICP‐MS) that were reported in 2006 and 2007. It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ICP techniques to g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amples; fundamental studies in ICP‐MS and ICP‐AES instrumentation have largely been ignored. New advances in ICP‐MS and ICP‐AES were incremental over this period, partly because both techniques are now well‐established. A continuing shift towards the hyphenation of low‐flow separation techniques has sparked activ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low‐flow interfaces, and papers discussing interference removal als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volume of research for both ICP‐AES and ICP‐MS. Whereas the majority of new ICP publications concerned advances in ICP‐MS analysis rather than ICP‐AES, development for ICP‐AES still occurs in almost all areas, particularly in sample introduction and hyphenated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998.
水泥加固红土的击实、剪切、压缩和渗透等受力特性及其微结构特征受到水泥加入比例和试样养护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加固红土存在最佳击实制样时间,水泥加入越多,最大干密度越大、最优含水率越小。其抗剪强度和抗剪强度指标随水泥加入比例的增加和试样养护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但增大的程度逐渐减慢,对粘聚力的影响大于对内摩擦角的影响;其压缩性和渗透性随水泥加入比例的增加和试样养护时间的延长显著减小,但减小的程度逐渐变缓;水泥加入比例的影响大于试样养护时间的影响。实质上,水泥的加入和试样的养护导致水泥加固红土呈现出包裹、填充和胶结的微结构特征,引起水泥加固红土的击实、剪切、压缩和渗透等力学特性的宏观变化。  相似文献   
999.
绳索取心冲击回转钻具是将绳索取心和冲击回转两种钻进工艺的优势进行叠加设计出的新钻具,该钻具对提高钻探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有显著的效果。通过设计及应用试验,发现了内管总成的"漂浮现象"及原钻具内管总成的"减振效应"对两种工艺组合应用影响的关键技术难题,并采取了有效的解决方法,为今后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聚类分析法在地质样品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军  罗立强 《岩矿测试》1998,17(3):172-176189
概述聚类分析及原理,通过题示内容的研究,包括测试样品,标准化数据,分类,获得适宜的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及建立了方法软件。该研究实验表明,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地质样品进行分类,效果较好。为开展X荧光定量分析及建立模式识别专家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