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50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1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喜  王琴  向阳  郑炜  李由 《山东气象》2020,40(1):134-143
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FY-2E 云顶亮温(TBB)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江苏2018年1月3—4日(简称“01·04”过程)、1月24—25日(简称“01·25”过程)和1月27—28日(简称“01·27”过程)3次暴雪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3次暴雪过程都是在500 hPa高空槽、中低层切变线、700 hPa西南急流和地面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暴雪过程中水汽主要来源于中层,降雪期间逆温层结始终存在。2)不同之处是,“01·04”过程中层暖湿气流先形成,水汽条件更好,而后弱冷空气自低层楔入,促使暖湿气流抬升,上升运动发展更为旺盛;“01·25”过程和“01·27”过程低层先形成冷垫,而后中层暖湿气流增强沿冷垫爬升,冷垫更冷,“01·25”过程逆温更强。3)暴雪过程中TBB稳定低值期基本可以反映强降雪时段;“01·04”过程中有弱对流发展,造成降雪强度大。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丽江高美古二期选址在踏勘和筛选工作的基础上 ,对 3 # 点和6# 点的视宁度进行了对比观测。通过对 1 999年 2月 6日~ 1 999年 1 2月 3 1日 2个点共 4 756组同时段观测数据的统计和处理得到 :3 # 点的视宁度平均值为 1 1 .2 62 3cm ,6# 点的视宁度平均值为 1 1 .5952cm。经F分布检验和t分布检验假设成立 ,作出 3 # 点和 6# 点的视宁度无显著性差异的推断 ,与初期用衍射环观测视宁度的结果一致 ,进一步说明了高美古整个山头的视宁度都是优良的  相似文献   
53.
BOOK REVIEWS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Marine Resources of Kuwait: Their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n-oil Resources . Fatimah H. Y. al -Abdul -Razzak Recollections of a Revolution: Geography as Spatial Science . Mark Billinge , Derek Gregory and Ron Martin Entre l'Eden et l'Utopie . Luc Bureau Developments in Political Geography . M. A. Busteed The Elements of Graphing Data . William S. Cleveland R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 Paul J. Cloke and Chris C. Park Third World Atlas . Ben Crow and Alan Thomas Exploitation, Conservation, Preservation: A Geographic Perspective on Natural Resource Use . Susan L. Cutter , Hilary Lambert Renwick, and William H. Renwick . Wine Regions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 Harm Jan de Blij Regional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Policie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Europe . George Demko The Geographer at Work . Peter R. Gould Change in the Amazon Basin . John Hemming Geography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 R. J. Johnston and P. Claval 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n and Countryside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1949–2000 A.D. , R. J. R. Kirkby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for Pacific Microstates: Issues in Organisation and Management . Christopher C. Kissling Fluvial Forms and Processes . David Knighton The Urban Millennium . Josef W. Konvitz Technological Transition in Cartography . Mark Stephen Monmonier Field Guide to Soils and the Environment: Applications of Soil Surveys . Gerald W. Olson Northern Australia: The Arenas of Life and Ecosystems on Half a Continent . Don Parkes A Killing Rain: The Global Threat of Acid Rain . Thomas Pawlick From the Family Farm to Agribusiness: The Irrigation Crusade in California and the West, 1850–1931 . Donald J. Pisani Hybrid Maize Diffusion in Kenya . Franz -Michael Rundquist Warning and Response to the Mount St. Helens Eruption . Thomas F. Saarinen and James L. Sell Coastal Geomorphology in Australia . B. G. Thom Tropical Rain Forests of the Far East , 2nd ed . T. C. Whitmore The Dark Side of the Earth . Robert Muir Wood 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 for Geographer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tists , Neil Wrigley  相似文献   
54.
山东省两次暴雪天气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探空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地基GPS/MET遥感大气水汽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采用诊断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对山东省2009年11月11 12日和2010年2月28日两次暴雪天气的水汽、热力、动力条件和中尺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暴雪都是受高空槽影响产生的,700hPa附近有较强的偏南气流向暴雪区输送暖湿空气,整层大气高湿近于饱和,中低层有逆温,整层温度≤0 C;暴雪产生在700~500 hPa槽前西南气流前部、850 hPa东北风与东南风辐合的区域,近地面层都为东北风。(2)不同点是,前次暴雪过程中低层先有冷空气影响,然后中高层暖湿气流北上,中低层能量低,以稳定性降雪为主,持续时间长;后次暴雪过程中,先是中低层暖湿气流北上,而后强冷空气从低层锲入,低层形成低涡,地面形成气旋,中低层对流不稳定,对流发展,降雪强度大,持续时间短。(3)暴雪期间GPS/MET水汽监测的可降水量在20 mm左右,对降雪量有一定的指示性。加密自动站观测中温度0C线是雨、雪的分界线,有助于判别降水的形态。  相似文献   
55.
盛夏渤海湾大气边界层辐合线触发对流风暴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金霞  徐灵芝  卢焕珍  范苏丹 《气象》2012,38(3):336-343
本文对渤海湾2008—2009年,由大气边界层辐合线引起的对流风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温、高湿不稳定大气层结环境条件下:(1)单一的海风锋在其端点可产生对流性降水。(2)海风锋与弱冷锋相遇,或者两条海风锋相交,或者雷暴单体的出流边界与海风锋相遇均会产生强对流风暴。(3)渤海湾边界层辐合线触发对流风暴大多发生在每年7 8月,且在副热带高压控制渤海湾后东退的过程中,此时大气层结处在高温、高湿不稳定状态。辐合线触发的对流风暴是沿辐合线移动,移动方向取决于辐合线两侧的主导风向。(4)边界层辐合线触发对流风暴,具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等特点,分析渤海湾边界层辐合线的移动与演变能提高强对流风暴的临近预报、预警,减少突发性天气引起的灾害。  相似文献   
56.
满洲里国家基准站搬迁至新站后,根据2010年1-12月新旧自动观测站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地温等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进行整理,用差值分析法进行对比,并从观测环境的改变、拔海高度、下垫面性质、热岛效应等方面揭示影响新旧站的差异因素。  相似文献   
57.
利用荆州6个国家气象站1989—2018年的夏季逐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采用与经典人体舒适度模式计算及评判结果对比分析的方法,建立荆州夏季人体舒适度模型,确定人体舒适度评判标准,并用湖北近30 a气象资料对各区域人体舒适度进行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荆州6市(县)一年中各有3个月的舒适期,松滋还有2个月的...  相似文献   
58.
“圣帕”、“碧利斯”影响湖南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志祥  叶成志  刘志雄  许霖 《气象》2008,34(7):41-50
应用气象、水文加密观测和NECP再分析资料对两个严重影响湖南的热带气旋圣帕、碧利斯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碧利斯"和"圣帕"影响期间,湖南降水在强度和范围上存在明显差异,"碧利斯"强降水主要位于低压环流的东南侧,在湘东南地区形成致洪暴雨,而"圣帕"降水范围大,湖南大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强降水落区具有自东向西移动的特点,且强降水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碧利斯"、"圣帕"登陆后低压环流移动路径不同以及结构的差异,且与之相互作用的南海季风强度不同,导致它们在动力结构、水汽辐合强度分布和垂直运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这些差异是造成它们不同的强降水分布特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
两种再分析资料平流层温度场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Lorenz环流分解基础上,比较了全球平流层低层ECMWF和NCEP/NCAR两种再分析资料月平均温度场的差异。结果表明:(1)纬向的平均温度无论DJF季度还是JJA季度100 hPa,30°S~30°N纬带都是冷中心;在该冷纬带ECMWF资料温度均值显著低于NCEP资料,ECWMF资料的年际方差显著小于NCEP资料。(2)30 hPa以上NCEP资料的定常波比较杂乱,在中纬大陆上出现与事实不符的高低中心,而ECMWF资料反映的气温定常波则比较合理。(3)ECMWF资料在100 hPa和10 hPa上气温异常未能充分地反映近50 a来3次强的火山喷发引起的平流层增温。  相似文献   
60.
新疆觉罗塔格成矿带与南阿尔泰成矿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总结觉罗塔格成矿带和南阿尔泰成矿带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对这2个成矿带进行了地质成矿对比,认为该2带具有相同的"五阶段"演化历程,并发育相似的成矿地质事件与成矿地质环境,矿化特征及所发育的矿床成矿系列均具有可比性.体现了在一个成矿带内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都具有各自的岩浆或沉积成矿作用,形成一定的矿床组合,并具有一定的演化规律;具有类似构造环境的成矿带有可能具有类似的成矿系列与演化.例如,铁、铜、铜镍、金和稀有金属等矿床的几种矿床类型在这2个带中均有产出,南阿尔泰成矿带中的喀拉通克铜镍矿床可与觉罗塔格成矿带中的黄山铜镍矿床对比.同时也指出,该2带存在明显的差异.并按成矿体系中"全位成矿"的理论,指出了在这2个成矿带作进一步研究和找矿的新方向."对比"是地学中运用最广泛的原则和方法,实际上,据此思路在近年的勘查与研究中已取得了新的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