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04篇
海洋学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国际二叠纪年代地层划分新方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向东 《地质论评》1998,44(5):478-488
国际二叠纪地层分会已就二叠系的统和阶的划分,命名及下界的层位达成统一意见,提出新的二叠系年代地层表,该表由3个最佳的区域性地层序列组成,即代表下二叠统的俄罗斯和哈萨克坦乌拉尔地区的乌拉尔统(CisuralianSeries)上二叠下部和上部的美国西南部的瓜德鲁普统(GuadalupianSeries)和中国华南地区的乐平统(LopingianSeries)。新表为建立二叠系内部界线的全球层型及点位  相似文献   
92.
Aptian综合年代地层事件:定量地层学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发表的年代地层数据都是以Ma形式出现,以关键物种的首现面和末现面来界定的。一般而言,这些年龄是在用某种方法确定的某两个层的年龄基础上通过插值获得的,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估计值,而不是可以检验的科学结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评价的、剖面重现的、标本重现的而且插值方法是经过严格检验的数据库。图形对比技术正是一个有用的方法,它可以综合众多剖面的分散分布的事件,并可以验证这些事件的顺序和年代。图形对比技术是一个定量的、非统计的方法,可以判别两个剖面之间存在的同时代关系。物种时限和非生物事件投点到X/Y图解上,时限可以通过对比线综合到单个的时间尺度上。其他剖面的数据通过重复以上过程把每个剖面的数据综合进来。获得的时限通过评价有这些物种出现的图形解而得到验证。Aptian阶(约124~112 Ma)时期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用来确定Aptian阶的许多关键生物事件和年代地层事件并不都出现在同一个剖面。因此,这些事件的相对年龄始终是不确定的,也不是相关的。两个事件被提出来用于界定Aptian 阶的底界,包括菊石Deshayesites tuarkyricus 和磁极性带CM0。然而这两个事件标准地层剖面相隔600 km。图形对比显示这两次事件出现在7 万年间隔内。通过这一方法,来自23 条Barremian Aptian Albian  相似文献   
93.
曾书明  游玮  覃兆松 《地质通报》2010,29(10):1619-1632
对赣中西部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从下至上划分为鸡公岭组、栖霞组、小江边组、茅口组、南港组、乐平组、七宝山组、长兴组;从底至顶划分为Schwagerina cushmani-Darvasites.、Staffella、Misellina claudiae、 Parafusulina、 Chusenella、Neoschwagerina、 Yabeina、 Neomisellina、Gallwoayinella、Palaeofusulina minima和P. sinensis 11个 带,鸡公岭组的Sweetognathus whitei,茅口组Jinogondolella serrata,七宝山组Clarkina leveni、 C. guanyuanensis、C. oriantalis,长兴组C. subcarinata、C. changxingensis 7个牙形石带。同时划分出Shouchangoceras、Anderssonoceras、Prototoceras、Konglingites、Sanyanites 5个菊石带。依据生物地层单位将这段地层划分为下统隆林阶,中统罗甸阶、祥播阶、孤峰阶、冷坞阶和上统吴家坪阶、长兴阶。  相似文献   
94.
二叠纪地层研究述评   总被引:39,自引:8,他引:39  
近二十年来 ,全球和中国的二叠纪年代地层方案基本形成。层序地层、同位素年龄和磁性极性地层也获得系统的资料 ,所以国际二叠系对比的精度大为提高。不过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层型犹待厘定 ,还存在若干重要的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95.
钱方 《地质力学学报》2005,11(4):302-310
近40年来,笔者运用了如下方法对元谋人的时代做了进一步研究:①对元谋人年代的测定,采用了古地磁地层法、裂变径迹法、ESR法和氨基酸法;②从元谋动物群来确定元谋人时代;③从元谋地区地貌角度来讨论元谋人时代;④从新构造运动来讨论元谋人时代;⑤从元谋盆地第四纪地层来确定元谋人时代;⑥从元谋人牙齿,胫骨来讨论元谋人时代.最后得出元谋入时代为早更新世,距今170万年.   相似文献   
96.
下三叠统殷坑阶和巢湖阶及其界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介绍层型剖面殷坑阶和巢湖阶的定义和地层特征,并重点讨论了两阶之间的界线,即巢湖阶的底界。巢湖阶的底界层型位于近期提出的全球印度阶一奥伦尼克阶界线层型候选剖面——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上,界线定义为以牙形石Neospathodus waageni的首现点作为第一标志,菊石Flemingites-Euftemingites带底界作为参考标志。在巢湖剖面上,该界线位于三叠纪第2个正向磁极性带上部、三叠纪碳同位素曲线第1次正向漂移峰值附近;在岩石地层系统中,它位于殷坑组中上部位。简要概述了该界线地层的国际和国内对比的主要标志性化石。  相似文献   
97.
将浙江省中生代晚期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岩系:(1)下部岩系为建德群和磨石山群,主体时代为晚侏罗世,顶部祝村组和横山组跨入早白垩世;底部以兰江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与下伏中侏罗统渔山尖组和毛弄组分开,其底界年龄为150~155Ma。(2)中部岩系是永康群,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以闽浙运动的区域不整合与下伏地层接触,其底界年龄为120~125Ma。(3)上部岩系由衢江群和天台群构成,成岩时代以晚白垩世为主,底部中戴组和塘上组属于早白垩世沉积,以丽水运动形成的区域不整合面为底界,时代为105~110Ma。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札达盆地河湖相地层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剖面实测,对分布于盆地内的新近系上新统-第四系下更新统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划分,重新厘定了该区上新世-早更新世岩石地层单元,建立了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层序。首次提出了该区上新统-下更新统三分方案,将该套河湖相地层重新划分为第四系下更新统香孜组(Qp^1-1x)、新近系上新统古格组(N2^2g)和上新统托林组(N2^1t)3个组、7个沉积相、11个岩性段,并为确定上新统与下更新统的界线位置提出了具体意见,为青藏高原乃至全球新近系上新统与第四系的研究、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
第四纪地层年代学格架的建立对于区域地层对比及古地理环境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永定河中下游地区廊固凹陷北部后王各庄村ACX02钻孔378 m岩芯沉积物的结构构造、岩性组合特征,应用测井曲线及古地磁、AMS14C、OSL测年方法,对ACX02钻孔剖面进行详细地层划分、沉积相研究及地层年代学格架的建立。结果表明,岩芯记录了布容正向极性时、贾拉米洛极性亚时、奥尔都维极性亚时和高斯正极性亚时,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下更新统(Qp1)以河道相、泛滥平原相沉积为主,底界260 m;中更新统(Qp2)以湖沼相沉积为主,底界76.7 m;上更新统(Qp3)主要为河道相沉积,底界59.7 m;全新统(Qh)主要为泛滥平原相沉积,底界15.45 m。   相似文献   
100.
The Zweikofel Formation of the Rattendorf Group in the Carnic Alps (Austria) is 95–102 m thick and consists of a cyclic succession of thin‐ to thick‐bedded fossiliferous limestone and intercalated thin intervals of siliciclastic sediment. The siliciclastic intervals were deposited in a shallow marine nearshore environment. The variety of carbonate facies indicates deposition in a shallow neritic, normal‐saline, low‐ to high‐energy environment. The Zweikofel Form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 paracyclic vertical arrangement of facies and represents sedimentary sequences that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elsewhere in the Tethys. Fusulinids and conodonts from the upper Grenzland and Zweikofel formations in the Carnic Alps clearly suggest that what has been called ‘Sakmarian’ in the Tethys includes both the Sakmarian and Artinskian stages of the Global Time scale. Fusulinids from the lower part of the Zweikofel Formation at Zweikofel closely resemble those of the Grenzland Formation and approximately correlate with the upper part of the Sakmarian and lower part of the Artinskian of the Global Time scale. The upper part of the Zweikofel Formation correlates approximately with the lower‐middle (?) parts of the Artinskian Stage of the Global Time scale. A new regional Hermagorian Stage of the Tethyan scale is proposed between the Asselian and Yakhtashian. The lower boundary of the Hermagorian Stage is proposed to be located at the base of bed 81 in the 1015 section of Darvaz (Tadzhikistan).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Hermagorian and Yakhtashian stages is placed at the base of bed 73 in the Zweikofel section at Zweikofel, Carnic Alps. In the Darvaz region, Tadzhikistan, the type area for the Yakhtashian Stage, this boundary has never been precisely defined. The entire fusulinid assemblage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Grenzland and Zweikofel formations reported herein includes 62 species of 18 genera, of which one subgenus and 12 species and subspecies are new.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