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14篇 |
免费 | 2216篇 |
国内免费 | 247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07篇 |
大气科学 | 3552篇 |
地球物理 | 3038篇 |
地质学 | 4614篇 |
海洋学 | 1826篇 |
天文学 | 151篇 |
综合类 | 950篇 |
自然地理 | 38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0篇 |
2023年 | 216篇 |
2022年 | 481篇 |
2021年 | 620篇 |
2020年 | 636篇 |
2019年 | 738篇 |
2018年 | 604篇 |
2017年 | 768篇 |
2016年 | 745篇 |
2015年 | 771篇 |
2014年 | 954篇 |
2013年 | 1303篇 |
2012年 | 883篇 |
2011年 | 914篇 |
2010年 | 764篇 |
2009年 | 885篇 |
2008年 | 904篇 |
2007年 | 875篇 |
2006年 | 794篇 |
2005年 | 773篇 |
2004年 | 563篇 |
2003年 | 519篇 |
2002年 | 432篇 |
2001年 | 378篇 |
2000年 | 377篇 |
1999年 | 314篇 |
1998年 | 282篇 |
1997年 | 306篇 |
1996年 | 208篇 |
1995年 | 214篇 |
1994年 | 168篇 |
1993年 | 142篇 |
1992年 | 113篇 |
1991年 | 68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41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The global fisheries sector has undergone both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nsiderable resource depletion. Unlike fisheri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e Indonesian (and indeed Southeast Asian) sector is still largely dominated by small-scale producers, who are partially embedded within a subsistence economy. Changes in the nature of production and livelihoods in the fisheries sector appear similar to those in land-based agriculture but have received far less attention in the literature and demand further analysis given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ural resource base. Using national datasets complemented by insights from a two-month period of fieldwork in South Sulawesi,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rocess of capital intensification underpinning national fisheries growth and how it is transforming small-scale production systems. Despite increasing market integration, we found that smallholders have persisted across coastal production systems to an even stronger degree than land-based agriculture. We suggest some reasons why this is so. However, we also observed evidence of internal class differentiation within coastal communities. Such differentiation, combined with resource degradation and depletion, exposes the poorest in the community to enhanced livelihood vulnerability. 相似文献
152.
绿洲是干旱区独特的自然景观,是人们生产生活的载体。如何在保持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是关系到干旱区绿洲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选取干旱区典型绿洲——于田县1949\_2004年的自然与人文统计资料,首先分析了五十余年来该县耕地变化的情况。然后从自然与人文两个角度对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因素往往构成一定区域绿洲发展的基本限制,人为因素在短时期内,对耕地的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作用如果顺应自然因素的限制,则对绿洲发展有利,绿洲稳定性增强;反之,绿洲稳定性减弱,由于新疆绿洲外围多为戈壁及沙漠,因此,对绿洲的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以保护绿洲为前提,合理利用水等自然资源,否则绿洲的面积随时都有可能缩小。 相似文献
153.
毛乌素沙地处于中国季风边缘的半干旱区,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是研究过去全球气候变化的理想场所。对沙地东南缘锦界剖面全新统砂质黄土-古风成砂-古土壤互层沉积序列进行研究,在OSL测年基础上,通过沉积物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及其比值分析,结合粒度、磁化率特征,探讨了毛乌素沙地东南缘7.9ka BP以来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地层常量元素氧化物以SiO2和Al2O3为主,其他元素含量依次为Na2O、K2O、Fe2O3、CaO、MgO。各种元素活动性不同,K、Na活动性较强,易淋失;Si活动性较稳定,风成砂中易富集;Ca、Mg、Al、Fe活动性较弱,古土壤中富集。(2)7.9ka BP以来气候变化分为6个阶段。7.9~7.3 ka最温暖湿润时段;7.3~6.8 ka,气候转冷干;6.8~4.3 ka,整体上温暖湿润,期间存在2次由暖湿变冷干的波动,并出现过6次风沙活动,即6.6~6.3、6.1、5.9、5.7~5.5、5.3~5.0、4.7~4.4 ka;4.3~2.5ka BP,气候转冷干;2.5~1.8ka BP出现过短暂湿润期,但暖湿程度不及全新世中期;1.8ka BP以来气候渐趋干旱并接近现代气候。(3)全新世气候变化与毗邻的萨拉乌苏河流域、浑善达克沙地等记录的气候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是通过东亚冬夏季风强弱消长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 相似文献
154.
塔里木盆地南缘历史时期气候环境变化的过程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根据塔里木盆地南缘具较高分辨率的湖沼相沉积物碳酸盐δ^13C和粒度等记录,恢复出2162-850BC期间为一相对稳定的温暖干旱时期,之后迅速转冷湿,湿润程度呈持续、阶段式增加,50 BC至500 AD期间呈现的显著冷湿特征于550 AD之后突变转暖干而结束。550 AD和1000 AD前后的具突变性质的气候事件在南疆地区近2.0ka的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反映气候状况有过重大调整。850—1300AD期间(相当于中世纪温暖期)冷暖、干湿多变,但温暖特征并不明显。特别是1100—1200AD期间气候快速、频繁变化之后,奠定了本地区现代稳定干旱环境特征。区域对比表明,尼雅剖面记录的气候变化具有广泛的区域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5.
冲击矛技术作为非开挖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一些优势而被广泛采用。但是,冲击矛从其形成产品到现在,在施工时方向是不可控的,而可控冲击矛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成形产品。欲使冲击矛的钻进方向可控,可以改变冲击矛的方向,使钻头轴线与冲击器轴线存在一定夹角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影响可控冲击矛轨迹变化的因素很多,由于目前没有成形冲击矛,因此,制做可控冲击矛的模型来进行模拟试验。通过试验去发现可控冲击矛轨迹的曲率半径变化与上述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56.
Abstract. Respiration in Holothuria tubulosa was investigated in individuals from the Posidonia oceanica meadow off Lacco Ameno (Ischia Island, Italy). Respiratory rates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body weight and increasing sea water temperature. Oxygen consumption of an average individual (7g dw body wall) ranges from 0.409 (14 °C) to 1.300 (26 °C) mg O2 · h-1 . Data on population density, mean size of individuals, and annual sea water temperature variations allow an assessment of holothuroid production. Values of 45.65 and 13.75 kJ · m-2 · y-1 were calculated for shallow (3 to 10 m) and deep (25 to 33 m) areas of the Posidonia meadow, respectively. Holothuroid production shows a bathymetric pattern similar to primary production of the Posidonia -epiphytes complex and the production of Posidonia litter. 相似文献
157.
The effects of four microalgae,Chlorella vulgaris,Platymonas helgolandicavar,Isochrysis galbana,and Nitzschia closterium on the grazing and filtering rates of the marine rotifer,Brachionus plicatilis,were evaluated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The grazing rates in separate cultures of the four microalga were as follows:C.vulgaris > P.helgolandicavar > I.galbana > N.closterium.However,the filtering rates occurred in the following order:P.helgolandicavar > N.closterium > C.vulgaris > I.galbana.A mixed diets ex... 相似文献
158.
由于海水中富集大量可溶性盐类及各种金属离子成分,利用海水配置的海水泥浆具有相对密度大、胶体率低、稳定性差、失水量高等特点,不能满足泥水平衡盾构施工要求。为实现对海水泥浆改性以达到利用海水泥浆维持开挖面稳定,降低穿江越海盾构施工成本,选用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纤维素PAC(聚阴离子纤维素)、聚丙烯酸铵等8种添加剂进行海水泥浆性质变化试验,优选出对海水泥浆改性明显的添加剂,并分析优选添加剂掺入量和时间对海水泥浆性质的影响规律。同时,基于优选的添加剂CMC,利用泥膜形成试验平台进行改性海水泥浆地层渗透试验。研究表明:不同添加剂对海水泥浆性质变化差异较大,增黏剂PAC、CMC对海水泥浆的改性效果稍好,24 h离析出现浑浊层、混合层、絮凝沉淀层。海水泥浆对地层渗透的滤水量大于改性海水泥浆,泥皮也稍厚,但呈稀疏状态。可以推测,添加剂中和部分海水成分,呈絮凝沉淀,多余添加剂表现出对淡水泥浆的增稠作用。 相似文献
159.
南海热带气旋的气候变化及强度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南海海域1949~2007年6~10月份热带气旋(以下简称TC)年、月频数和TC中心强度的历史资料统计文件,分析TC的年月变化。结果表明:近50年,TC具有10a左右的周期变化,1964~1974年和1985~1995年为南海两个强台风以上级别频发期,1997~2006年为TC频数少且强度弱的时期。同时TC强度的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中沙北部海域和东沙西部海域为强台风多发生区,各月TC强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且其加强通道具有南-北-南阶段性变化。另外,通过分别对1949~2007年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及海温场的格点资料和TC强度历史资料的相关计算,选取高相关格点,根据相关权重组成组合因子,构建二次型预测方程,做年月TC强度预测。预测检验结果显示,冬季的高度场和海温场对次年的TC强度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0.
三江平原气温降水变化分析——以建三江垦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温及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其变化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等产生重大影响。利用三江平原建三江垦区15个农场气象站1965~2002年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气候趋势系数和一元回归分析法进行气候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本区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气温以0.50℃/10a幅度升高,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冬季增幅最大,达0.82℃/10a。气温升高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最大的增温中心位于南部边缘,气温倾向率大于0.60℃/10a。降水趋势性变化不显著,但仍呈弱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倾向率为-1.90mm/10a,四季降水量以秋季减少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进行气候突变分析,结果表明气温突变出现在1987年,降水突变出现在1980年和1997年,但降水突变不明显。研究三江平原建三江垦区的气候变化对于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