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64篇
海洋学   487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Benthic Nutrient Recycling in Port Phillip Bay, Australia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Benthic chamber measurements of the reactants and products involved with biogenic matter remineralization (oxygen, ammonium, nitrate, nitrite, phosphate, silicate, TCO2and alkalinity) were used to define solute exchange rates between the sediment and overlying water column of Port Phillip Bay, Australia. Measurements at various sites throughout the bay, conducted during the summers of 1994 and 1995, indicate that the variability in flux values within a site is comparable to year-to-year variability (±50%). Four regions of the bay were distinguished by sediment properties and the northern region was identified as having 3–30 times greater nutrient regeneration rates than the other regions. Benthic recycling accounted for 63 and 72% of the annualized N and P input, respectively, to the entire bay as determined by summing benthic, dissolved riverine, atmospheric and dissolved effluent sources. However, bay-wide sedimentary denitrification accounted for a loss of 63% of the potentially recyclable N. This fraction is higher than many other coastal regions with comparable carbon loading. Denitrification efficiency is apparently not enhanced by benthic productivity nor by bio-irrigation. The rate of bio-irrigation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denitrification efficiency. Bio-irrigation was studied using radon-222 and CsCl spike injection chamber measurements. Radon fluxes from sediments in Port Phillip Bay were enhanced over the diffusive flux by 3–16 times. The modelled rate of loss of Cs from chamber water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adon flux enhancement results. Both methods identify regions within Port Phillip Bay that have particularly high rates of non-diffusive pore-water overlying water solute exchange.  相似文献   
52.
渤海底栖桡足类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渤海1998年9月航次的调查结果.小型底栖生物总平均丰度为(8688±5097)个/m2,底栖桡足类居第2位,平均丰度为(663±569)个/m2,占总数量的76%.根据77种底栖桡足类丰度所做的聚类和标序分析将渤海20个站位划分为4个组合.根据11种环境因子数据所做的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将研究海域划分为两个生境、4个亚区.对研究海域进行的分区与自然分区是基本一致的.支配研究海域底栖桡足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水深和沉积物粒度.  相似文献   
53.
南麂列岛潮间带的微小型底栖藻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次记录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的微小型底牺藻类。经初步鉴定南麂列岛潮间带共有微小型底栖藻类4门54属155种,以硅藻类占优势(41属125种)。其优势种在岩礁为附生性的海生斑条藻,沙滩为附生性的小形舟形藻和翼茧形藻,泥滩为底栖性的圆筛藻和斜纹藻。不同生境其种类组成差异显著,在各生境均出现的共有种仅6种。微小型底栖藻类年平均丰度:岩礁为7094.61个/g,沙滩为46821.63个/g,泥滩为456.5个/g,岩礁和沙滩以春季最高;泥滩以夏季最高;秋、冬季各生境的丰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54.
本文阐述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 PRIMER的原理及其在底栖生态学中的应用。PRIMER是处理生态和环境多元数据的重要数值分析工具 ,本文从实用的角度对其中包括的技术方法和相应的子程序如 :等级聚类 (CLUSTER)、非度量多维标度 (MDS)、主分量分析 (PCA)、相似性分析检验(ANOSIM)、相似性百分比分析 (SIMPER)、生物 -环境连接的逐步分析和相关检验 (BIOENV/BVSTEP)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55.
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7,自引:5,他引:77  
于1995 ̄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培养20种海洋微藻,采用Bligh-Dyer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藻外,海洋微藻的总脂含量均超过其干重的10%,每一纲藻种都有其特征脂肪酸或几种脂肪酸的组合作为其化学分类的标记:绿藻纲中除小球藻的20:5(n-3)含量较高以外,一般含有较高的16:4(n-3),不含22:6(n-3);硅藻纲的16:1(n-7)含量高于1  相似文献   
56.
采用水生毒理学方法以及通过分析蒽对 2种海洋微藻的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初步研究了蒽胁迫对 2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 :随着蒽浓度的不断增大 ,1 2种海洋微藻的相对增长率逐渐降低 ,叶绿素 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稍有下降 ,蒽对小新月菱形藻生长的 72 h· EC50为 2 51μg· L-1 ,蒽对亚心形扁藻生长的 72 h· EC50 为 387μg· L-1 ;2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含量逐渐降低 ;3加入外源性抗氧化剂 (GSH和甘露醇 )可缓解蒽胁迫所造成的 2种海洋微藻的细胞密度的降低 ,即可缓解蒽胁迫对微藻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57.
脂类分析在海洋微藻化学分类学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目前脂类研究在海洋微藻化学分类学上的研究进展。所有的海洋微藻脂类都含一定的脂肪酸和甾醇,而不同种类的海洋微藻都有其特殊的脂肪酸和甾醇组成特征,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特性来判别微藻可能所处的化学分类学地位:如果运用从某些藻类中发现的部分罕见脂类成分,还有可能对微藻的个别种类进行确定。随着对微藻中脂类物质分离,提取、纯化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加上质谱、核磁共振等结构分析手段和脂类衍生化技术的日益完善,可以构建海洋微藻脂类物质组成结构快速查询信息库,并使其成为微藻化学分类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8.
为对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估及底栖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在胶州湾筏式养殖水域,建立了底栖生物生产力现场测试系统(BCSPM),并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测定了沉积物海水界面溶解氧随时间的变化、计算了氧通量、估算了底栖总初级生产力和群落呼吸。在光照较强的中午时刻测定的群落总生产力为20.76mgCm^-2h^-1;养殖水域沉积物中的群落呼吸要高于邻近水域。BCSPM整体运转良好,初步结果为系统的改进和进一步实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9.
夏季珠江口外近海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交换通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基于2002年夏季(7月)对珠江口外近海的生态环境调查,获取了该海域沉积物间隙水的营养盐剖面资料,估算了沉积物/水界面的营养盐交换通量,并且与实验测定的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沉积有机质在厌氧环境下降解大大提高了间隙水中的铵盐、磷酸盐和硅酸盐含量,导致这些营养盐总体上从沉积物内部向沉积物/水界面转移。但在该界面附近,铵盐被不同程度地硝化,所形成的硝酸盐又被不同程度地反硝化;磷酸盐和硅酸盐交换通量则受到自生矿物沉淀与溶解、吸附与解吸作用的影响,因此营养盐的净交换通量是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综合结果。模拟实验研究显示,该海区NH4+、NO3-、NO2-、PO43-和SiO44-的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分别为-0.197—1.93、-0.558—0.178、-0.064—-0.009、-0.079—0.126和-6.89—7.00 mmol.(m2.d)-1。根据营养盐剖面资料计算的交换通量不仅很小,交换通量方向也往往与实验结果不符。  相似文献   
60.
两种海洋微藻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种常见海洋微藻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确立了离体法和活体法的提取(振荡)时间及酶促反应时间,分别为:5 min,30 min(离体法)和6 min,10 min(活体法),并对2种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本文条件下,离体法较活体法更适于进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 carterae)、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新月菱形藻(Nitzchia closterium)和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的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活体法更适于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nase)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