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122篇
海洋学   48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利用南海东北部上陆坡处所取的D孔(21°23′02″N,116°47′13″E,水深405m)进行硅藻分析,结合粒度分析与碎屑矿物分析结果,探讨该海域末次冰期以来沉积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粒度与硅藻分析结果较为吻合,共同显示D孔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0-2cm)的砂质沉积层为经冰后期海进过程改造的晚更新世残留沉积层;下层(2-130cm)主要是末次冰期形成的浅海沉积。整个柱样可反映出海洋同位素MIS4期海退至MIS3期海进与MIS2期海退至冰后期海进的沉积韵律。  相似文献   
762.
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微型生物多样性时,生物学重复间常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这可能是高比例的稀有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ed taxonomic unit, OTU)造成的“假象”。为明晰陆架海区站位间及同一站位重复间底栖纤毛虫群落的异质性水平,并探明稀有OTU与群落异质性的关系,给出去除稀有OTU阈值的科学建议。本研究在东海选取具有明显环境梯度的4个站位,每站位采集3个重复沉积物,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纤毛虫群落与分布。研究表明同一站位重复间群落不相似度在30%~34%,重复间群落的高差异性会掩盖地理距离较近的站位间差异(33%)。各个站位重复间共有OTU分别占该站位检获的总OTU数的34.4%, 31.9%, 39.5%和36.5%,而序列数基本占据94%以上。相对丰度小于0.1%的OTU占总OTU数的80%。依次去除相对丰度低于0.01%至0.1%的OTU,发现去除稀有OTU能够有效降低重复间差异,去除越稀有的OTU,降低效果越强;对站位之间的差异影响较小,且站位差异越大影响越小。稀有OTU的分布随机性极强,基本与站位无关。相对丰度低于0.015%的OTU是造成重复间群落异质性...  相似文献   
763.
互花米草入侵东滩盐沼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外来种互花米草 (Spartina alterniflora)已经成功入侵崇明东滩 ,正在大量取代潮间带的优势种海三棱草 (Scirpus mariqueter)。采用圆筒取样比较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不包含蟹类 )的密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在这两种植物群落的变化差异。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密度在互花米草群落和海三棱草群落中分别为 3119个 /m2 和 345 9个 /m2 ,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但一些常见种的密度在两种植物群落中存在显著差异。从物种的相对多度看 ,两种植物群落中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优势种都是堇拟沼螺 (Assimineaviolacea)和丝异须虫(Heteromastusfiliforms)。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 ,互花米草群落中 ,平均每一个圆筒取样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物种丰富度、香农 -威纳指数、均匀度都显著低于海三棱草群落中 ,而优势度则相反。互花米草群落中 ,食碎屑者的数量百分比显著大于海三棱草群落中 ,食悬浮物者和食植者的数量百分比显著小于海三棱草群落中。这表明互花米草入侵东滩海三棱草群落 ,竞争取代土著植物后 ,显著降低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物种多样性 ,同时显著改变了营养类群的结构。互花米草入侵所引起的植物群落高度、密度、盖度、生物量的变化可能是造成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64.
长江中游湖泊沿岸带的底栖藻类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国凤  刘国祥 《湖泊科学》2011,23(2):239-245
测定和分析湖北省21个浅水湖泊沿岸带底柄藻类的现存量,底柄硅藻的种类组成、细胞密度、多样性指数及其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理化指标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期间,不同湖泊底柄藻类的现存量和底柄硅藻细胞密度分别介于1.01-40.82μg/cm2和0.09×106-14.20×106cells/cm2之间,它们在所研...  相似文献   
765.
2008年7月和9月调查了我国蒙新高原12个湖泊的高等水生植物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除阜康天池外皆采集到了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水生植物共有8科12种,优势种为芦苇和蓖齿眼子菜.底栖动物共鉴定出4门8纲26科64种(属),优势类群为摇蚊和水丝蚓.乌梁素海的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种类最丰富,分别为9种和35种(属).乌梁素海和哈素海全湖都有水生植物分布,但其它湖泊仅分布在个别湖湾.不同湖泊间的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很低.将蒙新地区湖泊湖区分为敞水区、沿岸带水生植物区和强劲湖流区.底栖动物在沿岸带水生植物区的多样性比敞水区高,优势集中性比敞水区低,而强劲湖流区无底栖动物.沿岸带水生植物区不同类型生境中的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沉水植物密布、风生湖流微弱生境中的底栖动物最丰富,风生湖流强劲生境中无底栖动物.总体上,蒙新高原湖泊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较低,要保护湖泊生物多样性,建议对每个湖泊进行适当保护,重点保护风生湖流较弱的沉水植物区.  相似文献   
766.
湖北太白湖400多年来沉积硅藻记录及湖水总磷的定量重建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依据沉积物钻孔的高分辨率硅藻研究,利用长江中下游现代湖泊硅藻与总磷转换函数结果,定量重建了太白湖400余年来占湖水总磷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约1630 AD前和1 800-1924 AD期间,湖水总磷浓度较低,在50-68μg/L之间;1630-1800 AD,总磷浓度偏高,总体上在50-160μg/L之间变化,变幅较大.1800-1924AD,总磷浓度明显下降为谷值段,且变化相对稳定(50μg/L左右);1924-1953AD,总磷浓度仍较低,但有增加趋势(50-63μg/L);20世纪50年代开始,总磷浓度出现快速增加;至1970年后,总磷浓度超过120μg/L左右.利用样品相似对比的方法发现约80%的样品具有较好的重建效果.古湖水总磷浓度值的变化揭示了该湖两次明显的富营养化过程,初步探讨了其驱动机制.根据重建结果提出:太白湖自然营养本底总磷值约为50μg/L左右,可作为该湖治理时的参考目标.  相似文献   
767.
硅藻细胞壁硅化过程中有机质-矿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成因二氧化硅,更为确切地说是无定形水合二氧化硅,是第二大类生物成因矿物,在丰度和分布上仅次于生物 成因碳酸盐矿物。硅藻是海洋生物成因二氧化硅的主要贡献者,其复杂和多级结构的硅质细胞壁已经引起多学科研究的兴趣。 生物化学研究表明,硅藻生物成因的二氧化硅是一种复合材料,除了无机的非晶质二氧化硅以外,还含有生物矿化过程中 普遍存在的有机组分,例如多糖、蛋白质和长链聚胺等。对这些组分的功能研究显示,它们在诱导二氧化硅沉淀以及形成 物种特异性纳米图案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硅藻和硅藻细胞壁组成和结构,同时着重介绍了硅化过程中 的有机和生物分子的生物功能、提取于生物二氧化硅中矿化相关的有机分子参与的体外(in vitro)实验以及模型有机添加 剂存在下的仿生矿化等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硅藻调控的生物成因二氧化硅形成机制的深入了解,将可能从机理上把全球硅 循环和碳循环联系起来;而对硅藻体内成分的鉴定和分类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石油的物质来源和硅藻的进化历程。  相似文献   
768.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outhern Caucasus in understanding Pleistocene hominin expansions is well established. However, the palaeoenvironments in which Palaeolithic occupation of the region took place are presently poorly defined. The Hrazdan river valley, Armenian Highlands, contains a rich Palaeolithic record alongside Middle Pleistocene volcanic, fluvial and lacustrine strata, and thus offer exciting potential for pala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We present the first results of sedimentological, geochemical, tephrostratigraphical and biological (diatoms) study of the sequence of Bird Farm 1,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valley. These data show six phases of landscape development during the interval 440–200 ka. The sequence represents the first quantitative Pleistocene diatom record from the Armenian Highlands and the southern Caucasus, and indicates the persistence of a deep, stratified lacustrine system, with evidence for changing lake productivity that is tentatively linked to climate. Furthermore, major element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visible and crypto-tephra horizons in the sequence enables the first s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regional tephrostratigraphy. Together, the evidence from Bird Farm 1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lacustrine archives in the region for pala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and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 for linkages between archives on both a local and regional scale.  相似文献   
769.
Nordaustlandet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Svalbard archipelago, within the northernmost reach of the West Spitsbergen Current. This current transports Atlantic water to the Arctic Ocean along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Svalbard margins. This region is well-suited for reconstructing the history of changing Atlantic water inflow to the Arctic Ocean. We studied the marine sediment core HH12-04-GC from Rijpfjorden. Benthic foraminiferal assemblages and sedimentological data are combined to reconstruct the palaeoenvironment of the fjord from the end of the last local deglaciation to the late Holocene. The local deglaciation, between 11.3 and 10.6 cal ka bp , was dominated by active glacier calving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a strong inflow of Atlantic water. This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glaciomarine conditions. The Holocene was initially characterised by a relatively stable and warm environment associated with a strong contribution of Atlantic water. Glaciomarine influence progressively decreases after 9.7 cal ka bp and the Atlantic water contribution increases. The late Holocene displayed a similar environment to today, with the influence of glaciomarine conditions and limited Atlantic water inflow. These results confirm that Atlantic water inflows made a continuous contribution to northern Nordaustlandet throughout the postglacial period.  相似文献   
770.
蓝文陆  黄凌风  郭丰  潘科 《海洋学报》2005,27(6):131-137
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对厦门岛东海岸黄厝沙滩底栖甲藻的种类组成和优势种的时空分布进行了为每月一次的调查,共鉴定甲藻种类46种,其中底栖种39种,常见种14种,优势种4种.Amphidinium britannicum和Adenoides sp.为冬春季优势种,Herdmania litoraris和Peri-dinium quinquecorne为夏秋优势种,优势种的季节更替比较明显.夏秋季节的种数多,冬春季节的种数少,细胞数量高峰出现在春夏季,秋冬两季数量很少,由夏季的200多个每克干沙减少到冬末的0~4个/g干沙;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呈双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10和2月,谷值出现在12月和7月.空间分布上,底栖甲藻的总细胞密度和优势种的细胞密度呈现由高潮带向中、低潮带增加的趋势.分析了影响厦门东海岸沙滩底栖甲藻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沙滩底栖甲藻与近岸赤潮及着色砂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