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8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496篇
测绘学   309篇
大气科学   567篇
地球物理   225篇
地质学   718篇
海洋学   164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e COUPLEX1 Test case (Bourgeat et al., 2003) is devoted to the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chemes on a convection–diffusion–reaction problem. We first show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can be mainly predicted by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data. A finite volume scheme, with three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the convective term, is then shown to deliver accurate and stable results under a low computational cost.  相似文献   
52.
文华大厦因设计变更,需在已施工的楼层上施工钻孔灌注桩,通过对主要受力部分AB梁进行力学分析,以及对其进行加固,解决了楼层上钻孔灌注桩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53.
云南省祥(云)-临(沧)公路红土坡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变形严重,洞内数次冒顶、产生地面陷落,并诱发滑坡,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文章根据现场勘查及变形监控量测资料,详细论述了隧道变形特点,从地层岩性、构造、地应力条件、地下水作用、施工工艺、滑坡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隧道变形原因。红土坡隧道变形是软弱的地层岩性、地应力条件改变、地下水作用、施工工艺以及滑坡偏压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隧道变形诱发滑坡,滑坡又促使隧道进一步变形。基于此,文章提出了首先对滑坡进行支挡,再对隧道围岩进行加固的整治思路,并提出具体工程方案。整治工程实施后,红土坡隧道变形已得到完全控制,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54.
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下的深圳汝南大厦在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出现钻进困难,必须重新选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结合场地特殊地质和环境条件在对人工挖孔桩、换填法、树根桩法、旋喷桩复合地基等8种基础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分析与优选的基础上,借助模糊决策理论进行方法优选验算,最终选定了人工挖孔桩加部分钻(冲)成孔灌注桩的方案.采用该方案在深圳市汝南大厦的施工实践表明其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5.
56.
Based on the dynamic framework of WRF and Morrison 2-moment explicit cloud scheme, a salt-seeding scheme was developed and used to simulate the dissipation of a warm fog event during 6–7 November 2009 in the Beijing and Tianjin area. The seeding effect and its physical mechanism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seeding fog with salt particles sized 80 μm and at a quantity of 6 gm~(-2) at the fog top, the seeding effect near the ground surface layer is negative in the beginning period, and then a positive seeding effect begins to appear at 18 min, with the best effect appearing at 21 min after seeding operation. The positive effect can last about 35 min. The micro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warm fog dissipation is because of the evaporation due to the water vapor condensation on the salt particles and coalescence with salt particles.The process of fog water coalescence with salt particles contributed mostly to this warm fog dissipation. Furthermore, two series of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study the seeding effect under different seeding amounts and salt particles siz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eding fog with salt particles sized of 80 μm can have the best seeding effect, and the seeding effect is negative when the salt particle size is less than 10 μm. For salt particles sized 80 μm, the best seeding effect, with corresponding visibility of 380 m, can be achieved when the seeding amount is 30 g m~(-2).  相似文献   
57.
This study is devoted to application of the fourth-order compact MacCormack scheme to spatial differencing of the conservative form of two-dimensional and non-hydrostatic equation of a dry atmosphere. To advance the solution in time a four-stage Runge–Kutta method is used. To perform the simulations, two test cases including evolution of a warm bubble and a cold bubble in a neutral atmosphere with open and rigid boundaries are employed. In addition, the second-order MacCormack and the standard fourth-order compact MacCormack schemes are used to perform the simulation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numerical results for different test cases exhibit the superiority of the fourth-order compact MacCormack scheme on the second-order method.  相似文献   
58.
张荣华  胡书敏  张雪彤 《地质学报》2016,90(9):2437-2453
热液金属矿床成因研究过程中,观测与实验始终是密切结合的。上世纪70年代,平衡热力学的实验数据的快速积累,使人们用热力学理论计算可以预测和反演矿石和岩石的成因。但是,没有矿物-水溶液的反应速率数据,又没有与流体力学的结合,搞清楚矿石成因是困难的。七、八十年代,开始研究矿物与水溶液的反应动力学实验。科学家们开始瞄准了从平衡-封闭-静态转向非平衡-开放-动力学研究的这个大方向。1992年我们建立地球化学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研究高温高压矿物与水反应速率,发现固液的开放体系的自组织现象。实验发现温度影响矿物的各个元素反应速率改变,发现在跨越水临界态时矿物与水反应速率涨落、在近临界的气-液两相不混溶区一些金属进入气相、超临界流体的氧化作用及特别的溶剂性能影响矿物溶解性质。实验证实:临界态区流体与矿石成因有关。水岩相互作用的反应动力学实验温度从低温到550度,揭示矿石的金属来源、迁移、金属与蚀变分带机制。一大批大于300度的矿物与水反应动力学实验在国际界是少有报道的。九十年代,超高压的科学发展,与同步辐射光源的技术进步的结合,使固体地球科学又迈向了地球深内部。我们发展了高温高压流体性质的原位直测(测量850℃水溶液)红外谱,发现深部流体的新性质:气液两相流体的新结构,在临界温度区(300~400℃),水分子氢键网络的破坏受压力影响不大(23MPa~3GPa),同时,出现水的高电导率。研发新仪器为开放-流动-非平衡的反应动力学实验与极端条件下物质性质的直接观测结合,在科学前沿领域开辟了创新道路。  相似文献   
59.
"GIS工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GIS设计的综合能力,因此,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很重要。本文提出将"GIS工程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基础实验和综合设计两部分,研究实践教学安排,改善实习的考核体系和辅助教学方法,形成一套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0.
探索新型测绘的产生背景与科学内涵等问题,对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与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测绘发展新阶段、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测绘地理信息跨越发展4个方面阐述了新型测绘产生的背景;其次,从新型测绘关系角度给出了新型测绘的内涵与架构,从范围、内容、技术手段、体制机制方面描述了新型测绘的特征;再次,从新型测绘目标出发,描述了新型基础测绘的内涵、要求与主要任务,地理国情监测的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公共服务与应急测绘的新需求与主要任务;最后围绕测绘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处理、管理、分析、服务与应用主线,探讨了新型测绘需要着重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装备,旨在为新型测绘的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