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5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过去800年(1160~2000年)北京城市交通网络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北京交通网络的发展变化。主要从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可达性等角度分别对网络直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平均聚集指数、相对可达性等指标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北京交通网络扩张呈“两段式”特点:前数百年只加密路网,近53年网络直径扩张了2.62倍;第二,从网络拓扑结构的角度分析,北京过去800年交通网络度分布结构呈现良好的一致性,交通网络中顶点与路段的比例保持不变,网络内部联系日趋紧密;第三,北京交通网络可达性格局趋于有序:从金元时期的不规则格局发展为明清时期的椭圆形格局,建国后呈圆盘形格局扩张,但可达性中心由天安门向西北方向偏移至阜成门处。通过搜集研究北京过去800年的交通网络数据,本文记录了北京交通网络演化的全过程,并揭示了其演化过程中蕴含的宏观规律。  相似文献   
82.
黄亮 《东北测绘》2014,(6):176-178
介绍了ArcGIS 10.1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基本运用、扩展功能及在辽宁省第一次国情普查中地表覆盖数据处理中的运用,以地表覆盖数据和最新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计算机、GIS、数据库和网络等技术,建立国情覆盖利用数据库。本文着重阐述了ArcGIS 10.1在国情覆盖数据中的转换应用和拓扑检查的流程方法,对软件不完善的功能做出了说明。  相似文献   
83.
在无需任何地面控制点或其它先验知识前提下,探索一种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三维重建方法.利用无人机飞控数据建立的影像拓扑结构,依次通过特征点提取、影像匹配、从运动恢复结构等步骤估计出相机位置和姿态参数,并恢复出场景特征点云信息,最后对重建精度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可快速、可靠地实现较高精度的三维模型重建.  相似文献   
84.
活动断层自动化制图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图制图的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制图的效率和规范性.如何实现高质量的自动化制图成为地理信息科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文中探讨了自动化制图的流程;结合城市活动断层探测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增加自动匹配检查、拓扑检查两项辅助技术,用以保障制图质量;最后,设计系统实现了活动断层制图的自动化.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对于其他如气候、...  相似文献   
85.
针对目前导航电子地图生产中导航地图数据生产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导航数据生命周期状态维护触发器的导航地图数据生产时空动态更新模型.首先基于时空数据库技术构建了导航地图数据生产时空数据模型,构建了导航数据生命周期状态维护触发器,将导航数据空间关系分为一级几何拓扑和二级逻辑拓扑.利用触发器,使得导航数据的任何变更(几...  相似文献   
86.
现代无线终端技术及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对主机移动性的需求越来越高.移动IP技术是一种简单可升级的全球性解决主机移动性的方案,它较好地解决了移动主机宏移动性的问题,但是缺乏对快速移动性的支持;而蜂窝IP技术则充分考虑到与现有的以及将来的移动通信网络结合的问题,充分利用了它们所能够提供的快速切换能力,为移动主机提供了很好的微移动性支持.这两种技术的结合将成为未来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这里对蜂窝IP作了简单的介绍,并且针对现有的几种不同蜂窝拓扑,创新提出了另外3种新的蜂窝拓扑,对所有的这些拓扑结构的蜂窝IP性能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7.
韦波 《测绘科学》2007,32(2):102-104,171
本文在分析了Oracle 10g拓扑数据模型数据特点和拓扑编辑包优点及缺点的基础上,针对使用SQL语句上载数据,特别是上载复杂的拓扑关系信息数据需要人为处理而导致低效且容易出错的缺点,提出了基于矢量图基础上的模型自动建立方法,实现了模型数据的自动上载及模型的一次性建立,具有高效、快速和准确的特点。方法具有通用性,可在多种GIS软件平台下开发实现。  相似文献   
88.
方敏  霍亮  宋磊  鲍鹏  王锐  田军 《测绘通报》2018,(3):66-70
同名要素匹配是空间数据集成、更新和融合的关键技术。针对要素匹配中不同尺度数据构成差异但拓扑结构相似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节点相似度的线要素匹配方法。该方法以线要素节点为主要特征,选取了方向、距离等相似性度量指标,并构建了拓扑、方向和距离三类约束,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拓扑关系和空间位置的匹配模型,实现了线要素特征点的相似性匹配。采用大规模道路网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能够有效解决复杂线要素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89.
一种八邻域图像边界追踪改进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边界追踪算法主要用来提取环形封闭边界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八邻域目标边界追踪改进算法,着重解决了图像追踪过程中边界重叠部位的内外边界标定与"孤岛"处理。应用本文算法与摩尔邻域边界追踪算法分别对MPEG7-CE图形库中的4幅图像进行边界提取测试,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提取结果正确。最后将本文算法应用于北极冰雪图像海冰边界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可以有效提取大范围具有复杂拓扑关系的图像边界。  相似文献   
90.
Matching multi-scale road networks in the same area is the first step in merging two road networks or updating one based upon the other. The quality of the merge or update depends greatly on the matching accuracy of the two road networks. We propose an improved probabilistic relaxation method, considering both local and global optimizations for matching multi-scale of road networks. The aim is to achieve local optimization, as well as to addres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N matching pattern by means of inserting virtual nodes to achieve global optimization effects. Then, by adding two attribute-related evaluation indicators, we developed four evaluation indicators to evaluate the matching accuracy, considering both geographic and attribute information. This paper also provides instructions on how to identify the proper buffer threshold during matching procedures. Extensiv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proposed method with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overall matching accuracy of each evaluation indicator exceeds 90%; (2) the overall matching accuracy increases by 6–12% after an M:N matching pattern is added, and by 4–6% following the addition of topology indicators; and (3) the proper buffer threshold is about twice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closest distance from all no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