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9篇
  免费   622篇
  国内免费   652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304篇
地质学   3014篇
海洋学   62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12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51.
曾溅辉  孙占强  徐田武  郭凯 《现代地质》2010,24(6):1093-1101
针对传统古水动力阶段划分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巴山前陆冲断带特殊构造特征,以油气成藏组合为单元,将大巴山前陆冲断带古水动力演化阶段划分为沉积水动力阶段、渗入水动力阶段、构造作用水动力阶段和埋藏水动力阶段。其中下部油气成藏组合主要经历了1个沉积水动力阶段、4个渗入水动力阶段、4个埋藏水动力阶段和3个构造作用水动力阶段,中部油气成藏组合主要经历了1个沉积水动力阶段、3个渗入水动力阶段、2个埋藏水动力阶段和3个构造作用水动力阶段,而上部油气成藏组合主要经历了渗入水动力阶段。二叠纪至早白垩世的埋藏水动力阶段有利于下部油气成藏组合油气的生成和运聚成藏,但是构造作用水动力阶段,对油气藏的调整和改造作用影响很大,晚白垩世之后的渗入水动力阶段,导致下部成藏组合的油气藏进一步遭到调整和破坏。在晚三叠世末至晚白垩世的埋藏水动力和构造作用水动力阶段,中部成藏组合的原油发生大量裂解,同时形成了许多调整-改造型油气藏,晚白垩世之后的渗入水动力和构造作用水动力阶段,大巴山前陆坳陷带中部成藏组合的油气藏发生了大量的调整和改造作用,而大巴山前陆基底拆离构造带和前陆盖层滑脱构造带中部成藏组合的油气藏则主要表现为改造和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552.
水幕系统是决定地下水封洞库运营的关键,水幕孔设计是水幕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国内首个在建的大型地下水封石油储库为背景,运用地下水渗流理论,研究水幕孔间距以及隙宽对地下洞室水封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陡倾结构面条件下,水平水幕孔的间距以及隙宽对水封性具有重要影响。在计算工况中,水幕孔间距为10 m时,水封效果最好;水幕孔间距为30 m时,无法满足水封要求;相同水幕孔间距条件下,隙宽越大,水封效果越好;主洞室拱顶区域,水封效果较差。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水封石油洞库水幕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3.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发育富有机质页岩和泥岩,目前已成为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气勘探的重要层位。综合岩心精细描述、薄片微观结构观察和粒度分析结果,将富有机质页岩和泥岩划分为黑色页岩岩相、纹层状泥岩岩相、粉砂质泥岩岩相。粉砂质泥岩岩相的脆性矿物含量高于黑色页岩岩相和纹层状泥岩岩相,后者比前者具有更高的黄铁矿含量,3种岩相的黏土矿物含量较接近。黑色页岩岩相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I型干酪根为主,是最有利的富有机质岩相类型,其次为纹层状泥岩岩相。长7油层组沉积时期水体为分层的厌氧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低等水生生物是主要的母质来源。黑色页岩岩相和纹层状泥岩岩相形成于安静、缺少陆源碎屑影响的深湖环境下;粉砂质泥岩岩相形成于受陆源碎屑频繁影响的环境,有较多的陆源高等物质输入湖盆中,造成有机质类型复杂。将岩心精细描述和测井信息紧密结合,揭示了各类岩相纵向发育特征。受基准面变化和沉积物供给能力影响,长73以黑色页岩岩相和纹层状泥岩岩相为主,长72和长71以纹层状泥岩岩相和粉砂质泥岩岩相为主。长73暗色泥岩和页岩的岩相类型好,发育页理缝和纹层缝,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是最有利的页岩油气勘探目的层系。  相似文献   
554.
曹新星  宋之光  李艳  王丽 《地学前缘》2016,23(3):243-252
基于海洋沉积确定的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约33.5 Ma)的气候过渡期是新生代全球性气候事件,但长期以来相关的陆相沉积记录研究则比较缺乏。本文对形成于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的茂名油柑窝组油页岩样品进行了有机质丰度、烃类组成、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等分析,以期研究低纬度陆相沉积有机质对古近纪始新世-渐新世气候过渡期(EOT)的响应。研究结果显示,埋藏较浅的上部层位样品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显著正偏,为-19.1‰~-25.9‰,平均值为-22.2‰;而下部层位样品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在-23.7‰~-30.2‰,平均值为-26.3‰。两个样品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之差在1.5‰~8.1‰,平均值之差为4.6‰。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的显著差异指示了EOT低纬度陆相古气候变化引起的陆相有机质响应,而这种响应与当时大气CO2浓度和海洋温度降低导致的气候和植物群落变化密切相关,即可能存在着C3植物向C4植物的转化、C4植物的迅速增加并最终导致沉积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也可能是由于大气CO2浓度降低导致的大气CO2碳同位素组成整体正偏的结果。很显然,进一步详细的连续剖面分析将对研究古近纪EOT低纬度陆相古气候变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55.
中国页岩气开发的实质性突破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页岩气是指吸附在页岩中的天然气或自生自储在页岩纳米孔隙中连续聚集的天然气。新世纪以来,美国发生的页岩气革命影响了世界油气资源格局; 中国的非常规油气储存量非常可观,是世界上具有页岩气可采储量最大的国家; 但页岩气地质条件、水平钻井、分段压裂等技术储备和页岩气管理经验等还面临很大挑战。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页岩气的开发利用,中石化、中石油和延长油田三家公司在示范区块开发的成功,以及短时间内在勘探开发方面取得的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页岩气的开发已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但中国今后是否采取页岩气开发对多元资本开放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研讨。  相似文献   
556.
祃树攀  张彦明 《探矿工程》2009,36(10):18-20
采用何种流体作为携岩介质,既能保护油气层又能保持井壁的稳定是欠平衡钻井的关键。梨深1井在四开欠平衡井段采用了水包油钻井液体系,这是该区域首次使用此体系。通过配方的优选,科学的维护处理,不但能够发现和保护了油气层,同时对较长泥岩段的井壁稳定起到了良好的防塌效果,为以后该区域的欠平衡钻井施工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携岩体系。  相似文献   
557.
济阳坳陷孤东油田曲流河河道储集层构型三维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济阳坳陷孤东油田七区西馆陶组上段为典型的曲流河沉积,其中Ng522单层发育2个大型点坝砂体,在系统的点坝砂体构型表征的基础上,探索了储集层构型界面的几何建模方法,将构型界面模型嵌入到基于三维结构化网格体的相模型中,建立了研究区26-295井区真正意义上的、更符合地下实际的三维储集层构型模型,再现了成因微相内部构型单元及界面的空间分布特征,满足了三维油藏数值模拟的需要。点坝内部的侧积层向废弃河道方向倾斜,延伸到距点坝顶三分之二的位置,点坝砂体表现为“半连通体”特征。建立了点坝内部剩余油分布模式,并指出挖潜措施。该方法在研究区应用效果较好,并可以推广到其他相似油田,这对丰富储集层地质学理论及提高油田开发效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8.
藏北羌塘盆地胜利河-长蛇山油页岩带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在北羌塘长蛇山地区新发现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油页岩及膏盐层,该油页岩与近年来笔者在胜利河地区发现的多处油页岩连成一片,构成了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大规模的海相油页岩带。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与研究表明:该油页岩有机碳含量介于4.31%~16.89%之间,焦油含量为3.5%~16.3%,油页岩有机质大多处于成熟阶段。胜利河-长蛇山油页岩带及与其密切共生的膏盐层的发现,丰富了羌塘盆地烃源岩的类型,为羌塘盆地油气地质条件评价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59.
滇东罗平地区中三叠统中发现液态油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启跃  周长勇  吕涛  谢韬 《地质通报》2009,28(10):1526-1532
通过1∶5万区调填图,在云南罗平地区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薄层泥晶灰岩中首次发现液态油苗。该稠油显示主要分布在层间晶洞中,表现为干沥青及稠油共存状态。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氯仿沥青“A”的含量为67×10-6,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Ⅰ型为主。镜质体干酪根反射率R0为2.84%,Tmax=568℃,表明有机质处于高成熟阶段。液态油苗的显示对于进一步评价南盘江盆地的油气勘探前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60.
中国油气化探50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传璧 《地质通报》2009,28(11):1572-1604
分探索、调整、发展、创新4个时期回顾了20世纪中国油气化探的发展历程。根据所掌握的文献和资料,就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勘查方法与技术系列建立、分析技术改进与推动作用、数据处理与解释的进展,对中国油气化探的发展做了技术评述。就油气化探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阐述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