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234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298篇
海洋学   23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黄荣辉  孙凤英 《大气科学》1994,18(4):456-465
本文通过1978—1989年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上空的OLR资料、500 hPa高度场和降水的逐旬资料分析了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上空对流活动对东亚夏季风季节内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强的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初夏向北突跳明显,即6月突跳明显,并且往往有两次向北突跳,这使得东亚夏季风降水雨带向北突跳明显,因此,雨带不可能在江淮流域维持;相反,在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弱的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初夏向北突跳不明显,即6月突跳不明显,它长期在江南上空维持,这样,东亚夏季风降水雨带往往在长江中、下  相似文献   
892.
The cold-water belt (CWB) is frequently formed off the Soya Warm Current (SWC) during summer and autumn. The detailed distribution of the flow and temperature fields observed by the R/V Sinyo-maru in the summer of 2001 captured the structures of the SWC and the CWB. The temperature and density distributions showed that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CWB is associated with the upwelling formed off the SWC. Numerical experiments using a two-layer model with realistic bottom topography have been performed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WB and the upwelling structure off the current. In the experiment, the sea leve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Japan Sea and the Okhotsk Sea, and baroclinic flow assuming the Tsushima Warm Current were given along the open boundary. The numerical model well reproduces the current system of the SWC and upwelling region off it. The upwelling region is formed at the Soya Strait first, and then it spreads on the offshore side along the SWC as a developing current system. Analysis of the model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geostrophic balance mainly dominates in the current system, while convergence of the bottom Ekman transport due to the SWC forms the upwelling region as the secondary circulation. In addition, the advection effect due to the SWC is found to strengthen the upwelling.  相似文献   
893.
西太平洋暖池海域SST场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根据 1 950— 1 998年间月平均SST资料 ,用经验正交函数 (EOF)分析法 ,对西太平洋暖池海域SST场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暖池海域SST场的主要模态包括年、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3个类型 ,其主要变化周期依次为 1 2、54、2 9和 1 2 0个月 ;暖池SST场的年际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全海域大致以 1 60°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 ,其SST的年际变化在变幅、相位和周期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94.
南沙暖水形成的动力和热动力过程的初步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个简化的上混合层垂直积分模式,对南海南部“南沙暖水”形成的动力和热动力过程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1)在春季,南沙暖水的形成主要来自海面净热通量的贡献,而通过热平流、苏禄海或巽它陆架以南的暖水进入的贡献甚小;(2)在冬季,南沙群岛海区流场强度增大,热平流项的贡献大于或等于海面净热通量的贡献,海温的降低幅度也较其他深海区的要大。但由于该海区在此前的季节中初始温度场较高,因而使得该海区的海温仍保持较高的水平;(3)南沙暖水的形成和维持高温的机制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895.
苏北朱家墩气田气源的新证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盐城朱家墩气田的气源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点补做了天然气和源岩的对比,油气混合及凹陷底部源岩展布等研究,研究再次证实天然气来自古生界,并明确主要是二叠系栖霞组灰岩,同时查明了尽管在数量上不足道,但属于上白垩统泰州组来源的凝析油的组成面貌,盐城册陷底部出露的海相古生界地层可能是一大型背斜的南翼,由北向南地层时代逐渐变新,栖霞组灰岩位于册陷南侧,古生界天然气主要从盐(2)断层通过垂向,侧向运移进入储层,在朱家墩构造聚集成藏,盐(3)断层起到了很好的侧向封堵作用。  相似文献   
896.
中世纪暖期前后我国雷洲半岛地区的古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位于雷洲半岛湖光岩玛珥湖湖沉积物进行了年代学(137Cs、AMS 14C)及总碳(TC)、氮(TN)、无机碳(IC)的分析。对于湖光岩玛珥湖这一热带地区封闭湖泊而言,无机碳含量的变化可能受降水量-蒸发量控制。有机碳、氮的变化可能反映了湖泊生产率及营养状况的变化。在热带地区,湖水温度变化不大,温度可能不是藻类生长的主要控制因素,降水量的增加及湖泊营养物质的变化可能是有机碳、氮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碳酸盐含量的高值期对应于有机碳、氮的低值阶段。1400a来碳酸盐含量有两个高值阶段,分别为AD 880~1260和AD 670~760.这两个高值阶段可能也是干旱期。湖光岩玛珥湖地球化学指标所揭示的干旱期与安徽龙感湖硅藻和孢粉的研究结果有较好的对应性,可能表明我国南部地区中世纪暖期可能存在一个干旱期。   相似文献   
897.
深海有机质的来源与演化及其碳酸盐含量变化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分析新不列颠海沟水深3908 m采集的柱状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的含量、有机碳的δ13C值和AMS-14C定年以及CaCO_3含量变化,探讨该海区的有机质来源与演化及碳酸盐含量变化与控制因素。研究发现:(1)该地区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海洋自生有机质,但受到陆源有机质输入的影响,其中在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早期,海平面相对较低,但海平面逐渐上升会带来部分侵蚀的陆源土壤输入,而且作为降水带的赤道辐合带(ITCZ)位置偏南引起的陆源剥蚀物质输入增强,使陆源有机质贡献比例较高,主要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森林土壤的有机质贡献;(2)该地区的CaCO_3含量在末次冰消期以来呈现出末次冰消期和全新世中晚期较低,而全新世早中期较高的特征,其变化主要受海平面变化和ITCZ迁移引起的陆源碎屑物质输入强弱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8.
重论"上生下储"与"侧向运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运移是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研究的基础.随着生油层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油气“上生下储”与“侧向运移”已经成为解释生油层与储集层关系的金科玉律.随着世界范围内油气勘探实践的积累和油气形成与分布研究,特别是对基岩油气藏勘探研究的不断深入,上述运移途径需要重新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899.
定义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强度变化指数和面积变化指数,分析了其年代际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以前,暖池强度和面积基本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40-80年代,有一个相对较小的增加趋势;80年代以后至2000年增加的趋势加大。将水平风速分解为无辐散分量和无旋分量,分析了暖池上空大气环流对该暖池年代际变化的响应,发现尽管暖池上空大气环流对该暖池年代际变化的响应并不十分明显,但在特定的季节和特定的对流层高度上这种响应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900.
The study is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response of the riffle–pool sequence to increased energy expenditure in the horizontal plane through meander development. It emphasizes field measurements of riffle–pool height and spacing and their links with meander morphology. River reaches in southern Ontario (Canada) were surveyed and statistical relations were established between parameters describing riffle–pool morphology (sequence length and amplitude) and planform curva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 a lengthening of the sequence with increased total angular deflection along the measured reaches. Furthe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is lengthening occurs in the pool as a result of meander development. Apparently, as the path length extends beyond a critical threshold for a given bed material size, the transport capacity of the sequence is compromised. This may promote an initial shortening of the downstream riffle, with depositional processes ultimately forming a new riffle slightly upstream to achieve a new equilibrium. Additional extensive data sets provided by the Toronto and Region Conservation Authority on riffle–pool morphology also suggest that bed material size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ontrolling riffle–pool morph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