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17篇
综合类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利用酒精酵母细胞表面展示技术制备活疫苗及其潜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出现把有关的基因在宿主表达之后的目的蛋白分泌并固定在细菌、病毒和酵母菌细胞表面上的技术一表面展示技术。在这些宿主中,酒精酵母菌是最佳的微生物。本文对利用酒精酵母细胞表面展示技术制备活疫苗的基本原理,在酵母细胞表面展示蛋白质的优点,以及哈维氏弧菌溶血素蛋白在酵母菌细胞表面上展示及其作为活疫苗的潜在应用作了综述。研究结果表明在酒精酵母菌细胞表面上展示的哈维氏弧菌溶血素蛋白在海洋动物中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  相似文献   
162.
渤海海域发光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渤海分离的48株发光细菌,从形态、生理生化、免疫学等方面进行了鉴定,发现它们是同一个种,均属弧茵属,具有广食性和无Na~+生长两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探究功能基因在海洋弧菌物种鉴定中的作用,为海洋弧菌多样性研究以及致病性弧菌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已有的弧菌分类学研究成果,阐述16S rRNA基因、管家基因和毒力基因等相关功能基因在海洋弧菌鉴定与分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结果】16S rRNA基因和功能基因可用于海洋弧菌的分类学及其快速检测鉴定的研究,对致病性弧菌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功能基因和16S rRNA基因在海洋弧菌菌种鉴定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海洋弧菌种间分类的准确性,对海洋弧菌的多样性研究以及水产养殖和人类健康的风险评估有重要价值。探索新型功能基因在海洋弧菌分类学研究和快速鉴定中的应用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4.
溶藻弧菌对三疣梭子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萍  李吉涛  李健  刘淇  刘萍 《海洋科学》2009,33(5):59-63
从患乳化病的养殖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体组织内分离出痛原菌--溶藻弧菌(Vibrioalginglyticus),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对三疣梭子蟹进行感染实验,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感染后O、24、48和72 h分别采集不同处理组三疣梭子蟹的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组织,测定溶藻弧菌对其各组织抗氧化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三疣梭子蟹体组织中抗氧化酶和MDA含量在不同的采样时间变化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三疣梭子蟹感染溶藻弧菌后血淋巴、肌肉和肝胰腺组织中SOD活性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在感染溶藻弧菌24 h时血淋巴和肝胰腺组织中GSH-px活性有增强的趋势(P>0.05),随后在感染48 h后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感染组各体组织中的MDA含量均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P<0.05).结果显示梭子蟹感染溶藻弧菌后机体消除氧化过程自由基的抗氧化酶活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升高,使得抗氧化防御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65.
养殖大黄鱼副溶血弧菌的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军  鄢庆枇  苏永全  马梁  邵勋 《台湾海峡》2001,20(3):346-351
本文建立了网箱养殖大黄鱼病原菌--副溶血弧菌酶联免疫吸附法,也即间接ELISA快速检测方法.用0.5×10-3(V/V)甲醛、30℃作用8h灭活病原菌制成菌苗.用该菌苗免疫新西兰兔获得特异性抗血清,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兔IgG为标记第二抗体,对副溶血弧菌进行间接ELISA快速检测,其最低检测极限为5×104CFU/cm3.现埸检测养殖水体中没有副溶血弧菌检出,患病大黄鱼肝脏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为70%,外观健康大黄鱼肝脏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为20%.现埸检测结果表明间接ELISA检测法不仅可以用于患病大黄鱼病原菌的快速检测,而且能够检测出无病症带菌大黄鱼.  相似文献   
166.
为研究不同类型Toll样受体基因在凡纳滨对虾免疫调控机制中的作用,实验首先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凡纳滨对虾3种Toll样受体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3种Toll样受体基因m RNA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Toll1基因在肌肉,血淋巴,心脏和鳃均有较高表达,心脏表达量最高;Toll2基因在血淋巴,心脏和鳃均有较高表达,其中在鳃表达量最高;Toll3基因在鳃和心脏有较高表达,其中在鳃表达量最高。实验还对人工感染溶藻弧菌及白斑综合症病毒后凡纳滨对虾3种Toll样受体基因在不同免疫组织的表达变化差异进行研究。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后凡纳滨对虾血淋巴及鳃中3种Toll样受体基因表达量均显著提高,并在各自达到表达峰值后逐渐下降直至恢复到感染前水平。感染溶藻弧菌后凡纳滨对虾血淋巴中3种Toll样受体基因表达量均显著提高;鳃中Toll1及Toll3表达量分别于感染后3h和12h有显著提高,而Toll2表达量无显著提高。由此推测3种Toll样受体基因均可能参与白斑综合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免疫调控;而在溶藻弧菌感染所引起的免疫调控中,除了Toll1,Toll3参与鳃的免疫调控外,Toll2基因还参与血淋巴中的先天性免疫调控。长期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或溶藻弧菌后,凡纳滨对虾3种Toll样受体基因在血淋巴与鳃中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这可能与虾体在长期感染过程中,需要不断保持较高免疫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7.
冻熟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控制冻熟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危害,预测冻熟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生长情况,对冻熟虾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使用CurveExpert 1.3软件作为辅助工具,选取了4种模型(Logistic模型、Richards模型、Compertz模型、MMF模型)拟合了副溶血性弧菌在冻熟虾中生长曲线。结果表明:10℃、18℃和30℃下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型,通过标准差和相关系数比较,10℃、18℃和30℃下冻熟虾中副溶血性弧菌最适的生长模型为Richards模型。  相似文献   
168.
溶藻弧菌胞外产物注射赤点石斑鱼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注射溶藻弧菌胞外产物(ECP)48h后,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出现死亡.临床痱状表现为;运动迟缓.体色变深.腹部膨大.腹腔有明显的积水.肝脏出血有花斑.肾脏和脾脏肿大。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肝细胞坏死,解体.界限模糊.细胞核变形、裂解甚至消失;肝脏出血.肝索中有红细胞浸润.有的红细胞变形甚至破裂;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坏死;肠粘膜上皮细胞脱落、坏死.微绒毛不整齐.模糊不清.脱落;脾窦和脾索不清晰.分界不清.且在脾窦和脾索中分布着大量的、形态不规则的红细胞。此外.还发现在肝脏、脾脏、肾脏、肠壁肌层、心肌和鳃等组织中存在一种相同结构,该结构有平滑肌环绕.管腔内壁衬以扁平上皮细胞.管腔中含有一团染成紫红色的物质.经推断为小动脉透明样变性.而在正常的组织切片中.均无此结构。  相似文献   
169.
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两种致病菌Dot-ELISA快速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综合征两种主要致病原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抗原,分别制备兔抗血清,建立了两种病原菌的点酶ELISA(Dot-ELISA)检测方法。根据方正试验,确定检测用一抗、二抗最佳工作稀释度:灿烂弧菌抗血清稀释度320,酶标二抗稀释度3 000;假交替单胞菌抗血清稀释度160,酶标二抗稀释度2 000。阻断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抗血清特异性均较高。灿烂弧菌抗血清在稀释度为40时与溶藻胶弧菌、河流弧菌、创伤弧菌等弧菌发生微弱交叉反应,提高稀释度到160时,不发生交叉反应。假交替单胞菌抗血清基本不与常见海水致病弧菌发生交叉反应。人工感染试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从患病海参溃烂组织、未发病海参组织和感染水体检测到相应致病菌,检测灵敏度为9.4×103个/mL。人工感染试验检测结果经直接凝集反应验证。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不需复杂仪器设备,适合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70.
Gram-negative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is a common pathogen in humans and marine animals. The outer membrane protein of bacteri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fection and pathogenicity to the host. Thus, the outer membrane proteins are an ideal target for vaccines. We amplified a complete outer membrane protein gene (ompW) from V. parahaemolyticus ATCC 17802. We then cloned and expressed the gene into 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 cells. The gene coded for a protein that was 42.78 kDa. We purified the pro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