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36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山东平邑凹陷盆地内石膏资源丰富,自20世纪80年代起,区内石膏开采持续不断,随着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形成了大面积采空区,地面塌陷时有发生。2015年12月25日,平邑县玉荣石膏矿、万枣石膏矿范围内发生大面积塌陷,造成29名矿工被困。在施救过程中,遇到诸多水文地质问题,如灰岩含水岩组富水性增强;矿坑水补给条件改变;膏上灰岩岩溶水对采空区的大量补给;矿区南侧老窿水的威胁和岩溶塌陷等,直接影响了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在救援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总结了救援过程中采取的多种防治措施和经验及教训,为同类矿山事故救援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2.
通过对雷击事故鉴定主体、鉴定程序、鉴定结论的探讨,阐明雷击事故鉴定的重要性,以使雷击事故鉴定更规范、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123.
朱守彪  袁杰 《地球物理学报》2016,59(11):4063-4074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破裂过程极其发杂,向东北方向的破裂距离长达300 km,而向西南方向的破裂长度很小,呈现出单侧破裂的主要特征.尽管汶川地震破裂呈单侧传播的现象引起许多地震学家的关注,但其物理机制至今还不是十分清楚.本文利用有限单元计算方法,模拟了汶川地震的破裂过程.模型中根据龙门山断裂带两侧(东南侧为四川盆地,西北侧为川西高原)实际的地震波速度来确定模型的介质物性参数,利用目前观测的应力环境来选定初始应力条件.模拟结果表明:破裂在汶川地震的震中处成核后,先向断层两侧自发传播,但向东北方向的传播距离明显大于向西南方向;断层面上的正应力在东北方向(破裂的正方向)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而不断减小,位错速率随着破裂的传播距离而越来越大,其脉冲变得越来越尖锐,即产生了Weertman脉冲.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这种脉冲的出现,破裂在正方向上(东北方向)能够自己放大、自己愈合、自行维持,摩擦热极小,所以破裂能够沿着东北方向一直传播,直到应力场方位发生变化,不利于破裂时才最后终止.但在西南方向,破裂过程中断层面上的正应力增大,阻碍破裂继续扩展.最后就出现了汶川地震中破裂朝东北方向单侧优势传播的基本格局.模拟结果还表明:若断层面两侧介质均匀,则破裂向两侧是对称传播,且破裂距离很短,因此这种情况无法产生像汶川大地震那样的特大地震.因此,文中的模拟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两侧的物性差异是造成汶川大地震单侧传播的决定性因素.断层两侧物性差异(bimaterial contrast)影响断层破裂过程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地震动力学过程、地震灾害预测及评估等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4.
李家启  李黎  黄亚敏  秦健  曾理 《气象科技》2012,40(2):310-314
针对重庆一家制药厂2006年9月3日22:00发生的一起火灾,利用GPS/MAT资料反演空气水汽含量产品和气象地面观测资料,并结合制药厂生产工艺,重点分析静电火灾事故原因。结果表明:高温低湿极端气象条件(空气中水汽含量达到0.5g/cm3、地表温度在40℃以上)是静电火灾发生的先决条件;生产工艺中防静电措施不合理,使静电产生和大量积聚,并产生火花放电,致使大量挥发的石油醚蒸汽燃烧而引发火灾,为减少类似静电火灾事故的发生,提出了相应防范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5.
通过对昆明盆地地热井钻井施工中多口井发生粘钻事故原因的全面分析,研究出了一套应对该类事故的处理方法,从而有效地破解了该地区地热钻井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26.
随着钻探孔深不断加深,复杂钻孔工作量不断加大,孔内卡钻断钻杆事故时有发生。在断钻杆断口不规则、常规锥子打捞不成功的情况下,采用可退式捞矛能快捷、有效地处理好该类事故。结合2起工程实例,介绍了可退式捞矛的使用方法及优点,针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为该类孔内事故处理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27.
地质钻探是最直接的勘查手段,是具有高风险的隐蔽工程.频发的孔内事故造成了重大损失甚至导致钻孔报废,如何提前做好预防,保障工程顺利实施是钻探施工的重要环节.本文以"胶东ZKLG1深部地热资源调查孔"为例,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孔内事故与难题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今后预防和处理类似孔内事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8.
核应急航空监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卫冲  顾仁康 《铀矿地质》2003,19(6):366-373
本概述了国际上核应急航空监测方法的开发和研究现状,介绍了我国建立的第一套兼容的能基本满足核应急航测要求的航空监测系统。结合实例,探讨了根据核事故应急航空监测的不同目的需采取的相应航空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9.
The deposition record of 137Cs was traced in the SE Black Sea sediments adjacent to the Coruh river mouth in comparison with the earlier studied chronology of 137Cs deposition in front of the Danube delta (NW Black Sea). In both cases, the 137Cs profiles showed two subsurface peaks attributable to maximum fallout of ‘bomb’ and Chernobyl radionuclides. The Coruh profile revealed a larger contribution of ‘bomb’ 137C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hernobyl input, suggesting different coverage of NW and SE Black Sea regions with the Chernobyl fallout. The 137Cs-derived dating showed that maximum deposition of particulate bound 137Cs in sediments adjacent to the Coruh river mouth was delayed for 14 yr relative to date of Chernobyl accident, reflecting a buffer effect of the watershed soils. This transit time is 3 times longer than in the Danube catchment area, indicating a difference in retention processes in these mountainous (Coruh) and lowland (Danube) river basins. The 137Cs profile in Coruh sediments showed penetration of 137Cs to much greater depth than would be expected from 137Cs fallout chronology, suggesting the sediment mixing rate of 1.3 cm2 yr−1. This value was used to evaluate deposition chronology of 137Cs, applying the model developed for pulse fallout case. Comparing the measured and modelled data has allowe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flood-induced discharge of the 137Cs-containing suspended matter and the slower transit of eroded soil particles from the contaminated catchment areas. The obtained results may be us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period when the pollutants, deposited over the river basins, can reach the Black Sea.  相似文献   
130.
刘文龙  吴培稚 《地震》1997,17(1):43-53
运用方向性函数研究了唐山地震的几个强余震前后发生在强余震震中附近的地震破裂特征。结果表明,强余震前发生的地震较强余震后发生的地震更倾向于单侧破裂,主破裂方向一般不指向未来强余震震中,而部分临近强余震前的小震破裂方向指向未来强余震震中,并对此作了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