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2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652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833篇
地球物理   138篇
地质学   794篇
海洋学   222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在1993/1994年出现显著的年代际提早, 探讨了大气要素场的不同时间尺度分量季节演变的年代际变异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的年代际变异的相对影响作用。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的年代际提早与南海季风区对流层经向温度梯度季节性逆转的年代际提早有密切联系。南海季风区5月中对流层经向温度梯度年代际增强主要由季风区北部温度的年代际显著增暖造成。季内分量和季节以上分量对1993年之前南海季风区经向温度梯度逆转及加强时间偏晚的作用同等重要。经向温度梯度距平的季节以上分量主要源于季风区北部温度相应分量的贡献, 而季节内分量则主要由南部相应分量影响所致, 并由25~90 d分量所主导。季节以上分量对1994年之后南海季风区经向温度梯度逆转及加强时间偏早的贡献要大于季节内分量的贡献。经向温度梯度距平的季节以上分量和季内分量对总距平的正贡献都主要来自于季风区北部温度相应分量。两种季内低频分量对温度梯度季内分量的贡献率相当, 10~25 d分量主要由南海北部温度相应分量所主导, 25~90 d分量对总距平的正贡献也源自北部分量。准双周振荡分量对各年代南海夏季风爆发具有明显的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82.
南海季风爆发的年代际转折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9—2016年NCEP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的年代际转折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在1993/1994年出现年代际转变, 1979—1993年爆发时间相对偏晚, 夏季华南降水偏少, 长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降水偏多; 1994—2016年爆发时间偏早, 夏季华南降水偏多, 长江中下游到日本南部降水偏少。南海季风爆发时间年代际转折与夏季东亚副热带降水关系可能受到菲律宾越赤道气流强度的调控, 季风爆发时间与菲律宾越赤道气流有显著正相关, 且均在1993/1994年间存在年代际转变。在1994—2016(1979—1993)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 菲律宾越赤道气流偏弱(强), 澳大利亚北部有偏北(南)风异常, 将暖池的热量往赤道输送, 使得赤道对流增强(减弱), 产生异常上升(下沉)运动汇入Hadley环流上升支, 增强(减弱)的Hadley环流导致下沉主体偏北(南), 促使副高脊线偏北(南), 从西北太平洋(孟加拉湾)往华南地区(江淮到日本南部)输送水汽增强, 所以华南(江淮到日本南部)夏季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83.
20世纪80和90年代华北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几乎有一半的年份出现干旱,90年代华北的干旱频率比80年代更高。本文从干旱基本状况、干旱强度和干旱空间分布出发,对华北地区这两个年代的干旱进行了比较,并从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和大气环流场特征等方面,探讨了这两个年代干旱的成因。研究表明,在干旱强度和空间分布上,90年代明显强于80年代。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90年代明显强于80年代,表现了更显著的增暖趋势。80年代的干旱年中北极涛动显著增强,中高纬度地区为气压正距平带控制;90年代的干旱年中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为正负距平波列相间分布,存在EU和PNA遥相关型。本文还定义了西伯利亚高压指数,该指数90年代显著高于80年代,且与华北地区降水显著相关,可以作为华北地区旱涝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利用逐日降水资料对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进行检测,并对转变前后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进而从海、陆对增温的响应不同导致的环流调整给出成因分析.结果 表明,(1)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在1990年前后出现显著的年代际转变,极端降水由偏少转为偏多.转折后与转折前相比,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落区南移,南方偶极子分布型加强,南方极...  相似文献   
85.
功能区划研究进展与相关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国内外区划工作的研究进展 1.国外研究进展 从目前资料看,国外还没有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开展如此大范围规模化的海洋功能区划工作,但国外20世纪60年代起开展的海洋规划和计划,类似于我们国家的区划工作,有些思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6.
为了普查和勘探陆架上的新油田和固体矿产,研究俄罗斯南部海洋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正是在这里,解决着亚速海一黑海盆地的地层和古地理,以及与同时代形成的地中海和里海沉积层对比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7.
大洋热盐环流(Thermohaline Circulation,简称THC)是主要源于北大西洋的深海环流,对全球经向水和热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影响长期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纳了Longworth等的观点,通过添加扩散项的形式在经典的Stommel盒子模型中引进了风驱洋涡(Wind-Driven Ocean Gyre,简称WDOG),并借鉴Sun等的研究方法,讨论了WDOG对THC年代际变率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发现,WDOG的引入会缩短(延长)处于TH型(SA型)平衡态时的THC在扰动作用下的恢复时间。结合Wu and Mu文章的结论,可知正是由于WDOG对处于不同平衡态下THC的环流强度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因而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88.
总是忘不了那一片蓊蓊郁郁的长山。20世纪70年代末,我在桂北一个小山村蹲点。村子后边,就是一片大石山,高低错落的山峰一共有4座。天气晴和时,能看清远处最后一座山上的树木。每每由近到远地望上一遍,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爽。有时得了小半日的闲空,我会爬上离村子最近的那座小山,在那藤萝拂面的林子里转上一圈。真让人惊奇啊,  相似文献   
89.
记者从最近召开的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上获悉:该公司继20世纪90年代中期创造辉煌的发展业绩之后,近几年来其经济发展又是一年上一个台阶。以年经营收入为例,2004年  相似文献   
90.
今日资讯     
《今日国土》2009,(10):4-5
国家统计局:我国能源工业投资60年间年均增长14% 国家统计局9月22日发布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报告指出,建国60年间,我国能源工业投资以年均14%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投入最大的基础产业部门。新中国60年能源工业不断发展。能源供给持续改善。从20世纪90年代起,能源供需形势发生根本改变.基本摆脱了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瓶颈”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