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8篇
  免费   1062篇
  国内免费   1190篇
测绘学   237篇
大气科学   596篇
地球物理   1572篇
地质学   1971篇
海洋学   1608篇
天文学   55篇
综合类   217篇
自然地理   64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205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5篇
  1921年   1篇
  1908年   1篇
  1900年   1篇
  18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51.
《矿产资源法》颁布实施五周年,通过宣传贯彻,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依法办矿的法制观念,推动了各项矿管工作的开展,依法办矿的矿山取得了采矿权,非法采矿的小矿山被关闭,违法行为受到查处,矿管部门的声望越来越高,促讲了依法治矿。宣传贯彻《矿产资源法》要领导首先学法,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宣传队伍,采取多种形式有重点地进行宣传教育。我国、我省面临矿产资源形势是严峻的,浪费矿产资源的现象仍存在,要继续深入宣传贯彻《矿产资源法》。  相似文献   
952.
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研究综合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研究综合信息系统的结构框架。根据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并在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科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开发了针对该区域一体化研究的模型分析系统。基于元数据库的数据集成与模型管理技术,能对不同数据源,不同数据类型与时空特性的多元数据处理与分析。本综合信息系统在区域产业布局,资源窨组合,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等方面得到应用,将为  相似文献   
953.
馒头组是华北地台盖层的重要组成之一,以陆源细碎屑岩为主夹碳酸盐岩。前人研究认为馒头组是滨海沼泽相、潮坪—泻湖相和沿岸滩坝相沉积组合。我们首次在济南和新泰地区馒头组中发现浊积岩和滑塌堆积组合,表明华北地台早寒武世沉积组合形成于深海半深海浅海中,曾存在古斜坡和构造隆升作用。详细研究浊积岩和滑塌堆积的基本地质特征,不仅对于进一步认识华北地台古生代古地貌特征以及古潜山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为渤海湾盆地中古潜山成因以及潜山油气资源勘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4.
本文研究浙江近海1970年到1992年鲐鱼渔获量变化与Elnino现象的关系,结合捕捞强度,长江中下游汛期(4—9月)降水量距平年际变化综合分析,探讨浙江近海鲐鱼渔获量变动规律,为合理开发渔业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5.
Large-scale, low-gradient ancient landslides estimated at 5.4–18.9 km2 in area and  0.2–1.2 km3 in volume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northern hilly periphery of the Crimean Mountains (Ukraine). They originated on slopes along wide water gaps of rivers (Belbek, Kacha, Alma and Biyuk–Karasu) crossing the cuestas of the northern foothills. The slopes generally consist of slightly northward tilting Miocene (mainly Sarmatian) limestones overlying weak, clay-rich Lower Neogene–Palaeogene substratum with a significant content of smectite. Although the region i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ast active contemporary morphodynamics within the Crimean Mountains, the landslides which were studied are of the same size or even larger than various types of landslides occupying active geomorphic domains of the highest mountain range in the southernmost part of the peninsula. The landslides are generally a spreading type, but the sliding mechanics were probably very complex, involving toppling, rotational slides, gravitational folding and translational block slides. All the landslides which were studied are located in the vicinity of regional faults and three of them have headscarps aligned along faults. A common feature is also a location close (within several km) to the Mesozoic suture zone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tectonic feature in the northern periphery of the Crimean Orogene. This suture was formerly classified as aseismic; however, evidence of strong, low-frequency palaeoearthquakes was collected during the last decade within both the Mesozoic suture and the low-lying northern part of the Crimean Peninsula. Radiocarbon dating of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 the landslides has revealed at least two phases of increased landslide-activity during the Late Glacial chronozone and Holocene epoch. The main landslide phase presumably took place at some time between the Late Glacial and Atlantic chronozones. Minor reactivation of landslide toes occurred during the Subatlantic chronozone and some of them have been active up to recent times. The first major landslide phase was possibly triggered by an earthquake, whereas late Holocene activity can be attributed both to seismic and hydroclimatic factors.  相似文献   
956.
通过对青海省气象部门观测的3.2m气象地温资料相关距平、均值的处理和分析,总结了各自的异常形态。结果表明,3.2m气象地温异常对中震有一定的中长期前兆意义,作为预报地震的辅助手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57.
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陆块西缘与三江特提斯造山带的结合部位。本文通过对北衙矿区内的斑岩体石英斑晶、斑岩型矿化、矽卡岩矿化中的矽卡岩及外围似层状热液型铅锌银矿化的岩(矿)石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北衙矿区内主要发育CO2、富CO2、含CO2、含子矿物三相、富气相水溶液及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六类流体包裹体;与斑岩型矿化有关的成矿流体为中-高温Na Cl-H2O-CO2体系热液,矽卡岩矿化相关成矿流体为一种高温的Na Cl-H2O及Na Cl-H2O-CO2体系热液,而外围似层状铅锌银矿化相关的成矿流体则为中温的Na Cl-H2O-CO2体系热液。对比分析表明,矽卡岩矿化中的矽卡岩矿物(以绿帘石类矿物为主)形成较早,其中发育富气相的流体包裹体,可以推断岩浆侵位后先分异出富水蒸气的流体,此后CO2才从成矿流体中大量分异。斑岩型矿化及外围地层中似层状铅锌银矿化脉体中发育的流体包裹体与斑岩体石英斑晶内发育的流体包裹体组合类型基本一致,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斑岩体结晶分异出的岩浆热液。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北衙金多金属矿区内的矽卡岩型(金铜铁)、斑岩型(铜金钼)及外围碳酸盐岩等地层中的似层状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系列为与富碱斑岩体侵位活动有关的,由岩浆分异热液并逐渐演化形成的斑岩型金-铁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958.
何萍  周惠兰 《华南地震》2004,24(1):51-57
以Courllot、Yangshen、Fenglin Niu等人的几篇文章为基础介绍了目前对热柱起源较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如何利用地震学方法来研究冰岛热柱及南太洋超级隆起区的起源。  相似文献   
959.
郯庐断裂带(即郯城-庐江断裂带)是纵贯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的一条巨型断裂带,整体为北北东走向。它的形成和演化对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的地质演化有明显控制作用,同时又是一条现今地震活动较为活跃的地震带,因此对郯庐断裂带周边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野外观测取得的10个测点共206条活断层擦痕数据,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计算获得了研究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主要特征:郯庐断裂及其周边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以北东-东西向挤压、北西-近南北向拉张为特征,其最大主压应力(σ1)方向为64°一106°,平均倾角23%最小主压应力(σ3)方向为332°~14°,平均倾角14°;中间主应力(σ2)倾角较陡,近垂直,应力结构为走滑型。  相似文献   
960.
基于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是一个涉及因素众多的复杂体系,对它的评估也是涉及到地震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问题。对城市承受地震灾害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并有针对性的加强其薄弱环节是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已有的防震减灾能力评价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数据项,提出一个简化的城市防震减灾能力指标体系,快速评估城市的防震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