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456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749篇
地球物理   136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168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海表面风场可以用于获取许多大气和海洋现象的信号,高质量、高时空分辨率的海表面风场数据产品将有利于海洋-大气动力过程的研究.本文使用全球热带系泊浮标阵列计划(Global Tropical Moored Array Programs)的锚定浮标风场数据和西沙通量塔气象观测资料验证了Cyclon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CYGNSS)的35°N~35°S海面遥感风场观测数据.结果表明,CYGNSS海表面风场与实测资料存在着2.17 m/s左右的平均均方根误差(RMSD),它可能源于观测数据和卫星遥感资料的观测误差,以及两者在空间和时间上未严格匹配而引起的代表性误差.另外,CYGNSS海表面风速的时间演变与实测资料非常一致,展现了CYGNSS在研究海洋-大气能量和动量交换过程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使用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MJO)和赤道东部印度洋上升流事件作为两个个例,说明了CYGNSS海表面风场资料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2.
SST日变化对西太平洋暖池海表热通量季节内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利用日最大太阳辐射、日平均海面风和日降水量近似计算海表温度(SST)日变化的振幅的方法,发展了一个计算SST日循环的参数化方案。利用周平均SST强迫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CCM3大气模式进行了有、无考虑SST日变化的比较试验。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计划之耦合海气响应实验(TOGA COARE)的强化观测期间IMET浮标的逐时海表观测资料不仅验证了该参数化方案的合理性,也表明了利用参数化方案对强迫场SST迭加日变化使CCM3较真实地模拟出西太平洋暖池海表热通量的季节内变化的位相结构。  相似文献   
233.
本文根据物理化学基本原理,提出HF的表面吸附催化机制对于CaF2-HCl-H2O固-液反应体系溶解振荡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建立了该 体系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其振荡现象的非线性动力学起因,虽然这一数学模型是基于CSTR反应器为对象而建立的,不过其基本的结论对叠层式流动反应器的情况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234.
A baroclinic semi-geostrophic model with evaporation-wind feedback mechanism(EWFM) and CISK is established,two non-dimensional parameters a and η are introduced to represent EWFM and CISK,respectively.Analytic solutions of the model system are obtained,dynamics analyses and the model atmosphere calculations further confirm that EWFM and CISK are very important physical processes in leading to the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s in the tropics.  相似文献   
235.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低纬赤道带垂测站台网测量西移两日行星波纬向波数k的新方法.对IGY期间1958年的测量结果分析表明:西移两日行星波纬向波数k=2出现的次数,比k=3出现的次数要多得多.  相似文献   
236.
The 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QBWO) is the second most dominant intraseasonal mode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WNP) during boreal summer. In this study, the modulation of WNP tropical cyclogenesis(TCG) by the QBWO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large-scale patterns are investigated. A strong modulation of WNP TCG events by the QBWO is found.More TCG events occur during the QBWO's convectively active phase. Based on the genesis potential index(GPI), we further evaluate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affecting WNP TCG. The positive GPI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the QBWO correspond well with TCG counts and locations. A large positive GPI anomaly is spatially correlated with WNP TCG events during a life cycle of the QBWO. The low-level relative vorticity and mid-level relative humidity appear to be two dominant contributors to the QBWO-composited GPI anomalies during the QBWO's active phase, followed by the nonlinear and potential intensity terms. Thes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GPI anomalies are partly offset by the negative contribution from the vertical wind shear. During the QBWO's inactive phase, the mid-level relative humidity appears to be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while weak contributions are also made by the nonlinear and low-level relative vorticity terms.Meanwhile, thes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are partly cancelled out by the negative contribution from the potential intensity.The contributions of these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the GPI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the QBWO are similar in all five flow patterns—the monsoon shear line, monsoon confluence region, monsoon gyre, easterly wave, and Rossby wave energy dispersion associated with a preexisting TC. Further analyses show that the QBWO strongly modulates the synoptic-scale wave trains(SSWs) over the WNP, with larger amplitude SSWs during the QBWO's active phase. This implies a possible enhanced(weaken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CG and SSWs during the active(inactive) phase. This study improv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ulation of WNP TCG by the QBWO and thus helps with efforts to improve the intraseasonal prediction of WNP TCG.  相似文献   
237.
采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全球海洋表层海温和印太暖池区域海表温度的长期变化特征,探讨了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印太暖池)海表温度异常(SSTA)与北极海冰快速消融之间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百年来全球SSTA呈现缓慢升高,但期间也存在年际变化的波动,近10年来全球SSTA升高有减缓的趋势,印太暖池区域的SSTA长期变化与全球基本一致。而北极海冰覆盖率自20世纪80年代初由正距平转换为负距平,且以-1.5%/10 a的速度快速减少,每年7—10月的海冰覆盖率减少速度最快,分别为-2.6%/10 a、-2.8%/10 a、-3.0%/10 a和-2.5%/10 a。由相关分析可知,北极海冰覆盖率的快速减少与印太暖池区域SSTA变化存在密切联系,它们之间存在准两年的显著相关。这种联系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北极涛动(AO)作为桥梁来完成的。采用回归分析,首次建立了夏秋季北极海冰变化与印太暖池区域SSTA之间的预报方程,并对未来两年北极海冰的变化进行了预测试验,2015年和2016年6—10月北极海冰覆盖率异常变化均为-6.16%,仍为快速减少的两年。这一工作对北极海冰变化的深入研究和预测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8.
王春晓  田文寿 《大气科学》2017,41(2):275-288
利用2005~2014年10年的卫星微波临边探测仪(MLS)资料分析了热带平流层一氧化碳(CO)体积混合比的年际变率,发现热带平流层CO浓度的准两年振荡(QBO)在30 hPa高度附近存在明显的位相变化特征。大气化学气候模式模拟结果表明,热带平流层CO的准两年振荡信号是化学和动力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动力作用主要是QBO引起的次级经向环流引起的物质传输。化学和动力过程共同作用导致热带平流层CO浓度的垂直梯度在30 hPa高度处发生反转,进而产生一氧化碳QBO信号的位相变化。此外,化学气候模式模拟结果还表明,与CO有关的化学过程不但可以减弱一氧化碳QBO信号的振幅,还可以在热带30~10 hPa高度范围内造成一氧化碳QBO和纬向风QBO信号之间约3个月的时间差。  相似文献   
239.
根据“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 2014年7、8月青藏高原西南部狮泉河站、东南部林芝站的3 m涡动相关系统原始数据和10 Hz湍流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台站观测资料、JRA-55(Japanese 55-year Reanalysis)逐日再分析资料、GPCP(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全球降水逐日观测资料,分别讨论了这两个站在10~20天低频振荡的天气背景下其干、湿位相近地层气象要素的日变化特征以及湍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站高低空环流场、水汽通量场、热源的10~20天低频分量在其干、湿位相期间的配置相反。低频地表感热和潜热的不同变化对降水的影响分别在高原西部和东部有不同表现。狮泉河站的低频振荡在纬向上自西向东传播,而林芝站的低频振荡在纬向上自东向西传播,结果表明这两个站分别存在两种不同起源的低频振荡。两站干、湿位相的近地面气象要素以及湍流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通常温度极大值出现在午后14时(北京时,下同),但狮泉河站干、湿位相的温度极大值均出现在夜间20时;由波文比可知,狮泉河站湿位相全天以潜热为主导,干位相期间,06时之前以潜热为主,06时之后以感热为主;林芝站干、湿位相均为08时之前以感热为主,08时之后以潜热为主。两站湍流平均动能与平均风速正相关,垂直动量表现为向下传输,热量和水汽表现为向上传输。  相似文献   
240.
拖曳线列阵振荡幅值响应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欧拉角的变换把拖曳线列阵微元段矢量动力平衡方程在局部坐标系下展开,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中心差分数值离散平衡方程。将尾绳阻力作为线列阵尾端点的张力,改善因尾端张力为零引起的差分方程奇异性。取有关文献资料中的两个拖曳线列阵进行了拖点振荡响应计算,计算结果与相应文献资料中线性理论的计算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最后由仿真计算讨论了拖曳线列阵参数变化对拖点垂向和横向的谐振稳态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影响拖曳线列阵振荡响应的主要参数是由拖缆长度、拖点航速和拖点振荡因频率构成的无因次振荡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