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3篇 |
免费 | 237篇 |
国内免费 | 28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16篇 |
大气科学 | 103篇 |
地球物理 | 311篇 |
地质学 | 734篇 |
海洋学 | 260篇 |
天文学 | 31篇 |
综合类 | 219篇 |
自然地理 | 3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74篇 |
2020年 | 99篇 |
2019年 | 74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97篇 |
2016年 | 115篇 |
2015年 | 132篇 |
2014年 | 138篇 |
2013年 | 154篇 |
2012年 | 191篇 |
2011年 | 175篇 |
2010年 | 150篇 |
2009年 | 132篇 |
2008年 | 150篇 |
2007年 | 115篇 |
2006年 | 121篇 |
2005年 | 102篇 |
2004年 | 104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58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开展室内模拟实验研究,探讨硝基苯在傍河水源地的迁移规律、转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在实验的基础上,构建描述硝基苯在傍河地下水源地迁移转化的数学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淤泥介质对硝基苯的吸附能力相对较高,硝基苯在淤泥中的线性吸附系数为0.526 cm3/g,在砂砾中的线性吸附系数为0.123 cm3/g;硝基苯在淤泥介质中的生物降解作用也明显大于在砂砾介质中,其在淤泥介质中的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可达0.043 h-1,而在砂砾介质中仅为0.002 h-1。本次对室内硝基苯迁移转化实验的数值模拟效果较为理想,模拟结果对硝基苯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过程和转化规律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量化描述,可将该模型进一步用于野外硝基苯迁移转化的模拟预测中。 相似文献
72.
Five years of observations on sedimentation rates in two ponds located near transformed land areas in the Kobe district of central Japan have show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di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during land transformation. One of the ponds observed has artificial land transformation in its drainage area (KR), whereas the other does not (KN). The sedimentation rate in the pond without artificial land transformation is roughly proportional to the rainfall intensity, whereas in the pond with land transformation it is related to change in the transformed area as well as the rainfall intensity. The relative sedimentation rate (sedimentation rate divided by the catchment area and rainfall intensity) is also related to loss on ignition and grain density; large relative sedimentation rates correspond to low loss on ignition and high grain density, suggesting that these factors are very sensitive to land transformation. Changes in catchment factors, which indicate the topographical and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catchment area, ar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change in the ratio of the reclaimed to the natural area; this is indicative of change in the erodibility of the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atchment area. © 199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3.
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制度变迁及其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采用30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制度演变与城乡发展差距的关系,发现了省域城乡发展差距由沿海向内陆逐级扩大的阶梯状分布规律。政府财政支农制度、乡镇非农产业发展制度均能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然而,户籍制度的存在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户籍制度对农村发展的束缚作用开始显现并逐渐加强。未发现农产品价格体系改革对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东部、中部、西部省份),制度演变对省域城乡发展差距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针对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城进村退问题,建议继续强化对落后地区的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乡镇工业、服务业的扶持力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构筑村镇建设格局,为促进城乡互动发展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74.
转型期省际城镇土地利用绩效格局演变与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国省域单元为例,在界定城镇土地利用绩效内涵基础之上,从结构、效益、效率及管理四维度构建城镇土地利用绩效评价体系,利用改进熵值法测度省际城镇土地利用绩效;并运用空间统计模型、R/S分析法及PCA模型,对2000-2012年中国省际城镇土地利用绩效格局时空演变及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① 2000年以来省际城镇土地利用绩效水平不断提升,区域差异较显著;绩效演变呈现出东西方向递增,南北方向倒“U”型分布格局。② 省际城镇土地利用绩效全局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正自相关,呈现绩效高(低)—高(低)集聚模式;局部Ⅰ绩效热点区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的京津及江浙沪,且不断向珠三角演化,Ⅱ绩效次热区主要集中在中原城市群、华北、华中及华南地区,Ⅲ绩效次冷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及东北地区,而Ⅳ绩效冷点区主要集中在西部的藏疆蒙甘青地区,形成稳定“L”型塌陷形态;省际城镇土地利用绩效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未来绩效值将呈现出继续增长的演化态势,且增长显著区分布在京津及长三角地区。③ 城镇化、产业升级、科技发展及市场化综合驱动转型期省际城镇土地利用绩效格局演变。 相似文献
75.
Introduction Receiver function has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in studying S wave velocity of crust and up-per mantle for about 20 years (Owens, et al, 1987; LIU, et al, 1996), which is a time series ob-tained by the deconvolution of vertical component from horizontal component for teleseismic P waveform. Receiver function represents the teleseismic P plane wave response of crust and upper mantle beneath seismic station, from which the source and propagation effects are removed. Receiver funct… 相似文献
76.
77.
雷达视线受施工机械等的间断遮挡导致部分影像产生相位奇异值,从而造成解缠错误及误差传递,简单的相关影像处理难以识别受遮挡影像。本文提出了改进的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奇异性检测方法,通过对地基SAR PS点时序相位特征进行分析,将遮挡影像识别转化为粗差探测问题;由PS点相位序列与影像位置关系,根据测区PS点相位序列的奇异点集合得到受遮挡影像集;最后将受遮挡影像剔除后得到的地基SAR监测结果与精密全站仪、水准与游标卡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用于受遮挡影像的识别是可行的,解决了地基SAR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影像遮挡带来的测量数据含有粗差的问题,提高了监测区域伪影像检测的效率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78.
79.
Thomas Forbriger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2003,153(3):719-734
80.
以佛山市“岭南天地”(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三旧”改造为案例,讨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改造中城市更新概念的衍生、想象及认知局限性.尤其侧重于概念运用在历史文化名城老城核心区更新中的作用、价值及其在更新实践中的推动或限制因素.研究显示,“三旧”改造概念作为城市更新理念与佛山城市旧区改造的现实问题相互结合而衍生的“应景”产物,在运用中凝练了更新主体(地方政府)对旧区改造发展的愿望、想象和认知倾向.这使得“三旧”改造概念在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存在部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三旧”改造发展模式及其想象展望也可能只是地方政府及开发商谋求城市、产业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手段.此外,研究显示,“三旧”改造概念只被地方政府和投资人用作组织与寻求他们各自关注点的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或技术,从本质上来说,这个概念对他们的吸引力在于与之相关联的资源,以及一种供使用、阐释、替换的语言.至于这个概念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的实用性,则似乎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